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倢
三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位于青岛蓝谷的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考察时强调,“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关键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
三年后,青岛蓝谷药业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药物技术合作签约仪式在即墨区成功举行,这意味着青岛市在海洋制药领域的产学研多元耦合,促进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等方面又迈出重要一步。
据了解,今年以来,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充分发挥平台思维和生态思维,依托重大科研平台、龙头企业和产业联盟,推动科研成果、上下游企业和金融资本集聚联动,打造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良好生态。依托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等研发平台,建立“企业+研究院”前、中、后端对接机制,促进政产学研金服用一体统筹。推动青岛市海洋药企与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四川大学等合作,不断提升海洋生物医药科技创新能力,助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海藻综合利用高歌猛进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是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在我国海洋基础研究领域做出了许多奠基性和开创性的工作,是我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海洋研究机构之一。其研究团队开发的国家二类新药海昆肾喜胶囊2003年获批新药证书并成功上市,此次与蓝谷药业合作开发的褐藻多糖硫酸酯产品为海昆肾喜胶囊的升级产品,目前市场容量约为100亿元。
“我们从海带的下脚料中发现褐藻多糖硫酸脂,研究发现对慢性肾衰具有显著疗效,由此研发出我国第一个针对肾病的海洋药物。”谈起利用海藻开发海洋药物的过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张全斌的回答言简意赅,却让人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而这种“奇妙”的发现还在不断涌现,近日,他们又发现褐藻多糖硫酸酯可有效抑制肺纤维化,该研究为肺纤维化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前景。
这是青岛以海藻提取物为有效成分进行综合利用的生动缩影。作为一座海洋城市,青岛集聚一流的涉海高校、科研机构和创新人才,加快“政产学研”深度协作,推动海洋科研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从“一棵海藻”里逐渐研发出工业级、食用级和医药级三类海洋产品,并形成高附加值的产业链。
青岛是我国最早开展海藻综合利用的城市,多年来,以海藻为原料做成的诸多工业级、食用级、医药级产品均为国内首创。目前,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和产学研的密切合作,青岛海藻综合利用高歌猛进,以明月海藻、聚大洋为代表的海洋生物医药企业,以海洋所、海洋一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以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为代表的高校,以正大制药、蓝谷药业为代表的药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把“海藻文章”写在了祖国的大地上。
技术优势叠加产业优势
发展海洋科研,突破关键技术,极为重要的着力点是能够将技术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而这正是青岛的巨大潜力。青岛市海洋发展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蓝谷药业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三家青岛本土(驻青)单位签署海洋药物技术合作协议,将进一步增强青岛市海洋制药领域的产学研多元耦合,促进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化,为加速打造中国“蓝色药库”注入新动能,助力青岛市发挥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作用,推进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
目前,青岛蓝谷先后引进、建设了全国唯一、世界第七个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全国唯一、世界第五个深海技术支撑基地国家深海基地等27个“国字号”科研机构,山东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24所高等院校在这里设立校区或研究(生)院,国家海洋设备质检中心、海洋水下设备试验与检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等70余个国家、省、市级科技创新平台在这里落户。众多“国字号”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科创平台集中林立,加速着海洋科技创新,一大批海洋领域“国之重器”纷纷在蓝谷诞生、汇聚并频创佳绩。据统计,青岛蓝谷海洋科技成果累计获得各级科学技术奖励20余项,其中国家奖4项。
据了解,作为“双招双引”的重要成果,以及青岛海洋生物医药及现代中医药产业贸易集聚区的头部企业,蓝谷药业近年来加快推进与高校、院所在海洋生物医药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助力“海洋攻势”全面起势。
“为推动本次协议签署,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积极调度项目,青岛城投集团安排下属单位城投金控和城投创发给予项目资金支持和沟通协调。”蓝谷药业董事长王世轮介绍,目前,蓝谷药业正在推动海洋生物医药及现代中医药中试服务公共平台、公共检测中心、公共孵化中心、海洋科普科创中心、中医药科普科创中心等五大公共服务建设,不断为青岛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为青岛加速打造中国“蓝色药库”增添新引擎。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