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诈骗分子紧盯这些人群!还不看下这份防诈指南,护好钱袋子!

2021-06-23 18:07:39 北京商报网 

最近钱袋子又紧了?网贷诈骗要提防!近两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多地网警发布网贷防骗提醒,借道互联网,如今网络诈骗手法花样百出、日趋复杂,市民稍不注意就可能上当受骗。

根据牡丹江网警巡查执法6月22日发布,近期有不少消费者接到陌生贷款推介电话,按对方指示操作申请贷款,被对方以收取保证金等费用为由被诈骗;也有消费者收到贷款短信,点击链接网址按指示操作,被骗11万元;还有消费者通过陌生网友介绍,在某网络平台贷款,被骗数万元……

以广东省河源市连平县的李民(化名)为例,近日他手机接到一条推销贷款短信,他正好有贷款需求,于是便点击短信链接下载安装了“微*贷”App,注册成功后,李民按上面提示提交了贷款申请,可没一会,接到自称是“微*贷”客服的电话,称其填写提现银行卡号有误,导致贷款资金被冻结,需要申请“解冻”。

事后,“客服”让李民下载了一款名为“畅聊”的App进行语音通话,提出需缴纳一笔3万元保证金才能解冻,缴纳保证金之后会同贷款一同返还给李民。未怀疑真假的李民按指示向对方指定账户转了3万元,随后,客服又以需缴纳解冻费、刷流水等理由继续让李民转账,最终,李民才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于是报警求助。

金融科技专家苏筱芮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网贷诈骗案屡禁不绝,主要是其中的一些手法进行了“升级”,新型网贷诈骗主要特点有:一是手段隐蔽,通常为1对1诈骗,拥有专门包装与话术;二是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诈骗团伙也进行了“数字化升级”,队伍中甚至不乏技术骨干甚至高材生;三是黑灰产业链复杂交错,此类诈骗背后牵扯的黑灰产包括非法出售、出租银行账户,非法语音群呼等。

需要注意的是,从网贷操作步骤来看,一般是诈骗分子通过网站或者电话套出身份资料,由所谓的“客服”引导完成注册,然后假装审核额度或者审核提现,审核完后提醒用户去网站提款。然而,问题也往往出在这个环节,这时,所谓的“客服”会提醒用户款项被冻结,需要缴一笔审核费解冻,审核费需要打到某一个私人账户上,但受害者一旦打钱,对方就完成了诈骗手段,转身失联。

目前网贷诈骗分子主要紧盯哪类人群?据河源市反诈中心介绍,从性别分析来看,目前受骗者男性居多,有317宗警情中男性受害者211起,占比67%,女性受害者106起,占比33%。

从年龄分析来看,受害群体多为“80、90后”,分别占35%和34%,该年龄段人群熟悉互联网生活,有网络支付的习惯,成为网贷诈骗主要受害群体;另在受骗职业分布上,受害群体多为对资金有需求的个体商户、无业、学生或自由职业者。

值得一提的是,临近毕业季,部分电信网络诈骗分子盯上了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们。6月23日蚂蚁集团开设的金融消费科普课程“金融小课堂”上,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提醒,毕业季骗子最惯用的手段,是利用找工作、发论文等热点来骗钱,学生们应提高警惕,千万不要给陌生人转账汇款,尤其要 “警惕网恋、炒币骗局”等。

此外,牡丹江网警巡查执法6月23日也发文提醒,最近“校园贷”诈骗套路有了新变种,重点目标还是已经毕业的大学生,主要套路是以 “影响个人征信”为借口,编造谎言称受害者有贷款记录,引起受害人恐慌心理,并引导对方通过转账方式消除可能产生的征信问题。由于受害人担心所谓的“征信”影响前途,因而更容易轻信受骗。

苏筱芮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要想避坑,消费者首先要注意保护好自身的个人信息安全,避开钓鱼网站、钓鱼短信;其次要警惕不明来电,对于要求提供账户信息的电话保持警惕;最后则是要认准官方热线,如有疑问可先挂掉电话再与官方核实联系,应警惕0元购、免息贷款、贷款注销等典型诈骗。

警方同样提示,看紧钱袋子,消费者切勿相信各类电话、短信、QQ、微信等形式的贷款广告;需要申请贷款时,到正规贷款机构申办贷款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并且正规机构都是公开营业场所,有公开联系方式和营业执照等,在进行信用贷款时还需要相关手续,比如申请人的身份证明、工作证明等材料。最重要的是,银行、正规贷款公司不会要求借款人在申请贷款前就支付会员费、保证金等各类费用。

“若不幸被骗,一是要保留各种材料证据,二是稳住情绪,想办法继续与骗子保持联络跟周旋以便收集更多线索;三是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处理。”苏筱芮说道。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刘四红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