5月PMI指数反映出经济运行的结构性分化

2021-06-01 01:49:18 21世纪经济报道 

刘学智(交通银行(601328,股吧)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

2021年5月制造业PMI为51%,比上月小幅下降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PMI为55.2%,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综合PMI为54.2%,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继4月三项PMI指数冲高回落之后,5月PMI指数整体有所企稳,但出现多个层面的分化特征。制造业PMI与非制造PMI走势分化,制造业PMI内部结构分化,非制造业PMI内部结构也出现分化,反映经济运行的结构性分化较为明显。

分化之一:生产稳中有升,需求扩张放缓,出现产需分化。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2.7 %,比上月上升0.5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环比加快。高频数据显示,5月以来工业生产整体环比加快,5月高炉开工率平均为62.1%,比4月高1.4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生产加快的行业主要有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饮料、黑色金属冶炼、通用及专用设备等行业。与生产稳中有升相对应的是需求扩展放缓,突出表现在订单指数下降。新订单指数为51.3%,比上月下降0.7个百分点。新订单指数已经连续两个月下降,表明需求扩张放缓。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3%,比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回落到荣枯线以下,反映出外需订单减少,可能对下半年出口增长带来影响。

分化之二:价格类指数显著走高,库存类指数走低,出现价格与库存分化。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达到72.8%,比上月上升5.9个百分点,上一次超过70%还是在10年以前。从5月初以来流通领域主要生产资料价格看,价格上涨种类达到78%,价格下降比例为16%,基本持平的有6%左右,整体环比延续上涨态势。价格上涨势头逐渐向工业产业链传导,出厂价格指数也显著上升,达到60.6%,比上月上升3.3个百分点。预计近期PPI仍将快速上升,同比涨幅可能将高于8%,三季度之后PPI涨幅有望回落。与工业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企业补库存意愿较弱,原材料库存和产成品库存指数分别为47.7%、46.5%,低于荣枯线,分别比上月下降0.6、0.3个百分点。受订单需求减弱的影响,企业的补库存意愿降低。由此可以发现,工业产品价格上涨不是由企业抢购补库存导致,而更多地是输入性价格上涨。近段时间国常会多次关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问题,一方面从保供稳价方面出台措施,另一方面防范涨价潮对中下游产业带来的冲击,帮助企业应对负面影响。

分化之三:大型和中型企业PMI上升,小型企业PMI跌回荣枯线以下,出现企业之间的分化。5月大、中型企业PMI分别为51.8%、51.1%,分别比上月上升0.1、0.8个百分点。小型企业PMI为48.8%,比上月下降2个百分点,时隔两个月再次回落到荣枯线以下。制造业大、中型企业生产保持增长势头,小型企业景气度显著走低,出现明显的分化特征。大宗商品价格上升以及订单需求的趋弱对小型企业的影响较明显,并且也对就业带来影响,从业人员指数为48.9%,比上个月下降0.7个百分点。为此,对小微企业的支持政策只能增加不能减少,要加大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政策力度。小微企业作为产业链中的薄弱环节,抗风险能力较弱,需要获得综合减负、财税金融优惠等多方位政策支持。

分化之四:建筑业PMI显著上升,服务业PMI下降,出现非制造业内部分化。非制造业PMI上升0.3个百分点到55.2%,主要是建筑业带动。5月建筑业PMI为60.1%,比上月上升2.7个百分点,重新回到高景气区间。建筑业新订单指数和从业人员指数上升,建筑业生产活动加快,与房地产投资韧性十足、基建投资预期上升有关。随着需求恢复以及工业企业盈利改善,制造业投资增速有望加快,也对建筑业预期带来积极作用。与建筑业PMI显著上升相对应的是服务业PMI下降0.1个百分点到54.3%,已经连续2个月下降。进入二季度以来服务业复苏不如预期,受到终端需求偏弱的影响较为明显。从供给端来看,工业生产已经率先复苏,未来服务业运行情况将决定经济增长状况。

分化之五:服务业复苏过程中出现结构性分化。水上运输、资本市场服务等其他服务业相关行业景气度低于荣枯线,是影响服务业PMI的主要原因。服务业运行分化较大,虽然整体扩张势头连续两个月放缓,但是前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服务业扩张势头增强。突出表现在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零售、餐饮、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高于上月,并且都在较高的扩张区间。其中,铁路运输业景气度达到80.2%,处于非常高的位置。随着疫情精准防控持续发力,疫苗接种比例持续提升,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将逐渐消退,服务业恢复势头有望不断巩固。(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所供职单位。)

(作者:刘学智 编辑:陆跃玲)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