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13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新加坡同新外长维文举行会谈。(图/外交部网站)
继今年上半年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四国外长集体访华之后,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于9月10日至14日出访越南、柬埔寨、新加坡三国。今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王毅外长此访无疑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同东盟国家关系,始终视东南亚为周边外交优先方向,始终把平等相待、合作共赢视为与东盟国家发展关系的原则,绝不因中国与东盟国家社会制度不同而决定亲疏,绝不搞“本国优先”、绝不把“本国第一”视为与他国相处的“原则”。
30年来,中国和东盟关系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内涵不断丰富,政治安全、经济贸易、社会人文三大领域合作硕果累累。以经贸领域为例,今年上半年,中国-东盟贸易额突破4100亿美元,同比增长38%,相互累计投资总额超过3100亿美元。30年间,双方贸易规模扩大了85倍,已互为最大贸易伙伴。9月11日,中国海关总署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首次发布中国—东盟贸易指数,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指数为241点,较2019年、2010年分别上涨19%和140%。可以说,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合作,释放出蓬勃生机,展现出广阔空间。
时下,中国与东盟和东盟国家的互动之所以格外引人注目,主要在于四个鲜明的特点。
首先,在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的情况下,中国与东盟关系保持稳定、健康发展。这反映出中国东盟关系的韧性和高度向心力,以及中国与东盟各国对发展双边关系的信心。9月13日,新加坡外长维文在与王毅举行会谈时表示,“东盟同中国关系具有根本和全面战略意义。今年是东盟同中国建立对话机制30周年,东盟国家都期待同中国发展稳定坚实的合作关系。”这可以说反映出了东盟国家普遍的心声。
其次,在新一波疫情在东盟各国蔓延扩散的情况下,中国与东盟各国相互支持,共克时艰,深化抗疫合作,不但维护了人民的生命健康,扩大了中国与东盟在公共卫生这一新领域的合作,还推进了全球疫情防控事业的发展。在9月12日的中柬外长会谈期间,双方就继续携手抗疫,致力于消除“疫苗鸿沟”达成共识,并坚决反对病毒溯源政治化,反对任何国家散布政治病毒、破坏全球抗疫合作。9月13日,在会见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时,王毅表示,中方愿同新方在药物研发、病毒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反对“疫苗民族主义”,为地区抗疫事业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力量。因此,中国与东盟国家团结合作,正是面对疫情蔓延挑战应有的行动。
再次,通过东盟多国外长访华和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对东盟国家此次出访,中国与东盟双方达成了一系列共识,双方的务实合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推动经济复苏,打造中国东盟疫后复苏合作新高地和新格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此次访问中,王毅表示中方愿与越方与柬方一道,共同推动“南海行为准则”磋商,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推进“一带一路”与越南“两廊一圈”对接合作,加快与柬埔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陆海贸易新通道”与澜湄流域经济发展带对接,推动中国东盟关系迈上新台阶。在全球纷乱之际,正是因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广泛领域取得了共识并达成务实合作,令东南亚地区保持了总体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图景。
最后,中国与东盟和东盟国家的睦邻友好、战略伙伴关系早已深入人心。过去一段时间,某些域外国家鼓动东盟国家“选边站”,离间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小动作不断碰壁。不久前,美国高官频繁访问东南亚,从常务副国务卿舍曼,到防长奥斯汀,再到副总统哈里斯,均不忘挑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
然而,越南、柬埔寨以及新加坡外长均向中方表达了愿巩固提升东盟中国关系,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意愿。9月12日,柬埔寨首相洪森同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金边共同出席中国政府援柬体育场项目交接仪式上发表讲话时指出,中国为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没有任何国家可以替代,这是最基本的事实。柬埔寨不依靠中国,还能依靠谁?柬中友谊已经传承了数百年。中国领导人讲究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非常尊重柬埔寨。柬将始终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不断深化柬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任何外部恐吓、诱拉都不会动摇柬发展对华合作的决心。洪森首相的讲话代表了东盟国家希望加强对华关系的心声,也是对那些企图诋毁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鼓吹“中国威胁论”“扩大影响论”反华势力的最有力回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古语的哲理,再次得到印证。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是山水相连,陆海相通的友好邻邦。自古以来“南方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澜沧江-湄公河”就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纽带,而今天中国与东盟和东盟国家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正是传统友好关系的延续。从东盟四国外长集体访华,到此次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年内再访东南亚,中国与东南亚邻国常来常往,必将推进双边关系越走越亲。
(朱振明,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研究员)
海外网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