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马来西亚留学生:中国部分岗位薪水可高3倍,在华就业“想留难留”

2021-06-16 18:03:09 21世纪经济报道 

  从5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在马来西亚再次出现一个小高潮。

  6月15日,马来西亚卫生部发布新冠疫情数据,过去24小时,马来西亚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5419例,累计确诊667876例。

  同在当日,马来西亚总理穆希丁发表电视讲话,公布了其政府制定的四阶段“国家复苏计划”。目前,正处于该计划的第一阶段,即实施的全面行动管制令阶段。

  面对这一情况,许多马来西亚籍、在中国留学的学生们难免心焦:他们中很多已经超过1年未能返回中国的大学上课。同时,毕业生们也因为疫情的缘故,导致很多想要在中国就业的留学生“想留难留”。

  刚刚在宁波诺丁汉大学创业创新管理专业毕业的硕士生李慧湘(马来西亚籍留学生,以下采访均是马来西亚籍留学生)坦言,她2020年返回马来西亚过春节,然后就在当地滞留至今。在这期间,她尝试在中国找过工作,但大部分公司考虑到疫情导致外籍人士入境遥遥无期,最终拒绝了她的就业申请。

  更高的薪资水平、较好的发展机会等,是很多马来西亚留学生们期望留在中国就业的关键因素。

  华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罗振庭表示,他的工作岗位,在中国月薪可达1.5万,即使扣除所得税也能到手1.2万左右。“而理工类的岗位在马来西亚底薪约2000林吉特(约3112元人民币,6月16日上午9时汇率计算,下同),加上加班费可能介于2500至3000林吉特左右,二者相差了3至4倍。

  希望留华就业的留学生们

  数据显示,中国越来越吸引马来西亚籍留学生前来。

  根据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的数据,截至2019年3月,前往中国大陆留学的马来西亚籍学生有近9500名。相较2018年3月约8000名的马来西亚籍留学生,赴华深造人数有了近20%的增长。

  罗振庭认为,马来西亚的教育资源有限,各高校在世界的排名,相对中国的名牌高校并不高。加上中国的各类奖学金相对多,最高可以本科4年学费全免,自己也想看看外面的世界,于是选择来华深造。

  现在,另外一个因素也成为吸引马来西亚籍留学生来华的重要一环:更好的就业环境,包括薪水、发展机会等等。

  在这一点上,曾经返回马来西亚工作的陈可庆颇有发言权。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很喜欢中国,也曾和友人一起了解中国的经济和教育,觉得不错就一起到上海念了两年大学。

  陈可庆在上海交通大学毕业之后,曾经选择回到马来西亚工作,但是最终还是回到中国。他的同届马来西亚籍留学生中,最终只有25%成功留在中国工作。“选择在中国工作,很多人是喜欢所在城市的节奏和生活。同时,我们也会认为在马来西亚不会有像在中国那么好的发展。”

  据陈可庆介绍,他满意目前的薪资福利,最新一份工作在中国的薪水在16000-20000元人民币/月。

  和陈可庆一样,一些马来西亚籍留学生,在马来西亚工作之后,不少人也想重新返回中国就业。尤其是在中国学习的期间,马来西亚籍留华生们了解并熟悉当地的文化和生活节奏。

  “同届友人考虑到在马来西亚的工作机会相对较少而想留在中国就业。即使是早年毕业的学长和学姐中也有不少想要回到中国就业。返马后,他们才发现相关专业在马找工作总会碰壁,所以也有听说一些学长和学姐打算在疫情好转之后再到中国就业。”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本科毕业的王妍颖说。

  罗振庭也在对比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就业情况后,发现中国的大环境在逐渐变好,更有发展潜力。相对地,马来西亚的就业环境不太理想,机会少且发展空间小。在马来西亚企业能提供最好的待遇或许是在中国的最低待遇,落差很大。

  “在马来西亚的工作内容在技术上相对中国简单很多,我一共三个月的试用期,到了第三个月我就可以独立处理项目的80%了。”罗振庭表示,但是,马来西亚的薪水只有中国的1/4甚至1/5,发展前景也不如中国。

  罗振庭的情况并非个例。据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后了解到,马来西亚给大学毕业生的薪水往往在2000-3500林吉特之间,而且由于产业链的问题,当地很多企业很难提供持续上升的职场空间(尤其是理工科)。更多的薪水和就业机会,也使很多正在中国就读的马来西亚籍留学生希望留在中国。

  暨南大学新闻专业大二学生的叶文琪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透露,自己在毕业后想留在中国发展,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发展机会较多,可以多方面培养专业能力,职场上也有更多岗位选择。此外在华就业的经历也能让她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

  “确定了想要前进的方向,我在当下的大学阶段便开始累积知识储备,为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前期准备。”

  疫情下的冲击

  尽管留在中国就业成为很多马来西亚籍留学生的计划,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快。很多人的学习和就业计划,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

