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金融专栏|李伟:推动金融信息化高质量发展

2021-07-29 11:00:00 和讯名家 

C

nfinance

编者按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深刻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不畏险阻、砥砺前行,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彻底改变了近代以来一百多年中国积贫积弱、受人欺凌的悲惨命运;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创了改革开放的新局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海纳百川、锐意进取,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华民族走上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壮阔道路。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牢牢把握金融事业发展和前进方向,不断探索金融支持革命战争和创立新政权、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道路,指引我国金融事业实现了一次又一次的跨越发展。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中国金融杂志”微信公众号特别策划“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百年金融”专栏,配合《中国金融》杂志相关策划,选取部分反映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重要金融机构和重要金融市场改革创新的文章,展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金融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的波澜壮阔的画卷。

作者|李伟「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

文章|《中国金融》2021年第13-14期

信息化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金融发展的鲜明特征和强大动力。在党的领导下,我国金融信息化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由点及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成就。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在全国上下喜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全面回顾金融信息化发展辉煌成就令人自豪,系统总结金融信息化发展宝贵经验引人深思,展望金融信息化发展光明前景催人奋进。

金融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结合国际国内形势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发展的方针政策,为金融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就提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上世纪90年代,党中央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江泽民同志亲自推动金融电子化建设。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作为现代经济的命脉,金融业认真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抓住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不断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业务创新,实现跨越发展。

一是金融市场信息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2002年,大额实时支付系统投产;2005年,小额批量支付系统上线;2008年,境内外币支付系统建成;2009年,电子商业汇票系统上线运行;2010年,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上线; 2013年,第二代支付系统上线运行;2015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投产;2017年,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网联公司)成立。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领先的支付清算基础设施体系,对提高支付清算效率、加快社会资金周转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证券、债券、期货、外汇、黄金、票据等重要交易系统信息基础设施不断优化,业务种类日益丰富,证券债券登记结算系统和中央对手功能持续完善,提高了金融产品交易效率,满足了实体经济风险管理需求。在金卡工程的带动下,我国银行卡产业蓬勃发展,全面实施联网通用和“金融IC卡”工程,丰富智慧支付应用场景,满足公众多样化支付需求。

二是公共金融服务信息基础设施持续完善。金融管理部门建成了中央银行会计核算数据集中系统、金融统计系统、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人民币结算账户管理系统、反洗钱系统、金融监管系统等重要信息系统,金融宏观调控与监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国库服务信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有效提升国库资金管理效率,支持中央财政资金及时直达基层。健全征信信息基础设施,不断提升征信信息系统供给和服务能力。遵循稳步、安全、可控原则,稳妥推进数字人民币系统研发、试点应用等工作。

三是专业领域金融信息基础设施全面提升。银行业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优化系统架构,不断推动核心系统建设,支持创新发展和数字化转型。保险业建成保险共享信息平台,支持行业内外信息交互共享,为不同保险业务高效开展提供支撑。证券机构信息基础设施迅速发展,有效支撑金融市场的高效运行和创新发展。基于互联网的金融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为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监测提供了有效支撑。

四是新型IT基础设施激发新动能。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金融业积极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安全可靠、智能绿色的IT基础设施体系。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统筹兼顾短期和长远目标,坚持安全可控和创新发展并重,利用技术革新、架构转型等手段,加快IT基础设施关键核心技术产品应用,打造金融业信息化核心技术安全底座。推动金融数据中心协调布局与绿色发展,打造高效智能的金融网络基础设施,推动5G网络覆盖,加快IPv6部署,提升金融算力水平和存储能力,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强劲动力。

金融网络安全保障日益巩固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网络安全工作,加强工作统筹协调和顶层设计,推动构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建立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金融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上来,推动网络强国战略在金融领域落地实施,金融业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网络安全防线不断巩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切实维护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一是金融网络安全制度建设不断完善。金融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网络安全法》《密码法》《数据安全法》等法律制度,制定落实金融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认定、网络安全审查预判、金融业等级保护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建立行业网络安全应急处置机制,推进金融业网络安全应急管理工作走向系统化、专业化、实战化。

二是金融网络安全保障能力显著提高。金融业网络安全从单一边界防护向纵深防御转变,全国主要金融机构建成了全领域、纵深化、智能化网络安全主动防御体系,圆满完成各项重大活动、重要时期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金融基础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为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撑。积极推进安全可控的密码算法应用,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培训,组织金融业网络安全检查、攻防演练等工作,不断增强金融业网络安全保障能力,为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提供有力支撑。

三是金融网络安全联防联控能力持续强化。建设金融业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实现对主要金融机构30余类关键业务分钟级运行指标动态监测,整合汇聚金融行业和其他领域网络安全态势信息,通过智能关联分析和主动感知实现行业网络安全威胁情报高效共享,提升行业网络安全风险态势的全面掌控和联动处置能力,助力金融机构快速、高效、智能处置各类网络安全事件。

金融科技与监管创新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金融业坚决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守正、安全、普惠、开放的创新理念,以技术驱动金融创新,从星星之火到遍地开花,多措并举打开金融科技发展新局面,不断催生金融新业态新模式,在服务实体经济、践行普惠金融、防范金融风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是金融科技顶层设计日臻成熟。金融业全面实施《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建立金融科技发展指标体系和规划实施优秀案例库,引导全行业秉持“守正创新、安全可控、普惠民生、开放共赢”原则,全面激活金融需求、基础设施、人力资源、资本投资、政策支持等各类要素,构建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协调发展的新生态。

