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原创 扩大经典曲库 交响乐在中国处于最好时代

2021-07-22 07:14:33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葛怡婷

  [ 作曲家龚天鹏认为,交响乐特别擅长于打破人们对主旋律作品的固化认知,“艺术为人民,肖斯塔科维奇、贝多芬是这样,这是世界的语言。作为原创作者而言,就是对我们所爱的这片国土,想对它说什么。” ]

  从古斯塔夫·马勒的巨作《C小调第二交响曲》启程,在肖斯塔科维奇的《第十一交响曲》落幕。7月17日,上海爱乐乐团2020-2021音乐季画上句号。

  从去年到今年,线下国际文化交流基本暂停,9位海外指挥家、独奏家被迫取消行程。往年与国际音乐家合作密切的上海爱乐乐团及时调整安排,中国音乐家、演奏家、作曲家顶住压力,贡献了多部精彩的原创作品,高质量地完成了一场场演出。整个乐季完成演出共计95场,其中爱乐乐团主办音乐会22场,中国作品专场7套11场,各类普及音乐会10余场。

  “回忆这些曲目繁复的音乐会,总觉得就在眼前,每次演完总是恋恋不舍。我们的音乐会通常是排练四天,只演一场,实际上还是有一点遗憾。每台音乐会能够演两场,尤其在上海这样的城市,不远的将来一定能够实现。”上海爱乐乐团艺术总监、指挥家张艺说。

  张艺向第一财经表示,欧洲的主要乐团比如柏林爱乐乐团能够做到一台音乐会演出三场。“他们的传统延续了一百年甚至三百年,而交响乐作为西方外来艺术在中国并没有很长时间,真正的发展是近20年,需要一个过程,不能心急。”在他看来,让更多的人走进音乐厅听交响乐,需要多方面的努力,比如演出更广泛的曲目,吸引更优秀的乐手,提供更高质量的演出。在交响乐演出市场,乐团、指挥家、独奏家、作曲家、观众缺一不可,作为一个整体形成良性循环。

  浩瀚的文化遗产

  古典音乐世界,留下了丰厚浩瀚的文化遗产。除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巨作之外,还有无数璀璨的宝藏等待今天的演奏家重新发掘。

  “著名作曲家的非著名作品,非著名作曲家的著名作品”,已然成为上海爱乐乐团的特色,许多乐迷正是奔着那些国内鲜少有机会上演的曲目而来。在张艺看来,所谓“非著名作曲家”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水平不高,而是同时代的作曲家太耀眼,掩盖了他们的光芒,比如莫扎特同时代的作曲家萨利埃里,尽管今天知道他的人并不多,但他的作品就连莫扎特也赞叹不已。

  随着奥地利作曲家安东·布鲁克纳创作的《f小调交响曲》《d小调第三交响曲》《第零号交响曲》的上演,上海爱乐乐团完成了全套11首布鲁克纳交响曲的演出,预计今年年底出版布鲁克纳交响曲全集唱片。这在中国职业乐团当中,是一次里程碑式的创举。

  “布鲁克纳是一座令人仰望的高山。”张艺向第一财经表示,“放在十年前,演奏布鲁克纳可能会是‘票房毒药’,他距离我们太远了。布鲁克纳在德奥地区是普及的,但在其他地方甚至美国都不会经常演出,大多数人了解的还是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不过,随着互联网普及,乐迷开始对这位神奇的音乐家产生兴趣,进而想了解他的作品。”

  在上海爱乐乐团团长孙红的建议下,自2017-2018乐季,乐团开始演奏布鲁克纳交响曲,至本乐季完成了11部。“这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不多见的。”张艺说。

  63岁的廖先生是资深古典音乐乐迷,他深知演奏布鲁克纳交响曲的难度,其作品结构宏大,繁复而深邃,对演奏家而言是体力与技术的双重考验。更令他振奋的是,如今中国的音乐家们也能够高水平地完成这些史诗巨作。

  廖先生注意到,爱乐乐团乐手的演奏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不少年轻的演奏家有留学背景,他们带着从古典音乐发源地习得的知识,回到中国从事交响乐的事业。他向第一财经表示,他很钦佩乐团有这样的魄力,愿意一次又一次挑战这样高难度的宏大作品。

