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2021-07-05 01:47:18 21世纪经济报道 

1980年5月18日,中国向太平洋(601099,股吧)预定海域发射第一枚运载火箭获得圆满成功。彼时的发射指挥中心掌声雷动,欢呼声久久不散,“中国航天之父”、69岁的钱学森欣慰地看着指挥大屏幕,那目光仿佛随着火箭运行的轨迹越过大洋看向了更遥远的太空——这是电影《钱学森》的第一幕。随即电影的时间线退回到1947年,钱学森携太太蒋英远渡重洋,赴美继续研究深造,并受聘于加州理工学院,担任喷气推进中心主任、教授。

“我曾发誓,要用我的学识改变中国人的命运。”电影中的这一句台词,也是钱学森践行了一生的誓言。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至美国,钱学森夫妇计划尽快回国以求学收获回报祖国建设,却遭到美方以“国家安全”为由的苛刻阻挠。电影里,困境中的钱学森夫妇接到了友人的来电,提起话筒却未听见对方说话,只有一曲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随着电波缓缓流出,坚定的报国信念不言自明。这首贯穿整部电影的宏伟交响乐,犹如故事里的引线,串联起那些繁密如星辰的运算公式;那些坚定执着要求离美的声明,将这位留学异国他乡的青年科学家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由衷向往娓娓道来。

许多人认为,这部电影就是一份生动的人物履历表。它以演员演绎与历史资料画面相互交叠的形式,重现了钱学森从留美到回国投入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这几十年中经历的重要事件。导演巧妙地将中国导弹发射、原子弹试爆的真实影像记录穿插进影片中,为电影赋上了传统纪录片所具有的真实感和历史厚重感。

暖黄色的主基调,也让电影更加贴切地还原了上世纪影像作品的质感,尤其是对光影效果的运用:深夜研究院里亮着的昏黄的小台灯;天气恶劣的大漠之上,小小的办公间窗户透进的阳光……让我们看到了钱学森在“中国航天之父”之外的另一面,作为老师、前辈、丈夫、父亲时的柔情与对生活的热爱。影片末尾,2009年98岁的钱学森躺在病床上接受采访,一字一顿、掷地有声地说:“人,不但要有科学有技术,而且还要有文化艺术跟音乐。”

短短一个半小时的电影纵然无法尽述钱学森作为理想主义者的光辉一生,但它能带我们回到那段风云岁月,一窥“两弹一星”研发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感受几代航天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虽然这是一部以钱学森为主角的传记电影,但它的人物群像塑造依然令人印象深刻。电影中,打了几十年仗的老兵悄悄在夜里“补课”学习导弹原理;“两弹结合”试验中“七勇士”坚守发射阵地,怀抱着“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名”的崇高信念,毅然决然地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在苏联专家指导课上,青年工程师们急切地申请延长学习时间努力追赶进度……

这些电影人物的原型,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无私崇高,为研制“两弹一星”扎根大漠、甘当无名英雄、默默奉献的科学家、干部职工、解放军战士。这些共产党人,身怀强烈的报国之志、爱国之心,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把个人志向与民族复兴联系在一起,秉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用智慧、青春和热血,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并实现两弹结合的光辉岁月。正是有了这一批理想信念坚定的中国共产党员和爱国科学家,中国从此拥有了保家卫国、捍卫和平的核力量。

影片中,“两弹结合”试验成功后,有一段对话在钱学森的回忆里闪回了好几次。他毅然决定回国之时,加州理工学院院长杜布里奇曾形容他的举动为“一个航空科学家回到农耕社会”。对此,钱学森不卑不亢地表示:“如果种苹果是报效祖国的唯一方式,我也愿意去做。” 几十年以后的今天,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中国人正式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在全世界的瞩目之下,钱学森于祖国广袤大漠上种下的航空航天事业这棵“苹果树”,业已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作者:洪晓文 编辑:梁信)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