二是金融科技监管体系框架初步建成。人民银行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巴塞尔协议等国际监管框架,设计包容审慎的创新试错容错机制。在总结9地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经验基础上,推出刚柔并济、富有弹性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初步建成以监管工具为基础、以监管规则为核心、以数字化监管为手段的金融科技监管框架。

三是惠民利企成效显著。人民银行积极发挥金融科技普惠利民的独特优势,指导金融机构全力推动数字化进程,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捷性。自2019年起,人民银行在6部委10省市开展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实施金融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示范工程,加快健全无障碍金融服务体系,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将金融服务融入实体经济“关键动脉”,着力突破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障碍。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类金融机构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强化零售及普惠客群金融服务,助力社会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以实际行动彰显了金融业的社会责任感。

四是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2021年,人民银行发布金融业数据能力建设指引,开展金融数据综合应用试点,加强与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总对总系统互联和信息互通,推进跨层级、跨机构、跨行业数据融合应用,利用数据和技术手段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赋能智慧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

金融科技人才战略取得显著成效

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不断完善科技人才管理政策和制度,大力促进科技人才队伍发展。金融业坚定不移实施金融人才发展战略,构建适应金融业特点的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科技人才在促进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发展中的作用显著增强。

一是营造人才发展良好环境。金融信息化建设需要一大批既精通信息技术又掌握金融知识的复合型人才,金融业充分发挥政府宏观引导和教育培养资源的整合协调作用,建立以高等院校、市场培训以及金融机构内训为主体的人才教育培养体系。金融管理部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指导银行机构成立专门安全机构并配置专岗人员,使金融业成为全国首个具备健全网络安全组织保障的行业。加强教育资源共享,积极搭建行业交流平台,为金融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机会和工作环境。目前,金融业各类科技专业人才方阵日益壮大,人才聚合效应不断释放,掌握新兴金融业态、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端人才明显增加。

二是创新激励机制成效显著。建立完善科技人才激励长效机制,优化科技人才评价制度。1992年以来,为进一步调动金融业广大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奖励在银行业科技创新中做出重要贡献的集体和个人,人民银行设立“金融科技进步奖”(2002年更名为“银行科技发展奖”),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促进了银行业科技快速发展。

三是队伍专业化水平提升。金融管理部门及金融机构联合相关单位,每年为骨干人才提供专题讲座、公开课、视频课程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资源。金融管理部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常年牵头组织开展银行业网络安全攻防比赛、金融业网络安全攻防演练等活动,构建网络空间攻防实景,全方位锻炼金融网络安全人才队伍。在近年来举办的国家级网络攻防演习活动中,金融机构一直保持着较好成绩,创新模式成效显现。

标准化建设引领金融业守正创新

党中央历来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标准化工作改革进一步深化,修订标准化法,强化标准引领,促进标准联通,推动标准制度型开放,以标准助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金融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金融标准 为民利企”发展理念,金融标准化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一是标准供给结构优化。金融标准供给不断丰富,国家标准夯实基础,行业标准引领发展,团体标准蓬勃兴起,企业标准开拓创新,适应新时代金融发展需要的新型标准体系逐步健全。截至2020年底,公开现行有效金融国家标准69项、行业标准294项、团体标准47项、企业标准4307项,为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是为民利企理念深入人心。积极推动金融标准化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改善贫困地区金融服务水平和金融消费者体验。实施金融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活动,引导金融消费者优先选择达标的金融产品,让金融消费者共享高质量发展的成果。推动商业银行解决客户姓名生僻字导致的业务办理难题,增强金融消费者的满足感。

三是标准实施效能显著。金融科技相关领域基本做到了有标可依,金融标准在引导金融科技守正创新、支撑金融风险防控、增强金融科技治理能力方面的作用日益显现。制定实施移动金融客户端、个人金融信息保护、金融数据安全分级、金融科技创新等标准,支持金融管理部门开展数据安全与个人隐私保护工作,为金融APP风险整改、新技术金融应用风险专项摸排提供了技术依据。“标准+检测认证”实施模式进一步夯实,金融科技产品被纳入国家统一推行的认证体系,国家级金融标准化研究机构、金融科技测评中心与认证中心等顺利筹建,金融质量基础设施逐步健全,有效支撑了金融科技创新和包容审慎监管需要。

四是标准国际联动成果丰硕。国际标准“引进来”步伐加快,金融业通用报文方案、唯一交易识别码等国际标准转化有序推进。全球法人识别编码(LEI)实施成效显著,路线图和多项应用规则相继发布,更好地满足了跨境贸易和交易需求。我国标准“走出去”取得突破,2020年9月,首个由我国专家召集制定的ISO金融服务标准《银行产品服务描述规范》正式发布,目前全国金融标准技术委员会正在积极组织编制移动支付、区块链、绿色金融等多项国际标准。“一带一路”标准交流持续深入,围绕银行营业网点服务国家标准编制形成多语种外文版标准。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金融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稳妥发展金融科技,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维护金融基础设施安全,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新征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任编辑  张林)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中国金融杂志。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