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倒计时100天,今年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都有啥看点?

2021-07-28 10:59:52 新京报 

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自成立以来一直备受关注,与进博会同期举办的“虹桥经济论坛”今年将有哪些看点?在第四届进博会“百日冲刺”之际,7月27日,虹桥国际经济论坛解读会在上海举办。

本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主题为百年变局下的世界经济: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合作。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副局长孙成海介绍,今年在论坛之外,还将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带来超过10场分论坛。

贝壳财经记者获悉,本届论坛分论坛议题涵盖全球治理、可持续发展、中国实践经验等综合性、跨领域话题,以及与消费升级、产业革命、农产品(000061,股吧)贸易、知识产权、金融开放等有关的专业性技术性话题。

孙成海还表示,本届论坛期间还将发布重要的研究报告、合作文件等成果,包括联合中国社科院在论坛期间发布《世界开放报告》和“世界开放指数”。

今年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将有哪些看点?多位嘉宾齐聚一堂进行前瞻性解读,共同展望将于11月5日与第四届进口博览会同期举办的虹桥国际经济论坛。

经济复苏需要在疫情防控和全球开放之间找到平衡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长江学者余淼杰表示,疫情之后,各国经济呈现V字形的走势,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国家走在美欧日发达国家的前面。中国经济在2020年第一季度已经有所恢复,并且不断走向全面恢复。按照推算,美欧日大国经济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初步恢复到2019年的水平。

全球化智库理事长、国务院参事王辉耀认为,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全球经济衰退,疫后经济复苏和治理是全世界的共同挑战,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要素合理自由流动,加强疫苗研发等全球卫生健康合作,健全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应对和调整机制。

“我们仍处在疫情之中,在虹桥论坛这个平台上,我们要寻找一个新的全球经济合作方案。”王辉耀提出,数字经济将是未来全球经济新的增长点,全球经济复苏,我们需要在疫情防控和全球开放之间逐步找到平衡,把疫情控制在一定程度下,又给经济带来合理的流动。

王辉耀认为,要加强对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主要发达国家之间能不能形成一个对话,而不是将疫情的溯源政治化。中国作为率先控制疫情的国家,带来的经验非常重要。”

疫情重构了全球产业链,数字贸易发展带来新机遇

中国银行研究院资深研究员张兴荣认为,金融机构需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优化绿色信贷结构,通过协调的金融、绿色的金融、开放的金融、共享的金融、安全的金融促进世界经济朝确定、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欧莱雅北亚区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费博瑞表示,后疫情时代,跨国企业应做好长期规划,提升创新和合作质量,建立新的生态系统,中国政府推出一系列有利贸易和投资的政策,有助于形成中国和世界相互促进的格局。

余淼杰认为,疫情重构了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以及贸易链,全球各国进行经贸合作的前提从效率优先、利益优先让位于安全优先,具体表现以WTO为代表的全球多边化向区域周边化的态势发展;供应链的梯度也在逐步变短。此外,数字经济和自身密集型的产业越来越重要;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性在提高。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会长金旭表示,推动全球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切,未来的WTO应该适应当前贸易的新态势,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更好地完善WTO贸易体制维护好国际自由贸易秩序。

在他看来,数字贸易是应对本次疫情危机的关键,但数字贸易的快速发展也给世界贸易治理带来一些新机遇、新问题,WTO应该借此机会加快构建电子商务的国际规则,帮助新兴经济体运用数字技术,提升对世界贸易的参与度。

开放合作是共识双循环促进中国与世界的双向需求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进展表示,开放合作是全球科技界的共识,唯有开放合作才能促进科技新突破,才能用好科技手段应对疫情、气候等全球性问题。当前数字经济占比高、发展快,但也带来了数字安全问题,给数字治理提出了新要求,我们要实现制度改革、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

余淼杰认为,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促进国内消费需要保证居民稳定的可支配收入,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推进要素的市场化配置,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打造城市群,拉动居民消费,促进内需发展。

王辉耀强调,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引擎,从该意义上来说,中国双轮驱动释放的信号是更高层次的开放。“双循环是更好地促进世界对中国的需求,同时也加快中国对世界的需求。这个双循环是中国嵌入全球经济大循环,未来将通过这个大循环发挥更大的作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胡萌 编辑 宋钰婷 校对 危卓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