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疫情反弹 中国经济稳增长 成关注焦点

2021-08-09 06:33:21 第一财经日报 

 

  德尔塔变异株来势汹汹。

  据统计,截至8月8日10时,全国现有高风险地区增至14个,中风险地区197个。自7月20日南京出现本土新冠确诊病例以来,半个月内,疫情已波及中国约一半的省份。

  多地已采取相应措施防控疫情。而随着本轮疫情反弹,部分市场人士担忧,未来几个月国内可能面临内外需放缓压力。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级巡视员贺青华5日表示,从目前情况看,此轮疫情总体形势可控。但是由于本轮疫情波及范围大,人群面广,加之多个不同来源的输入病例导致的本土疫情叠加,增加了整个疫情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但只要各地严格落实好各项防控措施,疫情在两到三个潜伏期内就能基本得到控制。

  对于各地出台的防疫措施,财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伍超明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将不可避免地会对人员聚集型行业如消费和服务业产生一定影响,进而影响到相应行业的运营及人员就业问题,对短期经济产生抑制作用。

  “短期的严厉防疫,是为了不影响长期经济稳定复苏。”伍超明表示,根据国家卫健委对此次疫情能在两到三个潜伏期内基本得到控制的判断,预计此次疫情对经济尤其是对消费的影响,将主要集中在8月份,但不会改变全年经济复苏趋势。

  疫情多点发生、局部暴发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8月8日的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发现,14个高风险地区分布在4个省份:河南8个、湖南3个、江苏2个、云南1个;197个中风险地区则分布在13个省份。

  综合官方信息显示,目前主要有3条传播链条,与南京-张家界(000430,股吧)相关联、与郑州六院相关联、与中缅边境相关联;此外,上海、厦门、海口等地出现与国际机场相关联的本土病例。

  受此影响,各地不同程度地加强了疫情管控措施。截至8月8日16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均发布疫情防控出行提醒:“非必要不出省、不离市”或“减少出省、出市”。

  而在部分中高风险地区,实行了更为严格的管理措施。例如,8月6日15时,郑州市发布通告,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措施,要求全市居民小区(村)实行闭环管理。中高风险地区内居民,郑州健康码显示红色,要做到“足不出户”;封控区域内居民,郑州健康码显示黄色,“足不出院”,每天每户可安排一人持出入证外出购置生活品等。

  “前所未有,即便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也没出现这种情况。郑州的物流几乎处于半停滞状态,人流也基本不让流动,没有封闭的区域也大多是歇业状态。”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新安告诉第一财经。

  喻新安分析,作为河南省会,郑州这一个月以来经历了暴雨洪水和疫情冲击,将影响全省经济运行。而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郑州市物流受阻将对全国大宗物流运输造成负面影响。

  “即便在疫情得到控制、隔离解除后,它对经济的滞后影响仍不容忽视。”喻新安认为,人们的消费习惯或将因此改变,比如餐饮、娱乐等需求被压制,而从中长期来看,人们对于收入预期可能并不乐观,这将加剧消费结构与动力的改变。反之,消费端的变化也将影响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

  江苏也采取了诸如封路封村、封闭小区、交通管制等防控措施。根据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最新消息,截至8月8日上午9时,南京、淮安、扬州等地区90个高速公路收费站出口或入口暂时关闭。

  “江苏本身经济比较发达,因此受到停摆的影响程度也较大。”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一方面居民消费显著下降,南京都市圈的道路封闭,导致人们城内和城际出现的消费能力都不足;另一方面,生产活动也会受到社区封闭、交通管制的直接影响,医药、汽车、纺织、新材料等省内相对发达的制造业发展受阻。

  而张家界等地的旅游业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目前湖南、陕西、南京等多地的景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关闭,诸多旅游演艺项目停演,大量的地接旅游业者停工。根据业界估测,今年暑假旅游市场流失了约70%生意。

  防控压力不改复苏态势

  当前国内经济恢复不稳固、不均衡,受疫情持续演变、发展环境复杂严峻影响,下半年稳增长压力加大。但从国内防疫成效与经济形势看,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疫情反弹尚未改变我国经济持续复苏态势。

  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罗志恒对第一财经表示,疫情反复确实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多重影响,总体是阻碍经济继续恢复,尤其在经济恢复基础还不牢固的情况下。国内疫情再度暴发直接打击了旅游、餐饮等需要近距离接触的行业,而暑期又属于旺季消费期,对旅游、餐饮、交运、娱乐等行业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华兴资本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李宗光认为,中国经济的韧性在增强,今年疫情对经济的冲击会显著小于去年。个别地方如果出现疫情,定点控制,可能对当地的消费会有影响,但是整体来看影响没有去年那么大。

  伍超明认为,虽然这次变异毒株传播性更强,但对于中国经济的总体影响或小于此前。一方面,疫情防控经验更为成熟,此次疫情日均新增确诊病例数远少于去年一季度;另一方面,疫情防控精准度明显提高,能更好地兼顾防疫与经济发展,预计对消费和服务业活动影响明显小于1.0阶段,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则更小一些。

  中国民生银行(600016,股吧)宏观研究员王静文对第一财经表示,目前,消费仍未恢复到疫前增长水平,其复苏将会进一步被此轮疫情所扰动。当前,如长距离出行相关的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等行业,以及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零售、餐饮、文娱等行业都将会受到疫情的冲击。

  同时, 王静文预计,出口也或将受到冲击。但与上波疫情不同,主要发达国家此次采取“放松管制+加强接种”策略,在放弃“零感染”的目标之后,其经济社会正在加快开放步伐,居民的商品消费需求将会被服务消费需求所取代,这将减少从中国的进口需求。

  下半年如何“稳增长”

  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对下半年宏观政策定调。

  会议明确,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政策效能,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稳健的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要增强宏观政策自主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王静文认为,当前,中国需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一方面,扩大疫苗接种范围,同时可考虑放弃“零感染”的目标,逐渐实现群体免疫;另一方面,要做好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微企业和个体户的救助纾困措施,使其能够挺过当前的艰难时刻。

  展望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的中国经济复苏情况,伍超明认为,国内尚处于稳增长压力加大的宏观经济环境。他建议,加快贯彻执行7月30日政治局会议精神,做好跨周期调节,适当加大政策力度。其中,以财政政策担主纲,加快预算内投资、专项债发行、“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的推进速度,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提升财政政策效能。货币政策配合财政政策发力,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用好结构性工具,助力中小企业和困难行业持续恢复,加快经济转型。

  罗志恒表示,政策重在跨周期调节,未雨绸缪式稳增长。具体而言,财政政策要提高政策效能,尤其是要加快专项债的发行,推动基建回升,对冲地产和可能的出口压力;同时,对于经济恢复不均衡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营困难的问题,继续落实落细减税降费政策;继续支持科技创新和维护产业链稳定。货币政策要给予中小企业和制造业融资支持,财政引导货币政策在利率上予以贴息等。

  光大银行(601818,股吧)分析师周茂华分析,针对疫情的影响,央行会更多采用结构性工具,精准支持,引导信贷资源流向小微民营企业、制造业等重点新兴领域,激发微观主体活力,稳定就业,加快推动内需恢复,只要内需稳步恢复正常,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宏观风险趋于收敛,我国应对外部冲击底气更足。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