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富观察: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领跑浙江 余杭靠什么?

2021-07-13 12:15:52 和讯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7月12日电(柴燕菲 王逸飞 黄龄亿)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让浙江迎来了为推动共富提供省域范例的新历史使命。其中在县域共富层面,以“强县模式”著称的浙江有着诸多亮眼表现,杭州余杭就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存在。

这个十余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地方,近年依靠发力数字经济成为新晋“浙江经济第一区”,去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更是居国内区县(市)首位。经济总量“超常规”逆袭的同时,去年该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达44117元,为浙江最高。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农村发展亦能同步同频实现走在前列,余杭靠什么?记者在当地调研了解到,放大乡村差异化优势、激发创新发展活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殊途同归”成为余杭的鲜明特征。在这里,以特色产业带动、数字文旅探索、基层治理赋能等为代表,市场、数字、机制等思维的运用,正向外界展示着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

余杭永安村。 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市场思维:特色产业做强振兴基础

“要在缩小区域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共同富裕上走在前列,全力创建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12日举行的余杭区委十五届二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张振丰这样阐释余杭的目标。

走在前列、示范先行,农村谓为关键,余杭也早有发力。

拥有176个建制村,乡村人口占比为27.4%的余杭,是杭州农村人口较多的区县。在农村相较集中于当地西部的背景下,该区提出并实施“西部富美”战略。其中,做强特色产业实现富民惠民成为重要内容。

市场化的顶层设计导向下,余杭近年动作频频,如开展农村职业经理人试点,鼓励发展创意农业、亲子体验等业态,实施共享农业品牌资源等。这让传统农业在当地乡村迸发出不一样的活力,也让特色产业成为余杭乡村通往共同富裕的强力助推器。

今年的“6·18”电商购物节上,当地余杭街道永安村永安稻香小镇出品的永安大米交出了一份出色成绩单。借助多元营销渠道,小镇售出近25万公斤大米。

稻香小镇的打造正是余杭以市场化、“农业+”思维做强特色产业的代表。负责小镇建设和运营工作的永安村职业经理人刘松介绍,永安村有耕地面积8432亩,以往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客观属性一度被认为是村子发展的限制,但2019年余杭区农业农村局和余杭街道共同建设了小镇,让“限制”变成了“优势”。

小镇通过农户土地流转、专业化运作打造,以“以稻为核,多驱发展”为产业特色,种植有大米、茶叶等优质特色农产,在二产上有着各类加工企业,三产上有经营相对成熟的休闲农庄。在运营中,街道、运营团队等在延伸大米产业链条、实现粮食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进行积极探索,还打通线上零售新渠道、实施大米产业区域公用品牌建设,让永安大米实现“名利双收”。

“现在给到农民的租金已由每亩七八百元增加到1500元。”刘松说。

不仅是直接带动,永安村村民沈金贵开了16年出租车,如今回到村里利用自家农宅做起了民宿。“小镇带着村里变化翻天覆地,民宿生意也跟着红火了。现在每月都有几千元收入。”

在小镇带动下,永安村近三年村集体收入和村民人均收入年复合增长率分别达56.17%、17.83%。

以特色产业的兴旺夯实乡村振兴基础,也是余杭百丈镇的发展之道。

一直以来,该镇多个村庄主要靠毛竹支撑经济发展,尤其以作坊式毛竹制品为主。在竹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当地建设好竹意小镇,结合文创产业风口,推动本地实体产业融合文创发展,让村民通过老手艺端起了“新饭碗”。

体现余杭念好市场化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经的切口还有很多。该区农业农村局筹备组副组长陆霞举例介绍,如余杭农村电商销售额每年以20%以上的增幅增长,去年农产品(000061,股吧)电商销售额12.2亿元;再如该区打造的区域共用品牌“禹上田园”,已衍生出鸬鸟蜜梨、中泰竹笛等一批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品牌溢价达10%。

余杭径山村。 王刚

拥抱时代:数字文旅提速美丽经济

让乡村走好共富之路,余杭借力市场活力,也借力时代推力。在数字化成为社会各领域革新利器,同时乡村旅游带来新机遇的背景下,数字文旅趋势成为窥探当地乡村发展理念的一扇窗。

作为浙江数字经济第一区,余杭数字经济底蕴不可谓不深厚。一季度,该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382.4亿元,增长19.1%,总量居杭州市首位。而余杭乡村在时下发展中,也获得着“近水楼台”的便利。

余杭径山村四周群山环抱、风景秀丽。村里有两张“金名片”,一张是千年古刹“径山万寿禅寺”,另一张则是有“浙江省十大名茶”之称的径山茶。借上述禀赋,村内民宿、农家乐数量已超80户。

在乡村文旅融合道路上,如何提升游览便利度,增加游客体验性是先天禀赋之外,拓展差异化发展空间的关键。这方面,径山村把数字文旅作为了突破口。

去年,该村实施了“云上禅村”项目,推行一“码”游径山,开发村级旅游服务平台等。径山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俞荣华介绍,“以该平台为支撑,我们推出‘径山客’微信小程序,涵盖景点介绍、民食民宿预定、交通导览及网上商城等,让游客体验感更佳。”

