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布局的调整优化历来是国企改革的“重头戏”,也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重点任务。日前,国务院国资委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央企重组整合方面的进展及今后工作方向作介绍。
近来,央企在重组整合方面频频“出大招”。最近的重组整合案例是,作为央企的鞍钢集团有限公司与辽宁省最大的国有企业本钢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宣告重组整合。这说明央企的重组整合已经不局限在央企本身,还涉及更宽泛的国有企业领域。
数据显示,十九大以来,已经有6组12家央企重大重组整合项目成功实施,有力推动了国有资本布局结构优化。在前述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表示,下半年将聚焦先进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在输配电装备、现代物流、战略性资源、粮食储备加工、海工装备等领域大力推进央企重组和专业化整合。
纵观这些央企的重组整合,可以看出进退有据的基本特征。“进”,是实现优势资源的聚集效应,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母级”企业;“退”,则是清退“两非”(非主业、非优势)和“两资”(低效资产、无效资产),从而让重组整合后的央企更能够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更加心无旁骛地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注重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做文章。
“进”要体现专业化和效益化的重要原则。在专业化方面,上述鞍钢与本钢的重组整合、中船集团与中船重工的重组整合、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的组建等都有充分体现。它们有着共同的业务领域,在专业化方面也各有所长,会产生1+1>2的效果。同时,这一系列重组整合也会造就世界级的“航母企业”:鞍钢与本钢的重组整合将会催生国内第二、世界第三的“钢铁航母”;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重组整合将诞生万亿级“化工航母”。
但是,央企重组整合的目的不是为了把体量做大,而是要做优做强,要体现效益化原则和前瞻性原则。
拿中船集团来说,其确定的目标是,“十四五”期间在总收入、利润、订单等方面继续保持世界第一的同时,也要在人均效益、信息化等方面明显缩小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同时,后续将聚焦防务产业、船海产业、科技应用产业、船海服务业四大产业方向,组织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打造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船舶和海陆产品。看到差距、明确方向就是企业前进的动力,也是推进央企重组整合的重要目的所在。
在既有央企重组整合的同时,也会有新的央企集团诞生。国有资本会向关系国计民生、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的行业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国资委明确表示,要做好新央企组建和接收,在2022年底前完成中国南水北调集团划转国资委管理。
在“退”的方面,是要充分利用好退出资源的价值。今后,国资委将推动央企高效有序退出非主业,促进资源从非主业向主业集中,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逐步建立“有进有退”的资源灵活配置机制。这中间的关键词是“配置”。
数据表明,国资委已经指导央企全面梳理确定了2041户“僵困”企业名单,核定“两非”剥离任务共计1562项,涉及资产3160.7亿元。自去年9月启动“两非”剥离以来,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51家央企通过吸收合并、破产重整、对外转让等方式,剥离非主营业务252项,涉及资产共计495.7亿元。
这些已经和将要退出的资源也是有重要利用价值的。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主体,近年来已经累计退出控股项目超过160个、回收资金120亿元,这些资源被投入到战略性新兴产业。
国有企业的重组整合是一盘大棋,不但关系到央企,还有众多的地方国企。“羊群走路靠头羊”,在国企重组整合的过程中,央企的举动就是方向性的指引,进退有据,突出效益化、前瞻性原则、“变废为宝”应该是重要方面。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