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工王民:计划十五年登顶,打造世界一流的徐工

2021-09-29 17:08:33 和讯 

  2017年12月12日,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后首次地方视察就来到徐工。“徐工有光荣的历史,一定有更加美好的未来。”总书记充分肯定徐工取得的成绩并勉励徐工“着眼世界前沿,努力探索创新发展的好模式、好经验。”“为国家‘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彼时的徐工刚刚摆脱行业低谷的影响,正在面对大环境的重要变化。一方面,“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拓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市场敞开了大门;而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也让人眼花缭乱,似乎有无数的机会摆在眼前;另一方面,国内巨头接连发力,市场竞争愈发激烈;而国际巨头也正式将中国企业列为主要竞争对手,产品功能和营销手段也越来越“中国化”。适逢变革之时,机遇和困难似乎都是前所未有的大。审时度势下,当时的徐工提出了“在2020年达到世界前五,在2025年达到世界前三”的全球战略目标。

徐工王民:计划十五年登顶,打造世界一流的徐工

  2021年上半年,徐工旗下上市公司徐工机械(000425,股吧)营业收入、净利润和经营性现金流等主要指标再创历史新高,其中,海外收入同比增长68.5%。上半年行业8类主机销量同比增长32.9%,徐工同比增长43.3%,增幅超出行业10.4个百分点。汽车起重机等13类产品保持国内行业第一,22类产品占有率全线同比提升。在5月发布的全球工程机械50强榜单中,徐工排名第三,成为唯一进入全球三甲的中国企业,提前完成了当初制定的目标。

  徐工有限、徐工机械董事长、党委书记王民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徐工我是1999年做一把手,当时的排位是世界工程机械行业第29位。22年的时间,我们进到了世界第三位,应该说这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骄傲,非常令人振奋、鼓舞士气!”

  “能够做到今天的成绩,首先是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大发展,以及近年来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大时代,给了企业一个振臂展翅的机会,作为企业来讲,我们是跟上了时代,跟上了潮流,始终屹立于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发展的潮头,也是没有辜负国家,没有辜负企业,也没有辜负职工和自己。

  其次,徐工始终是在高质量的走在前面,以前老外老给我们贴一个标签,叫‘copy’,现在这个行业不是简单的尾随,更不是简单的模仿,开始有创造性的创新,开始研发产品的绿色、低碳、智能化,对整个产品的构想和设计进行创新,开始思考如何贴近市场的创新。从“三高一大”到“技术领先、用不毁,做成工艺品”,创新驱动、自主创新始终坚持不动摇,这是我们近年来能够不断进步的一大法宝。”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王民也提出了新的战略目标:“我们确定了“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了新的战略定位:“数字化、国际化、世界级”;设定了“珠峰登顶三步走”战略目标,也就是徐工的登顶路径:第一步“一年前五”,已经实现了。第二步“五年前二”,2025年前持续保持中国工程机械第一,主要指标要有质有量地进入全球工程机械前两强,就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我们在内部提出来“保3争2眼望1的历史节点”,主营收入、国际化收入、销售净利润率都要有大幅提升。

  第三步“十五年登顶”,2035年前主要指标力争做到全球行业珠峰登顶,规模效益、产品水平、技术质量、国际竞争力全面登上世界工程机械珠穆朗玛峰的最高位置,真正打造成基业常青、世界一流的百年徐工。”

  徐工的珠峰登顶目标是一个全球化的目标,是真正站在世界第一线的舞台上,跟全球最顶尖的企业同台竞技。但如今的国际形势风云激荡,市场瞬息万变;尤其是主要竞争对手卡特彼勒公司,多年来始终雄踞全球工程机械行业第一位,这些年来无论行业高潮还是低谷,无论市场如何洗牌,卡特彼勒的全球第一地位一直没有动摇过。面对未知的市场和强大的对手,徐工的登顶目标究竟有何依仗?

