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配置思路调整: 加码绿色经济 挖掘周期行业

2021-08-17 06:46:09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周艾琳

  此前中国股市一度出现抛售,相关政策引发教育、互联网等公司估值大幅收缩,早年备受外资青睐的“茅指数”成份股亦因不确定性、成长减速而重挫。随着市场逐步企稳,究竟国际投资人会否持续降仓?他们如何看待未来的中国投资逻辑?

  面对不确定性,全球性投资组合的确可能暂时调仓,但对于聚焦中国的投资组合,更多的是配置思路的调整。对此,第一财经记者日前独家专访了联博集团(AllianceBernstein)中国投资总监朱良。

  “对于很多国际投资者机构而言,仅停留在离岸市场的可能已无法解决获得中国敞口的问题,相对于以互联网企业为主导的离岸市场,行业分布更平均的A股将被相对超配。”朱良称,就投资主题而言,获得政策支持的清洁能源主题将是未来的重点,同时,A股的“二八分化”仍然突出,需要从中寻找预期差。从相对估值角度而言,A股周期行业较美股更具吸引力。

  加速布局中国“绿色经济”

  如今布局中国市场时,避不开的中长期主题无疑是清洁能源(电动车、新能源产业链)、半导体本地化等。前者因“碳中和”的目标而备受追捧,中国拥有全球最高效、齐全的产业链,“绿色出口”亦日趋繁荣。

  未来,中国和世界的能源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目前中国火力发电占比近70%,光伏风电只占10%。未来中国旨在把2025年的光伏风电占比提至16.5%,即约每年要提升一个多百分点。比起资金早前追捧的硅料、锂电池、隔膜等,大量清洁能源的消纳问题成了当下的焦点。

  “新能源装机量的确快速攀升,但目前关键在于并网。”朱良称,中国电网对于新能源的承载能力明显不足。

  相关研究也提及,由于新能源发电具有随机性、波动性的特点,新能源高比例并网将导致电力平衡较为困难,对电网的调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新能源高比例并网增加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风险,且由于我国新能源资源分布不均,增大了电力外送需求,对网架输送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也不乏观点提及,早年中国新能源电力消纳受限,导致我国部分地区,特别是新能源资源富余,但用电负荷增长较慢的“三北”地区,弃风、弃光率居高不下,新能源利用率也较低。根据天风证券的研究,例如2015年,甘肃、吉林、新疆总的弃风、弃光率分别高达36.8%、30.8%、30.7%。

  朱良认为,储能、智能电网、特高压等是解决上述消纳问题的关键,并且也在其中找到了较好的投资标的。

  具体而言,储能在电网中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可以提高送端电网调峰能力。伴随着电化学储能成本下降,国内有望逐步迈向“光储平价”,驱动储能装机规模增长。

  除了储能,还需要从传统电网端着手,提高电网智能调度能力、加大特高压建设力度就是关键。

  朱良提及,之所以特高压重要,也跟中国的特殊情况有关——中国新能源分布不均匀,新能源装机容量集中在西北地区,而这些地区的用电负荷通常较低,较易出现新能源过剩问题;而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新能源装机数量较少,消纳空间较大。新能源高比例并网背景下,需要进一步加强电网建设,扩大资源富集区外送规模,提升电网大范围资源配置能力,而特高压输电是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少占地的“电力高速路”,能大大提升电网的输送能力。

  “电网管理与智能电网建设有关,因为要先把可再生能源吸纳进去,并要储能,然后再回吐出来,这是一个逆向或双向的过程。现有的电网做不到,因而投入将是巨大的,而电网是国家安全的命脉,我们认为中国的电网应该是自主开发,并用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设备来维护,来满足并网的需求。”他表示,在这一方面,电网基础设施的维度还不够,电网的管理系统以及配套设备也是机构考察的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接受记者采访的诸多国际投资机构不仅看到了中国电网升级换代的机会,美国、欧洲、新兴市场也有相似需求,因而亦不能排除后续中国“绿色出口”的潜能。例如,目前中国的动力电池、逆变器正不断抢占国际市场份额,且利润率远高于国内。

  挖掘A股周期行业的预期差

  除了热门的景气行业,A股目前的“二八”分化依然严重,朱良认为需要挖掘一些存在预期差的被低估的行业,联博整体看好中国的周期行业。

  联博的研究显示,从相对估值角度来说,A股周期行业比美股更具吸引力。例如,截至6月4日的数据显示,在原材料行业,A股估值为15.5倍,美股19.1倍;在公用事业板块,A股估值为13.5倍,美股为19.4倍;在工业板块,A股估值为12.1倍,美股则为25.6倍;在金融板块,A股估值为8.1倍,而美股为15.6倍;在房地产板块,A股估值为4.7倍,美股为23.4倍。可见,估值差异明显。不过,个别板块A股估值仍超过美股。例如,在医疗保健板块,美股估值为16.9倍,而A股为41.9倍;必须消费板块,A股估值为32.8倍,美股为21.5倍。

  随着中国通胀开始攀升,尽管部分企业面临成本压力,但也有企业从中受益。朱良此前表示,在通胀攀升的阶段,就需要关注名义GDP,而高经营杠杆的周期行业将得益于名义GDP增长(金融股除外),例如零食、交通、能源、食品饮料、基础材料、资本货物等。

  此外,他尤其看好部分基础金属的长期结构性行情,并通过布局全球上游资源股来寻求收益。例如,不断飙升且供需格局持续趋紧的锂;再如受益于电动车前景的铜,铜价尽管此前出现波动,但长期投资逻辑仍存。除了新能源车的铜消耗量是内燃机车的三倍,朱良提及,超级电网中的超高压等虽然用的不是铜,但其配套设施中铜的占仍比较高。

  (实习生刘怡鹤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