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预警!一大不可测因素来了?

2021-08-22 13:47:13 和讯名家 

  近日,美联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持有2023年投票权的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转变了其一直敦促美联储尽早开始Taper的观点,他将德尔塔病毒视为美国经济前景的“一大不可测因素”,立场开始变得“保守”。

  为什么说变得“保守”呢?要知道,鹰派此前对经济信心很足,Taper踩刹车没问题,但现如今考虑到德尔塔变异病毒对经济的影响,不得不考虑继续实施美联储的量化宽松(QE),延长刺激周期,保证经济增长。

  而这一大转变,达拉斯联储主席卡普兰的话比较具有代表性:

  “假如我发现德尔塔变异病毒会持续得足够久,或者呈现不同于英国印度等其他国家的形势,比它刚开始影响需求的那些地方形势更具挑战性,我就必须灵活应变,思想开放,避免恪守己见。我必须将那考虑在内,会相应地调整我的观点。”

  显然,变异病毒的进展情况已然成为美联储高层决定是否实施Taper的重要因素。

  什么是Taper?

  “Taper”这个单词的字面意思是“逐步收窄或逐渐减轻”,在金融领域则引申意思为“美联储的量化宽松(QE)逐步减轻或缓解”。换句话说,量化宽松收窄(Taper)是相对于量化宽松(QE)而言的,指的是退出QE,开始减少资产购买,降低流动性投放,直至收回流动性,货币政策相对于QE来说收紧。

  而量化宽松(QE)指的就是美联储通过购买国债、资产抵押证券等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历史上美国已实施了多轮QE,有的周期甚至长达好几年。

  但是,Taper并不完全等同于紧缩的货币政策,这就好比QE是一个胖子,而Taper相当于是减肥(降低流动性投放)的过程,这个过程热量仍在摄入(流动性仍在),但量在减少,直到达到标准体重临界点。那么到了临界点后还在减重的话,那么就可以理解为偏瘦(紧缩的货币政策或流动性紧缺,收紧流动性)。

  美国经济需要Taper吗?

  我们都知道,大规模刺激经济带来的副作用很大,国内看,房价就是典型的例子。美国来看,救市美元流动性泛滥导致美元走弱。但相比经济增长来说,这些副作用都不是事儿。

  一方面,放水后,美国高层心心念念的通胀和就业上去了。近日公布的美国上周初请失业金人数连续第四个月下降,录得34.8万人,创2020年3月14日当周以来最低值;美国劳工部公布的7月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5.4%,涨幅与6月持平。

  房价也上去了。7月份公布的标准普尔Case-Shiller房价指数同比上涨14.9%,创下1988年以来最大涨幅。然而美联储依然每月购买400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

  在这种大背景下,经济成果也不错。今年上半年,美国GDP同比增长幅度达到6.2%,突破11.07万亿美元,名义增量达9300多亿美元。所以这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逻辑就是,经济好转,货币宽松就没有必要了,就要开始收回流动性。

  但另一方面看,疫情仍然存在不确定性,再加上失业率虽然下去了,但这只是其中一个指标而已,并不代表经济已经完全复苏。要知道2013年美联储实施Taper的一个条件之一是失业率低于6.5%,但这个条件在今年1月就已经达到了,为何到现在还没实施呢?因为经济牵扯到方方面面,并不是说几个指标好转,就代表完全复苏了。况且,如果考虑疫情以来累计的失业率,或许远不止6.5%。

  当前市场有机构预计美国经济存在滞涨风险。滞涨,即经济停滞+通胀。当然目前看美国经济不可能停滞,但有可能因为变异病毒疫情而增速放缓。那时候这边是通胀,那边是疫情,这情况可不比经济停滞好多少。所以从这点来看,美国经济依然需要一些流动性。

  实施Taper对我们有影响吗?

  短期有影响,而且还不小。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以前在文章中比喻过:经济刺激就像麻醉止痛药,剂量只能增不能减,一旦减少,会比之前更痛苦。

  经济亦是如此,当市场习惯了充足流动性带来的资产盛宴,一旦收回流动性,本来不该跌的都跟着一起跌,比如今年一季度美债市大幅调整,黄金走弱,坐拥国内较好基本面的A股也跟风一起跌。

  对于美国而言,首先美元指数将开始走强。因为收回美元流动性,意味着市场美元减少,美元有升值压力;其次,美债利率会重新上行。利率是钱的价格,钱少了,利率自然就上去了,债券利率上去了,对于美国债市可不是什么好事;最后,黄金也会下跌。实施Taper意味着美国高层认可了经济复苏成果,基本面在好转,黄金避险价值趋减。当然最重要的是美股,短期内是会跌,毕竟抽走了流动性,但长期看,经济基本面转好,利好美股。

  对于中国而言,影响最大的就是资金流,因为美国货币政策收紧会使得国内资本流出,信贷在长期扩张后短期间收紧,再加上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压力,这对中国的金融市场都会存在潜在的冲击。至于A股的话,依然还是“我行我素”,主要关注点在于国内宏观和上市公司基本面。

  如果结合中美来看,我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既要与美国保持同步,又要保持独立性。保持同步的原因在于,如果美国宽松,而中国紧缩,到头来紧缩的效果全被泛滥的美元对冲掉了,有点接盘侠的感觉。此外,美国延长QE,也能让国内货币政策有充足的回旋空间,比如年内酝酿当中的降准。而保持独立的原因在于中美两国的经济周期不一样,我们在复苏的时候可能美国才刚刚开始,或者美国提前于我们刺激经济。而正因为这种时间差使得我们不可能与美国完全同步,比如美国的广义货币M2早在5月份增速已经升至23.1%这一高水平,一直持续至今,而中国M2增速仅为它的1/3左右。因此如果我们不做政策调整,那就相当于等着被美帝收割。当然我们也不能说美国放水,我们也跟着放水,互相伤害。

  目前,市场普遍预计9月和12月的美联储会议是重要节点,但预测9月份的居多。同时预测Taper将在2022年初开始执行,并在明年三四季度实现停止扩表。如果按照这个时间轴,从今年三四季度Taper落地,到明年年初前瞻指引阶段或实施阶段,甚至到之后的加息、缩表阶段,可以说给市场留足了反应的时间。所以短期看资产价格可能会波动,但如果你是长期投资主义者,那么这种影响会随着市场反应时间而淡化,影响不会太大。

  相关阅读:

  1、《重要变化,正在来临...》

  2、《又跌了!》

  3、《2021,大变局,正加速来临(三)》

  4、《用电量全国第一,GDP却低了广东一个“河北”,这个省电用哪了》

  5、《降准之后,更大的信号来了(二)!》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小白读财经。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治强 HF01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