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东北 应重点聚焦改善营商环境

2021-09-15 06:52:14 第一财经日报 

  统筹区域协同发展是当年及今后中国经济的重点工作之一,面对东北地区近年接连“掉队”,全面振兴呼声再起。

  日前,国务院发布批复原则同意《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要求四省区提高对东北全面振兴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深化改革开放,强化政策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着力增强内生发展动力。

  东北经济近年遭遇困境似乎有目共睹,从GDP增速看,近年辽吉黑三省频频垫底,甚至在疫情之前就已出现负增长。经济不振的背后是人口持续净流出,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20年,辽吉黑三省人口分别减少115.5万、338万和646万人,内蒙古则减少66万,全国人口减少的省份仅6个。

  东北曾经是国家的工业基地和大粮仓,改革开放之前算得上相对富裕地区。为何工业基础不差、自然资源丰富、人员受教育程度较高(东北高校相对密集)的地方,如今需要国家大额的转移支付帮扶?出现这一局面的深层原因值得思考。

  其实,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就抓住了当前东北振兴的牛鼻子,已成为业内的普遍共识,未来自然应该从这一方向发力。

  首先从关乎营商环境的政商关系来看,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等机构发布的《2020中国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显示,中国七大地区排名是华东、华南、西南、华中、华北、西北、东北,不仅没有城市进入全国前20,整体还处于垫底水平。从民间看,东北人对体制内、铁饭碗较为青睐甚至执着,普遍认为进体制内是最好的工作,与华东、华南地区的认同完全不同。

  所以说,健康的政商关系是东北完善营商环境的关键。一是“亲”,不要政商勾肩搭背,要党政领导干部同企业坦荡接触,以“店小二”精神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二要“清”,不谈商色变,而要政府官员恪守交往底线,决不以权谋私,企业家再也不用通路子、搭关系,只需遵纪守法办企业、一心一意谋发展。换句话说,只有权力不任性,企业才有底气在交往中有礼有节,亲而不密;整个社会才能在良性互动中,风清气正、健康发展。

  这也要求东北地区务必在构建服务型政府上面下功夫,大力度刀刃向内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推广先行先试地区改革经验,努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同时彻底转变思路和扭转观念,自上而下解决民间官本位氛围严重的顽疾。

  改善营商环境的另一个重点是积极落实国家减税降费等各项政策和完善法治环境。众所周知,近年国家对东北地区转移支付倾斜力度不小,此背景下,东北应不折不扣执行国家惠民惠企政策,同时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取得突破,分类施策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破除隐性壁垒,壮大民营经济。

  法治则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包括负面清单制度、保护产权理念都要落实为司法体系的行动。如果司法体系不能纠正违反这些理念的做法,或者不时受到权力干扰,那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自然会避而远之,东北经济活力也就无从谈起。

  早在两年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指出,东北要大力营造公平公正环境,以环境留人,要依靠改革开放更大激发市场活力,不断开创东北振兴、推动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既然已经明确改善营商环境是重点,那么就从最难的政商关系开始,猛药去疴除弊。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