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井离乡的象群 想告诉我们什么

2021-06-11 06:06:19 第一财经日报 

 

  一群云南亚洲象的北迁正持续引发社会关注。

  尽管科学家们对于象群北迁的原因有多种猜测,但多数意见都认为主要是象群生活的栖息地遭到破坏、食物资源受影响。有专家建议,在亚洲象分布区建立国家公园,整合已建各类保护地,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

  而背井离乡的象群又想告诉人们什么?

  据云南省北迁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工作省级指挥部消息,北迁象群于6月8日23时15分进入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截至6月9日17时,象群总体朝西南方向迁移3.7公里,持续在玉溪市易门县十街乡活动。

  而另一头已经离群4天的大象,于8日18时30分进入安宁市,在八街街道西南方的密林里活动,距离象群约12公里。

  现场指挥部传来的消息称,9日,共投入应急处置人员及警力1297余人次,出动渣土车和应急车辆329辆、无人机11架,疏散群众3174户11071人,投喂象食2.1吨,确保沿途群众和象群安全。

  目前北上象群并不是唯一迁徙的象群

  一切似乎始于2020年春天。

  据云南省林草部门的人员介绍,去年上半年,一群来自中国西南端中老边境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象走出家园,开始了它们的北上旅程。一年来,象群向北游荡了500公里,一路上穿越森林、牧场,甚至有人居住的村庄。

  这是中国从未有过记录的路程最长的大象迁徙活动。

  今年4月,准确的监测结果出来了:原生活栖息在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17头亚洲象群,从普洱市墨江县迁徙至玉溪市元江县。

  4月24日,其中2头象返回普洱市墨江县;其余15头象继续向北迁移,途经红河州石屏县。5月24日,象群进入玉溪市峨山县。5月29日,象群进入玉溪市红塔区境内,距昆明市区不到100公里。

  6月2日21时55分,象群沿玉溪市红塔区春和街道老光箐村北侧前进,进入昆明市晋宁区双河乡。

  数据显示,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有亚洲象250头左右,是中国300余头亚洲象分布最集中的区域。

  第一财经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称“国家林草局”)了解到,早在2006年6月,云南西双版纳野象谷景区就成立了野象跟踪临时观测小组,负责对野象出没的跟踪、观察和记录。

  专家介绍,大象迁徙并不罕见,许多大象为了寻找更好的食物会跋涉数十公里。曾经就有一头野生亚洲象经过中老跨境保护区域的边境检查站,它的行动被监控完整地拍摄了下来。

  这次北上的象群也并不是唯一迁徙的象群,同一个保护区内还有另一群野生亚洲象离开了它们的栖息地,迁移了60多公里。

  云南省有关部门制订了预防大象事故的紧急计划,用无人机跟踪它们的动向,疏散被这些动物造访的居住地市民,设置紧急屏障,甚至为它们保留了数十吨食物。

  第一财经记者从国家林草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下称“亚洲象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专家团队自去年底即对该象群进行持续监测、观察。

  目前,该中心专家团队在一线持续分析象群完整活动轨迹、沿路植被、食物资源、地形、温度等情况,协助当地政府和林草部门及时制定监测预警和防范措施。国家林草局云南专员办也派出工作组调研指导亚洲象北迁。

  亚洲象的生存压力

  号称“陆地巨无霸”的亚洲象,是亚洲现存最大和最具代表性的陆生脊椎动物,也是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是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主要分布在云南普洱、西双版纳、临沧3个州市。

  研究结果显示,亚洲象对于森林生态系统里植物群落的改造能力是极大的:大象每天要吃掉150公斤到200公斤的植物,因此它们可以通过粪便帮助一些植物的种子进行传播,进而显著地改变当地某些树种的丰富度和群落结构。

  “研究还发现,一些以它的排泄物为食的昆虫类,比如蜣螂、金龟子等,随着亚洲象这种大型哺乳动物的减少而趋于减少。”从事亚洲象研究20多年的北京师范大学生态研究所教授张立此前表示。

  2019年12月19日,国家林草局副局长李春良、云南省副省长王显刚在昆明为亚洲象研究中心揭牌,并向普洱、西双版纳、临沧等3个州市亚洲象野外研究基地授牌。

  此外,中国和老挝在2009年底,划定了“中国西双版纳尚勇—老挝南塔南木哈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区域”,之后又新增3片联合保护区。专家称,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要把亚洲象过境通道保护起来,另一方面也能把亚洲象现有的破碎栖息地和老挝连片的森林保护起来。

  人类与动物的冲突在世界各地都有发生。

  根据《印度快报》报道,2015年至2019年的5年时间里,印度共有2361人、510头大象死于人象冲突。

  2019年,根据美国媒体报道,一度野外灭绝的墨西哥狼经过圈养繁殖和重新野放,回到了美国亚利桑那州和新墨西哥州的恢复区。但由于这些狼不断杀死农场主的牲畜,在野生动物管理者、环境保护主义者和村民之间引发了剧烈的冲突。

  专家建议在亚洲象分布区建立国家公园

  第一财经记者此前在云南采访时了解到,随着亚洲象数量的增长,大象也时常进入人类的生活区域,直接威胁到人身和财产安全。

  2010年,西双版纳州率先启动了“亚洲象公众责任保险”试点,投保285万元,实际兑现补偿439万元。2011年-2016年,西双版纳州全面启动实施了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后,共投入保费7520万元,保险公司兑现补偿8110多万元。

  此外,中央财政自2006年以来每年投入500万元,云南省级财政自2014年以来每年投入900万元,州、市、县每年投入200万元,用于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保费。

  但“十分突出”的亚洲象栖息地的质量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在提案中反映,由于人口增加、城镇发展,以及电站、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许多亚洲象历史分布区成为橡胶、茶叶、咖啡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地,热带森林碎片化、保护地孤岛化情况日益严重,亚洲象活动空间受到挤压,栖息地适宜性下降,种群间基因交流受到阻隔,加强亚洲象及其栖息地保护及生态修复迫在眉睫。

  专业学术期刊《生态学报》最新一期的《人类活动干扰下区域植被动态变化——以西双版纳为例》介绍,在西双版纳地区,局地的人类活动特别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活动等,对热带雨林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不容忽视。

  近年来,多位专家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在亚洲象分布区建立国家公园,整合已建各类保护地,建立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

  专家们表示,这样做,不仅能增加亚洲象栖息地面积,有效缓解亚洲象食物源短缺、栖息地破碎化等问题,使亚洲象国家公园内约5200平方公里的热带森林(包含约250平方公里热带雨林)得到有效保护,还能通过系统修复,实现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

  2020年9月,国家林草局对有关在亚洲象分布区建立国家公园建议进行了公开回复。

  国家林草局在答复上述建议时表示,在亚洲象分布区建立国家公园,“对提高亚洲象栖息地保护管理有效性、恢复边境生态、构筑国家边境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我局在编制《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的过程中,已对西双版纳区域给予充分考虑”,“依据确定的程序、标准和规划,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分期分批有序推进国家公园设立”。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