在径山禅茶第一村游客服务中心,数字化的旅游服务平台大屏上滚动更新着景区介绍、交通导览等信息。不久后,依托“云上禅村”,村里可实现对游客客源、时空行为、景区交通等要素进行分析,为旅游管理和旅游营销提供决策支持。

径山村留香民宿主理人刘香说,在人们的印象里,农村可能是脏乱差的,但走进径山村会让人眼前一亮。这些年村子被规划得整齐、美观、落错有致,像是一个新建的村子,不仅茶叶能卖钱,风景也能卖钱了,游客越来越多。“现在有了先进的智慧体验,游客也更愿意留下来,更容易找到店家,我们做餐饮住宿的收入可以进一步增加。”

去年,径山村累计接待游客超200万人次,村集体收入达1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亦稳步增长。

在乡村旅游发展相对集中的余杭鸬鸟镇,数字文旅发挥的作用同样明显。

鸬鸟是余杭唯一没有工业园区的生态旅游型乡镇。该镇在“数智鸬鸟管理平台”中打造了“数智旅游”模块,实现全域景区旅游产业情况、景区村庄运营、游客图谱等数据集中采集、分析、处理与协同应用;通过数据的集中采集分析,实现热门景点人流实时监测、热门餐饮便捷找等应用,让政府调控更及时、商家营销更智慧、游客衣食住行更省心。

鸬鸟镇负责人称,上半年该镇旅游接待量62万人次,旅游收入1.4亿元,数字场景下的热门景点分流、交通秩序协调、精准精确执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整体层面看,在加快建设全域美丽大花园的部署下,乡村层面数字与文旅的结合助余杭去年吸引国内外游客2323.4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4.19亿元。

“余杭要发挥数字化改革作为现代化建设和共同富裕‘船’和‘桥’的作用,推动共享数字红利。”张振丰介绍,余杭还将实施“西部富美1355计划”,包括在原有政策基础上三年新增投入不少于50亿元等。如此力度下,数字文旅带来的共同富裕动力,有望更加强劲。

余杭青山村融设计图书馆。 余杭区委宣传部供图

制度赋能:乡村善治凝聚共富合力

看余杭,实现农村农民发展,不只有特色产业培育与数字文旅探索这样的直接形式。间接层面,以善治推进乡村和谐,亦筑牢着共同富裕的精神基础。

“在新老村民的支持和配合下,青山村未来乡村建设按下了快进键。”谈起如今村庄的发展,青山村党委书记林红说。

青山村是余杭“未来乡村实验区”试点村,早年这里因种植原因污染了附近的龙坞水库,人居环境受到影响。7年前,黄湖镇政府、青山村与大自然保护协会等展开合作。三年时间,通过设计水源地保护模式、制定林地科学管理方案等,青山村不仅实现环境“改头换面”,还通过打造“融设计图书馆”等项目成为了知名的文艺村,吸引了包括外籍人士、留学归国人员、设计师在内的50多人成为新村民。

在新老村民汇聚、村庄转型中,如何推动村民关系和睦、解决村庄发展遇到的问题?当地统战部门在青山村成立了杭州首个村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分会青山同心荟。青山村委和青山同心荟建立起每月一次的民主协商会议机制。

青山同心荟会长张海江说:“此前在民主协商会议中,我们相继提出了设立垃圾回收站、推广庭院堆肥等建议,得到了一一落实。”

此外,青山村还推行“自然好邻居”计划。林红介绍,该计划创新村民贡献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村民利用闲置的资源为访客提供餐饮、住宿等服务,分享村里产业的增值收益。目前,民宿和农家乐合作经营农户已超50户,每户年均可获得2.5万元的额外收入。

距青山村10公里之外,小古城村“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村民民主议事制度早已闻名。

“我们是共商共建共致富。”小古城村党委书记林国荣介绍,多年来,小古城村遇到什么事情,都是村干部和村民在村里的大樟树下共商的,大家都是“有一说一”议民生。

“比如在环境整治上,我们围绕育山林、护溪河、退围墙、拆辅房等开展了专题协商百余次,拆除不雅观建筑26000余平方米,外立面整治18000余平方米。现在,商量的方式逐步转移到线上,年轻人也加入了进来,建彩虹滑道、修健身绿道就是他们提的建议。”林国荣说。

“围墙整治后,村里还帮助我们把辅房进行提升,改造成了农家乐。”位于小古城村钱三组“古城e铺”的经营者施雪琴直言,“没想到原本空闲在家的我也为家里带来了一份收入。”

村民俞昌美向村里申请了在家门口设置无人摊位。“现在来旅游的人都夸村子漂亮。我在这里售卖年糕片等小吃,一年能赚个四、五万元。”

治理赋能正让余杭越来越多的乡村凝聚起共富合力。目前该区已建立村(社)民主协商议事会350余个,网格议事小组1360个,实现民主协商工作全覆盖。

张振丰表示,余杭将健全党建统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和“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加快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上述故事是余杭的乡村发展实践,但又不是全部。这里的高质量共富之路,虽是“千帆竞渡”,但无一不表现出尊重民众首创精神、让各类要素在农村充分涌流的核心内涵,其也成为着余杭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先行区”的底气所在。(完)

【编辑:黄钰涵】

(责任编辑:董萍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