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丁月参加冬奥宣讲活动。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供图
国家高山滑雪一级运动员张丁月。受访者供图
零下35℃的极寒环境、凌晨4点半的雪山山顶,艰苦的训练在国家高山滑雪一级运动员张丁月看来已是平常。“因为热爱,所有困难都没什么大不了。”也因此,年仅16岁的她已在多项全国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训练之余,她还参加了冬奥宣讲活动,希望用自己的故事吸引更多人接触、尝试冰雪运动。同时,她也期待将来能代表祖国参加冬奥会,与全世界的顶尖选手同场竞技。
因为热爱,所有的困难都没什么大不了
新京报:你是如何开启竞技滑雪之路的?
张丁月:我小时候总生病,父母觉得带我接触接触冷空气,可能对身体比较好,所以我经常和几个朋友去滑雪。6岁时,我第一次穿上雪板来到山顶,冷空气刺激着我的鼻腔,我慢慢往山下滑行,也不怕摔倒,反而觉得很有意思。我由此与滑雪结缘。
后来有一次,我和父母在一个雪场滑雪,正好碰到一个比赛,那是我第一次见到这种滑雪比赛,非常好奇,就跟妈妈说,我想玩这个。
机缘巧合之下,2017年,我误打误撞报名参加了北京市青少年滑雪比赛,第一次接触竞技滑雪,竟然获得了小学高龄组的冠军。我有点意外,又觉得像是给自己打了鸡血,从此更加专注于这项运动。
新京报:你认为竞技滑雪有什么吸引力?
张丁月:相比休闲滑雪时的放松心态,参加比赛,就会有输赢,冠军只有一个。这个时候,就要自己调整好心态,不断总结经验,从失败当中爬起来。
为了做好一个动作,我会练习成千上万遍,拐成千上万个弯,当我从视频里看到自己的进步时,就会觉得这一切很值得,这是在休闲滑雪中体验不到的。
竞技滑雪需要力量、技术、协调、柔韧,还要有高速中的平衡能力以及强大的心理素质,要想取得好成绩,需要大量的刻苦训练。零下35℃的极寒环境、凌晨4点半的雪山山顶,虽然冷得刺骨,但我的心是坚定、温暖的,因为热爱,所有的困难都没什么大不了。
带伤上场,取得团体赛好成绩
新京报:哪些比赛让你印象深刻?
张丁月:2018年,我入选朝阳滑雪队,并在2019年2月代表北京队参加全国第二届青年运动会。赛前观察线路时,我觉得门距、角度都比较适中,但比赛时,我的第一次滑行却没有发挥出正常水平。当时,我有点慌了,就在要被负面情绪冲垮时,我想起教练的叮嘱——比赛时只有相信自己,才有胜利的可能。
当我第二次站上出发台时,我坚信自己身体里住着一个非常棒的运动员,只需要把她释放出来。最终,那次比赛我得了第一名。
还有一次是在2019年12月,我作为年龄最小的运动员代表北京市参加了全国第十四届冬季运动会高山滑雪比赛。在赛前的一次大回转训练中,我的身体突然失控,冲出赛道撞到防护杆上,造成鼻骨4处骨折。当时,我的脸整个肿起来,眼睛也只能睁开一条缝,头嗡嗡作响,鼻血把头盔护脸都浸透了。
新京报:带伤上场,你如何坚持下来?
张丁月:如果马上返回北京治疗,我将错过四年一届的全国运动会,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而且作为四人团体赛的一员,我不想因为自己受伤影响团队成绩。所以我带伤上阵,最终团队取得了第四名的成绩,这也是北京市高山滑雪在全运会上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
细抠技术,期待将来代表祖国参加冬奥会
新京报:现在你的训练情况怎么样?
张丁月:我一直在坚持训练,因为现在16岁了,要参加国际雪联认证的专业比赛,需要适应更高规格的滑雪板,身体条件必须跟上,才能更好地操控滑雪板。
现在的训练情况还可以,我刚刚经历了几个月的体能训练,感觉身上强壮了不少。现在,我要把练出来的肌肉、体能更好地利用起来,更细致地抠技术,主要是专攻回转,想要提高自己在这方面的技术。
在日常训练中,我会尽可能减少红肉的摄入。在防疫方面,训练的时候就基本待在宿舍里,尽量少和外来人员接触;集中吃饭时,我们所有人都会戴口罩,还是比较小心的。
新京报:现在距离北京冬奥会不到200天,各类滑雪赛事将陆续到来,你最想要做的事情是什么?
张丁月:对于我个人来说,我想成为自己能够成为的最好的样子,全国冠军、亚洲冠军或是更高的水平。我也希望,比我小的孩子能够看到我的努力和进步,能够热爱滑雪,或去追寻他们愿意为之付出且热爱的事情。
作为北京冬奥宣讲团的成员,我还要在各大学校宣讲,让没有接触过冰雪运动的人了解我的故事,告诉他们我在滑雪中的收获与成长。鼓励他们去接触、尝试冰雪运动。
北京冬奥会越来越近,我期待有一天能够代表祖国参加冬奥会,与全世界的顶尖选手同场竞技。
新京报记者 吴为 实习生 王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