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差别城乡”提速 浙江为共同富裕探新路

2021-09-03 06:14:26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缪琦

  “去年夏天我乘高铁从江西进入浙江,漂亮的独栋农居,也就是俗称的农家别墅明显成片增加,村庄更加整洁漂亮。这是衢州江山市(由衢州代管的县级市),经济发展水平仅为浙江省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三,但已能显著感受到浙江在富裕程度上的领先。”

  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卓勇良看来,区域发展是写在大地上的。

  坐拥“江南第一山”——莫干山的湖州市,最近开创性地提出“无差别城乡”,更是让浙江的城乡融合发展热度大增,也在全国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掀起了小高潮。

  “无差别城乡”不是城乡无区别

  8月30日,湖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纲围绕为什么、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四个核心问题”,详解了“无差别城乡”的具体意涵和工作任务,也让人们再次聚焦推动共同富裕的“短板弱项”——农业农村的发展。

  在当天召开的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市共同富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王纲表示,“无差别城乡”是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指引下,突出数字化改革牵引,把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以“人的‘三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无差别”为核心,以共同富裕绿色样本为愿景,以居民收入均衡化、宜居环境高品质化、公共服务均等化、要素配置高效化、数智进程同步化为主攻方向,聚焦绿色共富,加速城乡融合,率先基本呈现共建共享、充满活力、“差别”消亡、普遍富裕的城乡关系新形态。

  “无差别城乡”是制度供给的均等化,不是功能形态的同质化;是发展机会的平等化,不是发展结果的一样化;是品质生活的共享化,不是生活方式的平移化。

  同时,“无差别城乡”是以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无差别为核心;不是削峰填谷、削平补齐,不是城乡无区别,而是要在城乡各自充分发展的前提下,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均衡;不是搞大开发、大建设,而是抓大融合、大发展。

  让更多人“有实感”的一项最新举措已经落地——9月1日零时起,湖州市德清县境内高速公路正式免费通行,“无差别城乡”驶入快车道。

  长期关注城乡治理问题的华东师范大学叶超教授对第一财经表示,湖州提出的“无差别城乡”是具有地方特色和示范效应的,对于唤起全社会对城乡发展问题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行动有重要意义,在落实“以人为本”的、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上具有创新性。

  他告诉第一财经,围绕共同富裕这个大目标有很多事情可做,缩小城乡差距在其中至关重要。“城镇化率超过60%之后,国家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重点除了继续重视乡村向城市流动的人口即市民化的进程之外,更要让城市反哺乡村,让乡村借助城市、区域乃至国家的力量更快更好地发展,从而在缩减城乡差距的基础上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乃至共同富裕”。

  “城乡发展的动态平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叶超强调,“实现共同富裕要分阶段、分地区逐步进行,因地制宜探索本土化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城乡之间要素是流动和相互转化的,制度革新的主要方向是适应要素自由流动的市场需求。但城市资源和条件远超过乡村的情境下,通过国家战略和城市的力量推进乡村要素配置的高质化和高效化,以输入人才、资金、技术等多种方式帮助乡村发展,即城市赋能农村至关重要。”

  “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还要注重借助外力”。在“无差别城乡”的建设过程中,湖州方案也提到了浙江省和长三角一体化的区域条件。叶超表示,消除城乡差别不能仅仅靠乡村和当地的力量,在流动性极强的社会中,依靠“外力”非常重要。“乡”在中国传统文化上有着更广泛而深刻的内涵,乡村以外的城市、省域、城市群、全国乃至全球变化都可能影响它的发展。乡村振兴的关键是把外力转化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力”。当乡村有了足够自身发展的动能之后,消除城乡差别就指日可待。

  “高价值”的农民画和香榧树

  围绕共同富裕,浙江各地近年来纷纷发力乡村振兴。

  位于四省交界处的衢州市,其经济水平长期以来是浙江省的“后进生”。这并没有影响它在乡村振兴上的后劲。

  从卖画到卖版权、卖文创、卖旅游,并带动研学游、餐饮、民宿等第三产业发展,形成产业联盟抱团式发展,“全国十大农民画村”之一——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余东村的改变是文化引领乡村振兴的典范。

  据不完全统计,近一年来,农民画产业产值达1500万元,通过发展农民画产业,村集体收入增加70余万元,村里定期给村民分红,形成村集体和村民增收“双赢”的格局。与此同时,这个800多人的小山村,靠创作农民画赚钱的村民就有300多人。

  根据最近公布的《衢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行动计划(2021-2025年)》,衢州市将以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收入差距为主攻方向,力争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区内县域发展均衡的绍兴市,正在努力打造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市域样板。2020年,绍兴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600元,分别居全省、全国第3位和第11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分别低于全省、全国0.24个和0.84个百分点。

  绍兴方面提出,要加快绍兴大城市建设,引领城乡协调发展。其中,要高水平推动乡村振兴。积极探索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研究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深入实施“千万工程”,迭代形成“五星达标、3A争创”升级版,建设共同富裕乡村新社区基本单元。持续放大“两进两回”示范效应,打通城乡要素循环,促进一二三产有机融合,加快提升农业附加值、消除经济薄弱村。

  常年在全国“百强县”排名靠前的绍兴诸暨市,正利用香榧树帮助乡村做大“蛋糕”并分好“蛋糕”。38年前从村里走出创业的黄新华,如今是浙江兆山集团董事长。11年前,作为乡贤的他出资50万元承包了当地100多亩林地,种起了香榧树。近年来,香榧树陆续结果,产生了可喜的收入,黄新华便把这些当下价值每株4000元左右的树免费分给了当地的村民,激发了他们利用农业产业致富的热情。

  嘉兴市把“城乡融合发展”视为金名片。在今年5月的嘉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嘉兴市委书记张兵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擦亮城乡融合发展金名片。

  今年以来,温州市也在加紧推进未来乡村建设。5月,时任温州市委书记陈伟俊在全市未来乡村建设推进会上提出,要把未来乡村作为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单元、数字化改革的重要场景……未来乡村是对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全方位、系统性重塑,要坚持精品化、防止一般化,坚持现代化、防止眼前化,坚持一体化、防止碎片化,坚持人本化、防止贵族化,坚持项目化、防止空心化,坚持长效化、防止短期化,真正打造成乡里人的美好家园(博客,微博)、城里人的向往乐园。

  宁波市5月出台的《关于高水平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市的意见》则把城乡融合发展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在城乡产业融合化、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举措。

  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浙江省因富裕程度较高、均衡性较好,在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而具有基础和优势。

  2020年,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30元,连续36年居全国省区首位;城乡居民收入比1993年以来首次小于2。

  不过,浙江省在推动共同富裕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8月26日,由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制定的《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省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下称《行动方案》)公布,针对农业农村这一短板弱项,给出了重点任务和具体分工。

  《行动方案》明确,目标到2025年,乡村振兴示范省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共同富裕先行先试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