徐工王民:计划十五年登顶,打造世界一流的徐工

  现在徐工的全球化形势,很像当年的华为

  华为的终端路由器、大型交换机等网络设备初入国际市场的时候,对手正是被称为行业霸主的思科(Cisco),当时思科的网络设备在全球占据海量市场,行业地位远超现在的卡特彼勒;而彼时的华为,初入国际市场根基未稳,还要应对国际上对中国产品“低端、廉价”的刻板印象,拓展市场难度还高于现在的徐工。

  十几年过去,如今的华为不论是品牌、业绩和公司价值,都将思科远远甩在了身后。思科早已不是华为的主要竞争对手,华为的目光也早已瞄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横向对比下就会发现,华为的竞争优势现在的徐工基本都已具备:丰富的产品系列和成熟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能力,强大的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不断进步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能力,已经初具规模的全球营销服务体系,以及中企独有的快速决策能力和快速服务响应能力。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不断推进,随着全球营销网络和渠道的不断完善,未来的徐工必定会在全球市场大放异彩。相反以卡特彼勒为代表的西方企业,在很多领域的产品研发和创新上已经落后于中企,同时受股东制约也很难像中企那样完全从客户角度出发制定经营策略。此消彼长下,未来全球工程机械格局的改变也是可以预期的事。

徐工王民:计划十五年登顶,打造世界一流的徐工

  数字化、智能化引领高质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已成为工程机械行业全球公认的发展趋势。尤其是在中美两国,跨界融合创新被反复提及,制造型企业和科技型企业的合作创新比比皆是。数字化、智能化不仅符合产品趋势和用户需求,同时也大大缩短了产品创新的流程周期,为我们追赶过去几十年被西方领先的制造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突破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徐工早在多年前就开始布局,在不断提升自身研发能力的同时,也与国内移动通信运营商、通信网络服务商、头部互联网企业等诸多巨头进行了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这些企业在新兴科技尤其是5G、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无一不是引领全球的佼佼者。可以说在这一领域的全球竞争中,徐工一开始就领先在起跑线上。

  对此,王民也有清楚的认知:“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转型升级后,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进入全球第一阵营后,整个市场的竞争一定会从价格、市场层面,转到更高层次的创新、技术、产品、品牌和用户价值创造层面;这是产业客观规律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

  在全球都掀起巨浪的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竞赛中,依托本土相关行业的先发优势,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一起跑就是领先者。徐工在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方面应该说是有很清晰的定位,也做了很扎实的工作。

  我们认为,树立与数字化时代与时俱进的‘产品观、智造观、服务观、客户观’,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我们理解的数字化转型,基础是回归企业价值链的本质,前提是产品技术创新,核心是向用户提供‘技术领先、用不毁’的智能产品。要通过研发数字化、制造的数字化和服务的数字化,真正打造出高端智能的数字化产品,从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徐工王民:计划十五年登顶,打造世界一流的徐工

  徐工人的“登顶精神”

  走进今天的徐工,会发现一些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在徐工人的言谈和工作中。在与徐工各级人员交流的过程中,笔者发现从决策层领导到一线的工程师,在沟通过程中和工作态度上,都表现出对于全球工程机械产业登顶的坚定信念和必胜决心。这种由内而外的精神面貌的变化,发生在一个几十年历史的老牌国企身上显得尤为可贵。

  从“我们可以吗?”到“我们一定可以!”的心态转变,是徐工人在不断实现既定目标过程中培养出的产业自信,也是徐工人在多年奋斗中积攒下来的一股徐工能量。尤其是20年来,徐工一直坚持以工程机械为主业,并没有随波逐流去做一些所谓“赚钱的副业”,也没有急功近利过度透支市场,而是一直狠抓产品质量,不断加大研发力度,自主创新走高质量发展路线。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对未来有着清醒的认知:“徐工的目标是要产业珠峰登顶,但是未来的挑战巨大,困难很多,距离不小,我们深知道自己的问题在哪里,我们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来补短板强弱项。”

  时至今日,发动登顶冲锋的时机已经到来: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海外市场捷报频传,各产线上的创新研究硕果累累,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机制变革和人才引进提供了有利环境,未来的整体上市也会为产业布局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徐工已经吹响了登顶产业珠峰的战斗号角,而多年奋斗积攒下来的能量也终于迸发,形成了徐工人特有的“登顶精神”,也是中国工程机械产业精神的真实写照:一根筋坚守、一种激情创造、一份清醒奋斗,对党忠诚、为国争光,登顶全球工程机械产业珠峰。

  对于徐工人的登顶精神,王民也非常自豪:“如今,‘珠峰登顶’成为我们全体徐工人的共识,也是我们向总书记的郑重承诺。全球赛道比中国本土市场,挑战更多更大,我们要对竞争更心存敬畏,我们要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夯实基础,高举高打,追求更高质量发展。所以,‘登顶精神’是我们长期战斗实践得来的,与‘担大任、行大道、成大器’的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都是土生土长的,有徐工红色基因、光荣传统和大器文化特色,并且在新时代新机制下具有强大的精神感召力和战略指引力。我们相信,有这样强大的精神引领和和战略支撑的徐工,未来不论全球市场和国内市场,必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责任编辑:张泓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