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在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更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让崇尚工匠精神的理念深入人心。今天,我们可喜地看到,越来越多拥有一技之长的年轻人正在成为大国工匠的后备军,在新时代书写着更加生动精彩的工匠故事。
在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邹彬的创新工作室总是聚集着很多年轻人,大家相互交流,研究解决工程质量管控难题,改进并推广新的施工工艺和质量标准。“95后”的邹彬出生在湖南新化的一个小山村,十五岁时就到工地上学砌墙。帮前辈们打下手的时候,邹彬会仔细观察和琢磨他们的手法,再私下里自己尝试,如果墙砌得不好,他就待在那里反复练习。
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 邹彬:还被工友们笑话,你傻啊,这个砌得越多越好,砌得越多钱就越多。你砌这么好,老板也不会多给你钱。
在大多数人眼里,砌墙是项枯燥无趣的工作,虽然是按件计费,但邹彬却始终在跟每一块砖头较劲。
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项目质量总监 邹彬:我说这是房子,是用来住的,如果我砌的墙灰浆不饱满,质量不达标,以后会漏水、开裂。换位思考,我要买到这个房子,心里是什么感受?所以我就说一定要把它做好,每一面墙我都要把它做好,让别人住得安心一点。
2014年,中建五局工会组织举办了劳动技能竞赛,正在那里务工的邹彬脱颖而出获得冠军,并被选为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培养对象。揣着瓦刀、卷尺和线垂的邹彬在集训中硬是摸透了100多种工具,并熬夜补习图像测算和几何知识。2015年,邹彬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一举获得砌筑项目优胜奖,实现了中国在这一奖项上零的突破。
凭着一把砌刀,邹彬从一个工地“小砌匠”登上了国际赛事的领奖台,后来又光荣地被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从小技术到大工艺,从小认真到大成就,时代赋予了技能人才展示自我的机遇,他们也将人生出彩、梦想成真的机会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不到30岁的郑兴已经在中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等工程的航天器焊接任务中挑起大梁;“90后”工程师胡洋带领团队实现了大飞机机身数字化装配零的突破,效率提高百倍,精度达到毫米级;2017年,年仅28岁的陈行行成为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首位特聘技师,领办高技能人才工作站,在他身边,25名全国技术能手和许多青年职工成为科研生产的中坚力量,他们一起破解了一道道难题,也将一个个“不可能”变成“可能”。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高级技师 陈行行:达到这种理想的状态,最优化的状态,我一定要把它做到最优。
“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对职业和技能的热爱,对肩上责任和心中信念的执着,一点一滴汇聚起中国工匠们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孜孜追求。这是中国技能闪耀世界的奥秘所在,也是中国始终勇往直前、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关键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