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的“海绵城市”失效了吗?专家这样解答

2021-07-23 10:28:30 新京报 

新京报快讯(记者 张璐 实习生 王苗苗)7月20日,特大暴雨突袭河南省郑州市。2016年,郑州曾成为河南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有网友不禁提问,发生特大暴雨之后,郑州建设的海绵城市“失效”了吗?

海绵城市的功能是什么?打造海绵城市是否能“告别看海”?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领域专家。

海绵城市难以应对特大暴雨

2016年郑州成为全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据当地媒体今年5月报道,自海绵城市建设实施以来,全市共计消除易涝点125处,消除率77%。此次特大暴雨发生后,有网友询问,海绵城市“失效”了吗?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城市规划系主任李强说,这次降雨郑州气象观测站最大小时降雨量达201.9毫米,应对这种特大暴雨,海绵城市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李强说,从国际上看,海绵城市最主要是解决水质、水生态和雨水资源利用的问题。我国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指南》提出年降雨总量控制率最佳为80%至85%,也就是控制全年80%至85%的降雨量,其对应的降雨主要为中小雨。海绵城市主要对中小雨发挥作用。在《郑州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2017-2030)公示稿中,主城区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73%,对应的设计降雨量仅为20.5毫米。

他说,郑州市海绵城市建设对城市防洪排涝能力会有很大的提升,但不能应对此次特大暴雨这种自然灾害。

“海绵城市建设不会立竿见影”

海绵城市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记者了解到,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进程加快和城市群的兴起,屋面、道路、地面等设施建设导致下垫面硬化,70%至80%的降雨形成径流,仅有20%至30%的雨水能够渗到地下,破坏了自然“海绵体”,导致逢雨必涝、城里看海和雨后即旱、旱涝急转,带来了水生态恶化、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污染等问题。

2012年4月,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上首次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屋顶绿化、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等方式,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财政部、住建部、水利部分别于2015年、2016年确定两批共30个海绵城市试点名单,给予试点城市专项资金补助。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万谦称,两批试点城市包含了传统南方多雨区和北方少雨区的特大城市与中小型城市,基本涵盖了我国的主要城市类型。“有大规模的传统历史名城,有新开发的新建城区,有历史悠久的自然山水城市,有以人工环境全面改造自然的新尝试。总体说来,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是对中国城市未来合理利用水资源的一次重要实验。”

不过,“海绵城市”的效果遭到质疑并非首次。有媒体报道称,在2016年汛期,30个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中有19个出现内涝,有人因此认为海绵城市试点失败了。当时,住建部官网发文指出,海绵城市建设不会立竿见影、一蹴而就,住建部有关负责人称,海绵城市建设还在加快推进。

北京市园林古建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长、总工程师朱志红,曾经担任住建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导专家委员会委员,并曾前往一些试点城市调研。她认为,无论是政策层面,还是实施层面,海绵城市建设试点是一个在实践中探索和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认识的过程。

她说,根据《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要达到目标要求。2015年和2016年,住建部、财政部等部委联合推出30个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每个城市中选取约20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试点建设区。“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具有阶段性的,处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科学规划,需要相关管理制度、措施、投资去配套。”

城市规划要为雨水蓄滞腾出生态空间

打造海绵城市是否能“告别看海”?试点城市有何效果?万谦认为,海绵城市不能彻底解决城市洪涝与干旱问题,而是为洪涝与干旱等自然极端气候现象提供更有弹性的处理方式,是通过人造环境与自然地理特征的充分结合,实现一种灵活调蓄水资源的长效机制,这个实验总体看来是获得了相当成效的。

朱志红也认为,目前试点城市具有一定成效,有些试点城市挖掘适合自己的特色措施与方法,“比如一些用地比较紧张的老城区,过去排水管网建设标准低且不能做到雨污分流,通过建设雨水泵站以及净化措施,加强了排涝能力,并且使城市水体恢复干净状态;西北部一些城市在系统规划的基础上从地域特点出发,从水土保持角度探索了适合当地的技术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她说,在海绵城市的试点区域,内涝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过去,有些城市的局部地区下大雨可能就淹了,现在这种情况已经大大减少。”但是遇到特大暴雨时,下凹绿地、透水铺装等源头减排设施的作用微乎其微,需要依靠城市的行泄通道发挥排除内涝的作用。

未来打造海绵城市具有什么挑战?朱志红表示,打造海绵城市体系的难点在于优化城市规划,调整城市建设用地,为雨水蓄滞腾出生态空间,并疏解空间留出行泄通道。目前,这方面仍然存在难点。

建议1:海绵城市建设应与自然生态体系修复相结合

李强认为,面对这种特大暴雨,从长远来看需要从两个方面下工夫:第一,海绵城市建设应该与城市自然生态体系修复与建设有机结合,切实践行国家生态文明战略;第二,要加强对特大暴雨等自然灾害的预警与响应能力。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万谦也认为,海绵城市本身的设计概念是很好的,但如何落实设计概念是一个大问题。哪些设施已经落实并起了作用?哪些设施没有起到设计时应有的作用?哪些设施还没有落实?这一系列问题要全面考察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他说,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海绵城市不是单一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郑州此次暴雨内涝引发的灾害来看,郑东新区的受灾情况好于西部,这与郑东新区本身的龙湖、龙子湖等景观水体的蓄洪作用有关,而景观水体的蓄洪作用就是海绵城市概念的重要组成之一。但地势更低的东部受灾情况也较轻,与其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有着密切关系。

“目前,我们的城市建设还要还前面几十年的防洪防涝欠账。”他说,当年低成本开发的很多居住、商业用地,是挤占自然行洪、蓄洪用地的结果。海绵城市本来是纠正这个问题的药方,但药力如何就要仔细考察了。

建议2:重新梳理黄淮流域城市防洪体系

遭受特大暴雨袭击的郑州,城市规划需要向哪几个方面完善?万谦认为,一是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比例。这就需要均衡测算全面投资,弥补短板。作为北方城市,郑州与武汉、重庆、长沙等南方城市不同,对于防洪防涝意识没有那么强,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也存在投资方向上的缺失,对于防洪防涝基础设施没有切肤之痛。但近年随着气候变化,极端气候现象发生的概率大为提高,对大城市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所需要的防护投入成本也越来越高。

“东京是一个极好的案例。我们看《指环王》里矮人建造的墨瑞亚矿坑场景,真实取景地其实是东京的地下箱涵。这个耗资近千亿美元的大工程是保障东京都地区远离大江户遭遇的传统水患的重要设施。”

他说,中国在城市治理上要结合以往的优秀经验,避免已有的教训。从历史经验上看,欧美特大城市在基础设施上的持续投资历经百年甚至千年,基础底蕴极为丰厚。巴黎下水道、柏林的地下综合设施、伦敦地下铁等都是一个乃至好几个世纪的工程,整体投资和维护的经验极为丰富。这些设施在以往城市建设中占城市GDP的比值,是我们城建资金分配的重要参考。

他建议系统规划城市排水系统。“排水管网和泵站的建设以及洪水排放到何处,是需要系统规划的。郑州的防洪规划对于这种极端气象问题准备不足,可能也需要对黄淮流域整个城市防洪体系进行重新梳理。”

新京报记者 张璐 实习生 王苗苗

编辑 樊一婧 张磊校对 危卓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