  在张艺看来,这样的挑战和考验是必要的,“如果每年都演出同样的曲目,会有多少观众愿意走进音乐厅呢?只有曲目量更大,才有更多人进来。”在他担任爱乐艺术总监的三年半时间里,没有一部重复演出的作品,也正是在积累了大量宏大作品演出经验后,乐手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一年演出五部和一年演出五十部作品肯定是不同的,数量的基础上形成质的飞跃。”随着乐团演出质量的提高,在业内树立起响亮的名声,吸引更多优秀乐手加入,便形成了良性循环。

  张艺觉得,眼下正是交响乐在中国发展的历史最佳时期,“国家鼓励乐团创作交响乐,写国家、人民和英雄,用交响乐讲述中国故事。把西方经典演好是基本功,最终目的是演好中国自己的作品,让中国的作品脱颖而出,让大家听到。”

  用交响乐讲述中国故事

  在音乐季闭幕音乐会上,年轻的大提琴演奏家徐暄涵与爱乐乐团合作完成了柴可夫斯基高难度大提琴作品《洛可可主题变奏曲》。这位去年在西班牙帕布罗·卡萨尔斯国际奖青年大提琴比赛中获得冠军的演奏家,给中国观众带来了一场高质量的表演。整个音乐季中,许多中国演奏家、音乐家带来一场场媲美国际顶尖水准的演出,这些冉冉升起的新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演奏家之外,中国作曲家、中国原创曲目是音乐季的重中之重。通常而言,原创作品的首演在票房上比较难以保证,但爱乐乐团仍然坚持推广中国原创作品,乐团生命力的延伸,除了演奏更多经典作品,更需要不断推出优秀的原创作品。

  回顾整个音乐季,原创中国作品占据着重要比例,共推出7套11场中国作品专场音乐会,约占整个乐季音乐会总量的一半,其中包括三位中国顶尖的作曲家郭文景、周湘林、叶小纲的专场音乐会。在延续原有系列的同时,爱乐特别为庆祝建党百年打造“红色情怀”系列演出。

  本乐季共计推出了八部原创交响作品,其中包括“红色情怀”系列委约创作的六部新作品:吕其明的随想曲《白求恩在晋察冀》和弦乐合奏《祭》;徐景新的声乐套曲《永恒的丰碑》;赵光的小提琴与大提琴双重协奏曲《石库门随想曲》;刘隽皓的交响曲《红色情怀》;作曲家龚天鹏的《百年颂》。以及叶小纲的最新力作《岭南组曲》,由指挥家胡咏言,作曲家刘力、于阳共同创作,纪念越剧大师徐玉兰诞辰100周年的交响乐《红楼梦》,这八部交响作品均为世界首演。此外,由王建中创作、施万春配器的钢琴协奏曲《红旗渠》也在沉寂了43年以后,由乐团发掘出来并再度亮相上海音乐舞台。

  作为2020年上海市“建党百年”“全面小康”主题首批重点文艺创作项目、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2020年第一期重大文艺创作资助项目的入选作品,由驻团作曲龚天鹏创作的交响曲《百年颂》是乐团原创作品历经五年酝酿打磨、三度试演和专题论证,分别于2021年5月3日和6月30日两度上演。

  《百年颂》以四个历史时期构成四个乐章,以跨越百年的开阔视野,在旋律中融入创新技法,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开天辟地到盛世韶光,带领中华民族一路奋斗,谱写民族复兴史诗的伟大历程。龚天鹏认为,交响乐特别擅长于打破人们对主旋律作品的固化认知,“艺术为人民,肖斯塔科维奇、贝多芬是这样,这是世界的语言。作为原创作者而言,就是对我们所爱的这片国土,想对它说什么。”

  在张艺看来,主旋律作品同样是具备艺术性的。“肖斯塔科维奇是最典型的代表,他的作品是主旋律,同样具备艺术性,全世界的乐团争相上演。中国的原创作品同样可以这样的初衷去创作。”

  “我们不能只演奏西方经典,却在中国作品的演出上糊弄。”张艺说,对待每一场演出都像对待生命一样去重视,是为了能够把中国的原创曲目演绎得和西方经典一样精彩。“这样才能将中国自己的原创作品变成经典作品,我们发展交响乐的目的就在于此。我相信终有一天,我们的作品能够立足世界,真正树立起中国学派。这是多少年、几代人的努力去争取的,那一天不会太远。”

(责任编辑:董云龙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