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中国经济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532167亿元(人民币,下同),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比一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3%,两年平均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
当天,中新社“国是论坛:2021年中经济形势分析会”在北京举行。多位专家多角度对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并展望了全年的经济发展态势。
王军:下半年三大因素或将影响价格走势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表示,尽管今年以来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走高,但历史上历次工业品通胀都很难完全传导到下游,加之当前正好处于猪周期底部,多项因素都不支持终端物价快速、大幅走高。
他同时指出,考虑到基数原因和其他因素,下半年CPI会有小幅走高。预计三、四季度CPI会在2%以上运行,但肯定不会超过年初政府所设定“3%左右”的目标。
对于下半年影响价格的因素,王军表示,首先是石油和粮食价格会否超预期上涨,这是推动全球通胀和国内通胀的重要因素。下半年美欧经济复苏预计较快,相关旅行需求增加,石油走势受到看好,如欧佩克认为全球下半年原油需求将延续复苏延续。加之去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粮价也出现大涨,这将对下半年价格走势产生不确定性。
其次,美国通胀形势和美联储缩减购债节奏与相关风险亦高度相关。最新数据显示,美国核心PPI和CPI又创新高,未来美联储政策逐步收紧或回归常态已是既定政策操作,但节奏尚难把握,这会直接影响美元、美股和美国国债收益率,以及美国通胀形势,进而对国内政策、价格产生影响。
最后一个因素是疫情。王军表示,东京奥运会开幕在即,但日本疫情尚未完全受控,美国疫情也在反弹,种种迹象显示病毒可能将和人类长期共存。从目前情况看,全球供需缺口或长期存在,这将利好中国外需。
谈及政策层面,王军认为,下半年中国政策的重点需要兼顾稳增长、调结构和促转型,防止经济超预期回落。他提到,近期中国货币政策已作出一些主动调整,财政政策也应保持必要扩张力度和前瞻性,针对目前结构性、不均衡的复苏进一步发力。
赵锡军:金融机构加大风险处置力度,相关风险已得到较好控制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对上半年金融领域相关情况进行了分析。他表示,上半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稳中加固形势的形成与货币金融政策的支持是分不开的。上半年,货币供应量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1月份增速为9.4%,2月为10.1%,3月为9.4%,4月份为8.1%,5月份为8.3%,6月份为8.6%。“可以说有力地支持了经济增长,信贷政策、社会融资政策也提供了好的支持。”
赵锡军表示,上半年对企业信贷的增量达到8.37万亿元,对居民住户的信贷达到4.58万亿元,这个量是相当大的,对企业生产投资和居民消费的支持非常大。此外,社会融资也一样,一季度增速超过13%,二季度约11%,上半年增速为11%,支持作用也非常大。
“从金融货币供应、信贷和社会融资能够看出,目前我国金融政策相对稳定,向常态化方向发展,同时增速也逐步有所回落。”赵锡军表示,金融领域还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比如普惠金融、绿色金融以及对高新技术企业的金融支持也得到较快发展。
“尽管金融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支持了经济的复苏,但是也要关注到一些问题,从宏观来讲,无论是货币的增长,还是信贷的增长,还是社融的增长都达到了很高的量级,人民币贷款余额6月底达到185万亿,这都是比较高的情况。”赵锡军表示。
他表示,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不断向常态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变化的情况,把握好精准度,一旦出现一些波动,可能会带来较大影响。要关注信贷的后续效果,关注是否会有不良产生,当前的不良率虽然得到了一定控制,但不良额是上升的,一些商业银行的盈利几乎很少,甚至有些负增长,需要时刻关注,还要关注居民信贷的上升。
赵锡军还表示,从结构看,当前融资的集中度进一步上升,短期可能影响不大,但长期来看对整个经济的结构,对经济结构变化带来的融资需求变化是不利的。
谈到上半年经济数据的亮点,赵锡军认为一个很重要的亮点就是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和产出的“双增长”,上半年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是23.5%,两年平均增长14.6%,比固定资产投资12.6%的增速要快很多,此外,高技术产业的产出增长也非常快,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产出增速达到22.6%,两年平均也达到13.2%,也是非常快的,是一个很好的势头。“下一步要关注高新技术有可能产生的无效投资,以及投资的高增长是否可持续等问题。”
宗良:预计全年经济增速能保持在8%或以上
谈及上半年中国经济表现,中国银行(601988,股吧)首席研究员宗良认为,“数字还是非常好的”。在他看来,中国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开了一个好头,若按照当前趋势走下去,预计全年经济增速能保持在8%或8%以上的水平。
宗良建议,未来要考虑能够实现2021到2022的有机衔接,防止国际上各种各样的不利环境,同时供给侧要能够更加满足市场需求,实现动态平衡。
为此,宗良提出四个建议,首先要合理安排财政与货币政策,为经济平稳增长,要以我为主,总量与结构并行,在促进经济增长时稳步地调整优化结构。
其次要加大民生支持力度,从需求层面上来扩大中等收入的群体,从投资的方面要让供给始终围绕着民生。
第三要稳住市场预期。宗良认为,一方面要保供稳价,不要让通胀形成一种巨大的压力,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不至于明显传导到CPI,同时让中小企业的压力不断减少。从另外一个角度,要稳住汇率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和双向波动。
最后是警惕外部输入风险的传递效应。宗良说,总体上要保持好中国货币政策的力度,有效支持中国经济发展,把自身经济做好了,才能抵御各种各样外部的风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