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渣打银行发布的一份本年度制造业调查显示,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订单、销售、用工、工资和资本投入均持续恢复。目前大型制造企业生产经营已恢复至比较接近疫情前水平,2021年业绩预计将领先于中小制造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除预料之中的同比业绩指标改善外,本次调查结果还显示出:劳动力市场持续疲软,企业在主要创新领域投资意愿不强,受访制造企业将产能迁出中国的意愿有所回落。
调查显示,尽管预计用工活动再次加速,但更多受访企业发现招工较去年同期更加容易;预计 2021 年工资平均涨幅 2.9%亦低于疫情前的涨幅。这一结果表明劳动力市场疲软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意味着制造企业产能搬迁或产业升级的紧迫性降低。关键创新领域投资意愿减弱,尽管有明确计划增加资本投入和提高自动化水平以节省成本,受访企业(尤其是中小制造企业)并未计划今年实现机器人应用和人工智能等关键创新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中小制造企业将经济和业务前景不确定视为产业升级的最大阻碍因素,而大型制造企业认为 “执行成本太高”和“需更多策略性思考”是企业最关注的问题。
此外,受访企业对将工厂迁出中国的意愿较去年调查时有所下降。除用工压力减轻外,中国经济从疫情中率先复苏,或激励制造商将产能留在国内;近期部分潜在目的地疫情复发,对受访制造商的决策亦产生一定影响。尽管产能搬迁紧迫性下降,制造企业分散产能的整体意愿仍然较强。
除经营活动从疫情中持续复苏外,反馈称对大湾区长期发展前景充满信心的受访企业数量较去年调查时进一步增多。多数受访制造企业(66%)预计未来几年大湾区将带来新的商业机遇,较上期调查的 58%有所上升;由于许多受访制造企业可能已经在大湾区经营了一段时间,这一上升或反映出制造商对大湾区概念的认可度上升。疫情受控以来大湾区制造企业迅速重启,亦展现出大湾区是可信赖的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重要生产基地。大湾区凭借制造业以外广泛的增长驱动力,庞大(且不断增长)的人口规模,政策的大力支持,包括政府承诺加大研发支出推动创新,金融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进一步加速,推动大陆与香港进一步跨境整合等有利因素,完全有能力助推企业实现更高发展愿景。
按行业看,IT 行业和金融业在大湾区从疫情冲击中复苏的早期几个月表现最为稳健,之后制造业和对外贸易行业成为最大增长驱动力,最近,零售和批发行业的表现超过IT 业和金融服务业,表明零售和批发正迎头赶上,反映出中国服务业大范围恢复。按城市来看,当前深圳和广州的表现领先,在大湾区内各城市中,这两座城市疫苗接种率高,出口和服务业全线恢复综合情况最好。相比之下,香港显示出触底反弹的迹象,但连续四个季度表现在大湾区城市中明显落后。
(作者:辛继召 编辑:李伊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