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20年来A股“最牛”新股!上市1天,猛涨12倍,中1签可赚5万,这些巨头也笑了

2021-06-23 21:01:31 和讯名家 

 

6月23日,国产色谱填料领军企业纳微科技登陆科创板,其发行价为8.07元,开盘即大涨1052%,刷新注册制新股上市首日开盘涨幅纪录。

截至收盘,纳微科技报110.88元,大涨1274%,最新市值约444亿元。全日成交27亿元,换手率达80.25%。按照收盘价计算,中一签(500股)大约可以赚5.1万元。

A股再现上市首日12倍新股

科创板正式开市快2年,纳微科技今日表现,已然成为科创板开市以来最牛新股。

科创板此前首日涨幅最牛的新股为国盾量子,首日涨幅为923.91%。其次的龙腾光电涨707.38%。

此外,纳微科技也是继2002年小商品城(600415,股吧)因超低发行价1.6元,上市首日暴涨1356%之后,近20年以来再次出现上市首日暴涨12倍以上的新股。

招股书显示,纳微科技成立于2007年10月22日,注册资本3.56亿元,公司所在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研发、规模化生产、销售及应用服务,为生物医药、平板显示、分析检测及体外诊断等领域客户提供核心微球材料及相关技术解决方案的高新技术企业。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维持在27%左右,涵盖恒瑞医药(600276,股吧)、丽珠集团(000513,股吧)、复星医药(600196,股吧)等国内生物医药领域头部企业。

高性能微球材料制备技术壁垒高,为现代众多工业领域重要基础原材料之一,曾长期被外企垄断。

纳微科技董事长江必旺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看上去微球就是个简单的球体,但跟芯片一样,尺寸越小精准制造难度越大,一旦尺寸降到纳米和微米级,那么所需要的技术难度也是巨大的。如果没有微球,我国生物医药行业一片药也无法制造出来,就连手机、电脑的显示屏也无法制造。此外,在核酸检测、体外诊断以及核电站水处理等领域所需的微球也都依赖进口。

纳微科技法定代表人为江必旺,控股股东为深圳市纳微科技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江必旺、陈荣姬,本次发行的保荐人、主承销商为中信证券(600030,股吧)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发行股数为44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比例为11%,发行后总股本为40014.5948万股,发行价格为8.07元,发行市盈率为51.04倍,募集资金总额为3.55亿元,募集资金净额为3.08亿元,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研发中心及应用技术开发建设项目、海外研发和营销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等。

从财务数据来看,2018年到2020年,纳微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为8239.58万元、1.30亿元和2.05亿元;净利润为1378万元、2140万元、729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招股书披露显示,高瓴资本、红杉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已纷纷入局。早在2019年12月,高瓴益恒、惠每基金、红杉智盛、上海药明康德(603259,股吧)等机构就以22.8元/股的价格入股了纳微科技。

虽然才刚刚上市,但各家券商已经对纳微科技已有至少4篇研报,可见该股很受市场关注。各家券商给出的评价也很高。

东吴证券表示,公司是国内纳米微球材料行业龙头,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可以同时规模化制备无机和有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的公司之一。公司突破微球精准制备的技术难题,打破长期国外垄断的竞争格局,未来随下游生物制药市场的高景气度以及进口替代趋势,业绩有望持续高速增长。

兴业证券表示,产品技术优势显著,核心技术壁垒较高:公司的微球产品有更集中的粒径分布和孔径分布,作为色谱填料分离性能更佳,产品稳定性和重复性更好。公司还具有多项纳米微球表面改性和功能化技术,能够生产多种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董事长江必旺博士长期从事技术研发相关工作,直接负责产品研发,经过多年的技术开发,公司积累了大量独特技术经验。

近期A股大肉签频出

近期A股市场新股行情火爆,“大肉签”频出。

比如近期上市的东鹏饮料在连续上涨后,昨日股价一度达到269.99元,若中签后一直持有,每签可赚超过22万元。

此外,6月10日挂牌的“巨无霸”三峡能源今日已连续第5日涨停,总市值已达到2283亿元。

根据发行安排,本周还有8只新股申购。其中,周五申购的创业板新股江南奕帆发行价高达58.31元/股,有望成为一大肉签。

需要注意的是,打新中签并非“稳赚不赔”。2021年的新股目前破发的不在少数。在232只上市新股中,目前已有10只新股破发,其中尤安设计相对发行价下跌幅度最大,为22.72%。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博客,微博)。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岳权利 HN152)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