  一些仍然在学习的马来西亚籍留学生们,已经超过1年无法返校上课。对他们来说,除了失去课上互动的机会,任课导师需要兼顾线上线下的教学,或因网速出现卡顿或现场收音不佳等问题,导致整体学习效果不甚理想。

  但是,另外一些马来西亚籍留学生受到疫情的影响更大,这就是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希望留在中国工作的马来西亚籍留学生。

  李慧湘就是一例,由于至今留在马来西亚无法返回中国,她没有办法找到中国的工作。

  “我申请中国大学的硕士课程时就决定要留在中国工作了,读研期间欲望更强烈。我很喜欢中国的环境,各行各业快速发展,就业机会多,加上中国的外籍就业环境是友好的,很多一线城市都非常国际化,对于我们会读写说中文的马来西亚华人来说,很有亲和力。”李慧湘说。

  她表示,尽管目前在马来西亚经营自己的女装电商生意,期间也留意中国的就业机会以及各行各业的最新动向。

  罗振庭在中国的就业计划也受到很大冲击。在返回马来西亚并无法回到中国之后,他最开始没预料到疫情会持续这么长时间,从事过短期的家教和服务员等工作,最后意识到需要长期滞留马来西亚,便在2020年7-9月份陆续投马来西亚相关公司的简历。

  “但以我的家乡柔佛新山为例,像是销售、寿险等服务业的招聘需求远远大于需要专业知识的岗位,我认为这是当地就业市场的畸形。”罗振庭说。

  王妍颖也是受到冲击的一员。她表示,在大二、大三期间的实习,便有了留在中国工作的想法。当时的考量是,自己比较熟悉中国对幼儿的培养方案及教育内容,也更了解其中的教学流程,担心回马后,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上和同事会有出入,所以决定留在中国工作。

  但是疫情,加上此前找工作的不顺利,她最终回到家乡马六甲一所幼儿园担任幼教。

  “中国的幼儿园考虑到我只是留学四年,可能对中国近年整体的教育发展并不是很熟悉。加上外籍同学没有档案,无法追溯个人的学习历程,即使提交了所在国的相关学历证明,也很难和中国的水平做对比。种种原因,都是在找工作时会遇到的挑战。”王妍颖表示,有机会的话,她还会选择到中国工作。

  如何打通在华就业“关卡”?

  也有一些马来西亚籍留学生,此前成功留在中国工作,比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博士严利依,目前在北京一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做医药研发。

  她表示,尽管已经成功在华就业,但过程也实属不易。因为外籍身份,很难进入公立医院或学校、研究院工作,而在中国恰恰是这两个地方提供了中医专业最多的就业岗位。最后,她唯有退而求其次,选择到私立机构或企业工作。

  “我认为,外籍需要利用自身优势,而单位也要尊重并珍惜外籍人才。”严利依说。

  陈可庆则认为,申请在华工作签证的繁琐,是他就业遇到的障碍。“一般小公司大多没有办理外国人工作签证的经验,也不会花费时间和精力帮外籍申请工作签证,而大公司相对比较愿意聘用外国人,办签证也比较方便,但还是更倾向于招聘中国籍人士。”

  罗振庭也表示,他遇到的问题多是工作签证的申请。“我遇到的企业单位一般对马来西亚华人更放心,加上有大学替我背书,在校期间也有相关的实习工作背景,毕业后甚至已经谈好就业相关安排,只差签订用人合约,想着春节假期回来再处理,没想到遇上疫情,耽误了这么长时间。”

  目前,他有在中国继续读研的计划,打算先就业几年,凑够学费后继续深造,也建议学弟学妹们在校期间便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

  严利依也对马来西亚籍留学生表示,如果想留在中国工作,首先确定择业方向,是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据她了解,传统行业壁垒多、门槛高;新兴行业相对自由一些,没有那么多限制。

  “整体而言,就业且获得工作签证相对较不易。现在本科毕业的同学需要海外有一年的工作经验才能申请到工作签证,研究生毕业的同学也要找到适合的工作单位才能解决签证问题。”严利依说。

  她希望社会组织、高校、大使馆和机构能多给予帮助,包括校友会的学长学姐可以多分享自己就业经历的故事和择业方向;商会可以将优秀的毕业生推荐给有用人需求的企业单位;高校和大使馆也可以多为有意向留华就业的同学建立有效渠道,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可以接触到合适的工作机会,协助工作签证的申请;学生本人也应该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拓展人脉。

  陈可庆建议在华的马来西亚籍留学生,争取在毕业前通过实习后转正,并尽可能参加校招,多留意有意向的企业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以增加求职的成功率。

  王妍颖则认为,同学们可以趁大学在读期间通过实习了解在华就业的要求,同时可以向师长透露自己有在华就业的意向,请老师帮忙引荐,或向成功在华就业的前辈们请教经验。

(责任编辑:马金露 HF12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