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郑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使用救援绳索搭建绳桥引导乘客转移。新京报记者 王飞通讯员 毛帅 摄
7月20日晚,隧道里的积水漫过轨道。 受访者供图
7月21日下午,郑州沙口路地铁站门前仍有积水。新京报记者 杨雪 摄
这并非一场没有预兆的暴雨。
大雨降临前,河南省气象局发布天气预报称7月17日至19日可能出现强降雨,最大降水量可能达到500毫米;7月19日,郑州气象发布暴雨红色预警;郑州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称这是“多年不遇的强降雨”。
即便如此,暴雨还是超出了所有人想象。7月20日19时41分,中央气象台微博发布消息称,河南郑州此次极端强降雨的最大小时降雨量为201.9毫米。
降雨造成郑州市区严重内涝。7月20日18时许,由于积水,郑州地铁5号线列车在线路西段的海滩寺站和沙口路站隧道列车停运,部分人员困于车内。
受困乘客李萍安回忆,车厢内断电,空调也不再运作,水没过腰部,车厢外,隧道里的水已经能够越过人头。
据河南交通广播消息,20时35分,郑州消防赶到5号线西段开展救援。
在自救与他救之下,大多数人最终逃出了这场暴雨。
车厢内的水没过腰部
往常坐地铁半小时就能到家的路程,7月20日,李萍安在最深时水淹胸口的车厢里,挺了四个多小时。
当天下午4点半左右,李萍安接到单位通知提前下班。公交已经停运,她查看了郑州地铁的官方微博,地铁5号线尚未发布停运公告,于是决定坐地铁回家。
起初,李萍安没有察觉到异样,上车的中央商务区站也并未积水。只是地铁在沿路站点停靠的时间略久:在黄河路停了十多分钟,在海滩寺又停了几分钟。最终,这趟地铁停在了海滩寺至沙口路间的隧道里。
李萍安看到司机从车头方向跑到车尾,一路打着电话,钻入车尾驾驶室。司机试图将列车开回海滩寺,列车动了一下又停下,车轮摩擦铁轨发出尖锐声响,窗外闪过火花,车厢内的灯也闪了。
车厢外的水越来越急,越来越深,李萍安所在的列车尾部车厢开始进水。李萍安回忆,司机让乘客往前部走,打开列车前部驾驶室门,疏散乘客到隧道的人行道上。但隧道里的水越来越急,部分乘客又回到了车厢内。
车厢内开始断电,空调也不再运作。李萍安身高1米75,车厢内的水已经没过她的腰部;车厢外,隧道里的水已经能够越过人头。
绝望之时,她给表哥表姐发了条消息:“我可能出不去了,以后我爸我妈托你们照顾了。”她还把社交账号密码交给同学:如果不幸遇难,拜托将噩耗转告朋友们。
黑暗里,李萍安掉下眼泪,但又不敢哭出声,担心影响其他乘客的情绪。
列车长组织众人往车头方向走
李薇也是被困在5号线车厢中的人之一。
下午4点半下班时,5号线还没有任何停运的消息,大概5点钟,李薇像往常一样坐上了地铁5号线。“刚进地铁的时候里面很干净,积水都是大家雨伞和身上带进去的。”
李薇回忆,18时许,这趟列车车厢后半段开始积水,刚开始是没过脚底,后来慢慢淹没小腿、膝盖,到达腰的位置。
列车在隧道中停下后,在列车长的组织下,所有人往车头方向走。列车长打开了最前面的车门,让一部分人进去。当时李薇看到,车厢后部已经灌满水,积水已经快到车厢顶部。
李薇从车尾的地方跟着人群往车头方向走,大概还有两三个车厢就到达车头的出口,但前面突然就停住不走了。后来她才知道是因为外面的水流太急了,人根本没有办法在洪水里面继续往前走,不得已退回了车厢。
根据现场视频可以看到,车厢内水位最高时几乎漫过胸口。
“这趟车人很多,当时正是下班高峰期。整个车子里的人都很绝望。”彼时车厢里有孕妇,还有孩子,庆幸的是并没有多少位老人。车厢里的人们自发让孩子、孕妇还有个子较小的人站到座位上。
救援到了 孕妇、小孩先走
困在车厢里,李萍安不再有时间概念,她同车厢内的其他乘客一样,开始缺氧,大口喘着粗气。一些人流冷汗,站不住。有人打着电话试图寻求救援,车厢里“什么声音都有,非常乱”。
“缺氧的时候,我们只能自救了。”李萍安说,有乘客从座位底下找到灭火器,砸开车窗的较高处,好让空气灌进来。她开始向身后的乘客喊:“灭火器,砸车窗,灭火器,砸车窗”。车厢内有人把这条救命信息,继续往后边的车厢传。
破窗后突然涌入的氧气让处于缺氧状态的李薇开始剧烈头疼、恶心。
直到21时许,乘客们终于等来了救援队伍。消防员打开了驾驶室的门,准备了救生圈、绳子等。
“当时因为外面的水流还是很急,消防人员和车厢内的大哥们就一个接一个把我们递过去。”逃出车厢后的李薇开始随着人群往前走,隧道边的通道到站台之间并没有路。救援指挥人员和地铁工作人员便挡在一旁防止乘客被冲走。
最先被救出的是孕妇和小孩。到达地铁口时李薇看到,医护人员已经在那里救治孕妇、孩子和一些明显缺氧的人。
被困乘客张女士也提到,救援人员赶到后,先是男士抬着晕倒的人走,然后让孕妇、孩子和老人先走,“大家都很善良,都很自觉”。
李萍安回忆,有人在车厢里使劲往外推她,另一个人在外头伸手拉。“有车内乘客,也有救援人员,我分不清。”缺氧头疼、泡在水里发冷又发抖的李萍安就这样被带出了车厢。她扶出了一名乘客,自己扶着栏杆往外头走。
走出站台时,已经是晚上9点40分左右,离她被困过去了四个多小时。
小伙脱困后参与救援
被营救时,李萍安恰好在车厢前头,第一批被救走。“劫后余生”的她却有些后悔,“我想问一下后面车厢的人怎么样。”她说应该在现场多待一会儿,帮忙多救些人。
1999年出生的小伙张冰阳也有类似的想法,并且付之于行动。
张冰阳回忆,列车在隧道里停下后,车内水位逐渐升高,列车长打开了应急门让乘客有序撤离。
“救援人员还没来,我们肯定是要自救的。”张冰阳脱困后,与其他几位乘客以及车组人员一起帮助其他乘客。
他们将地铁站的消防水带绑在一起充当安全绳,并且将被困者抱到轨道旁的高处,再由车组人员统一带回车站。
张冰阳告诉记者,几乎只有第一批的少数人员是自主脱困的,“其他很多人都是经我们手抱出来的,可能有300多人”。随后救援人员赶到现场,陆续将被困者救出。张冰阳穿梭在充满水的车厢里帮助搜救被困者,持续了五个小时。
7月21日3时10分,消防人员完成搜救工作。
郑州市委宣传部21日凌晨发布消息称,郑州地铁共疏散群众500余人,其中1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5人受伤,伤者均已送医。
7月21日下午,黄河路上的沙口路地铁站门口,京广快速路隧道的水位仍然很高,即使在黄河路上,地面的积水也足以淹没小半个电瓶车轮胎。沙口路地铁几个站口闸门紧闭,市民们三三两两坐在台阶上,闲谈中总要提起昨日的暴雨。
(受困者均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李雨凝 肖薇薇 李桂 杜寒三 王翀鹏程 王星童 实习生 郭莉莉 张瀚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