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用计促成《李延年》开篇16分钟高光戏丨《功勋》系列采访

2021-10-03 11:38:46 新京报 

作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题、组织创作的一部重大现实题材作品,以及总局“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播活动剧目,剧集《功勋》正在浙江卫视、江苏卫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黄金档热播。日前,首个播出单元《能文能武李延年》的故事正式结束。在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七连指导员李延年(王雷饰演)利用地形优势,机智地战略部署,带领我军强势进攻,最终成功拿下了346.6高地,让敌人不得不接受现有控制线停火的条件,回到了谈判桌前。

《能文能武李延年》剧照,王雷饰演李延年。剧方供图

《能文能武李延年》以抗美援朝中的经典战役为故事线,讲述了以李延年为核心,部队中数个英勇无畏的战士形象。该单元导演毛卫宁,编剧刘戈建,主演王雷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通过这部剧的拍摄,他们终于了解到,为何在众多战斗英雄中,只有李延年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或许并不像其他功勋人物有突出的个人成就,但他正是代表了千千万万的普通战士。我们希望以这个单元,表达对功勋人物,对军人的敬佩。”毛卫宁表示。

功勋人物简介

李延年,1928年11月出生,共和国勋章获得者。1945年参加革命,原54251部队副政治委员。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湘西剿匪、抗美援朝战争、对越自卫反击战等战役战斗20多次。

1951年10月,李延年担任志愿军某营7连指导员。他所在营奉命对失守的346.6高地实施反击。长时间的战斗,敌人一轮又一轮地压向我军阵地。看到战友一个接着一个牺牲,李延年带领官兵坚守阵地,直到得到上级命令才撤出阵地。1952年11月,李延年被志愿军总部授予“一级英雄”称号、记特等功1次。但凯旋回国后,李延年很少与身边的战友提及那场战斗的细节。他从来没把“英雄”二字挂在嘴上,而是体现在行动上。

【群像】

每位战士都有代表性,都不惧牺牲

导演毛卫宁的父亲是一名军人,与战斗英雄黄继光是同乡,曾同在一个新兵连训练。父亲生前,多次和毛卫宁讲述自己与黄继光抗美援朝时的故事。多年的耳濡目染,让毛卫宁对军人有十分深刻的情感与理解。

据悉,抗美援朝战争后,被志愿军授予“一级英雄”称号的军人共五十位,一大部分在授勋前便牺牲了,但在仍活着的军人中,只有职位并不高的李延年获得了“共和国勋章”。他有什么特殊性?带着这个疑问,2019年,毛卫宁前往广西军区南宁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见到了91岁高龄的李延年。

老英雄的腰板挺得很直,和毛卫宁聊了三、四个小时也不感觉累。虽然其对过往的回忆已有些模糊,但他对牺牲的战友们的怀念,仍让毛卫宁记忆深刻。“后来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李延年同志是战斗英雄里职位最小的,他其实是众多为战争贡献的普通战士的代表。他其实是做了每一个英雄都做到的事情。”

这也让毛卫宁和编剧刘戈建坚定了,《能文能武李延年》不能仅仅写李延年在战场上的功绩,而是要写李延年和他的战友们,例如剧中懦弱却有情有义的“逃兵”小安东,看似贪生怕死却在关键时刻只身进入敌军坦克的罗厚财,误踩松发雷而英勇牺牲的李源……

《能文能武李延年》战士群像。剧方供图

刘戈建透露,这些人物,有些是史料中的原型。以罗厚财为例,他突出的特点是一名解放战士,这类群体在过去的文艺作品中,大多是被昙花一现的表现,但实际上却是我国军人中普遍的存在。刘戈建在当兵的时候,他的副营长、副团长,都是解放战士。在刘戈建看来,“他们很有代表性。”

而为了演好群像戏,李延年的饰演者王雷,也完全把自己变成了一名指导员。拍摄时,他和每一位“战士”一起吃一起喝,在战壕里避风躲雨或者休息,和大家打成一片。在他的理解中,真打起仗的时候,每位战士都是一样的为国家不惧牺牲,只不过李延年在关键的时候做出了一些非常正确的决定,“他的这种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能够把大家的热血,把大家的精气神拧在一起。这是他不一样的地方。”

【塑造】

李延年指导员能文能武,真实还原战斗过程

“我写本子的时候,想抓住李延年的两个点,一个是‘能文’,一个是‘能武’。”对于剧名,刘戈建解释道。所谓“能文”就是政治工作;所谓“能武”,指的也不是突出军事技术高超,或者战场上枪打得准,而是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这一点,在过往的军事题材中表现甚少。

在刘戈建看来,李延年是一名基层的政工干部,他更希望通过李延年,展现当年的指导员们是如何做政治工作的,如何调动战士的积极性,如何让战士们感到我们打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应该不怕牺牲,不怕流血地去争取胜利。

战士们在讨论战术。剧方供图

体现到剧中,每一场战斗后,很多班长、连长相继牺牲,李延年总是及时任命新的干部组织战斗,并更换更加灵活的战术布局。“这是真实的情况,因为当时李延年所在的部队打346.6高地的时候非常惨烈,好几次都需要重新组织部队。”

毛卫宁表示,剧本中有十几次战斗过程的真实还原,每一场都细致到战术方法、进攻方式、回合交替、反击策略等。因此在拍摄时,他也真实按照346.6高地反击战的战斗过程拍摄,排练每一个进攻方位,敌人的进攻方向,我军的反击方向,并深刻了解每一个回合是如何交替、发展的。“拍摄30天,28天我们都在打仗。”杀青停机的时候,毛卫宁要求所有演员穿着军装参加杀青宴,“就像是我们也复原打完了346.6高地这一场战争。”

花絮

导演用“小计谋”促成16分钟经典片段,“现场很多人都哭了”

在剧情开篇,李延年有一段长达16分钟激情昂扬的独白,成为本单元的高光时刻。在战斗即将打响的时候,小战士张安东竟然带着便装和干粮,当了逃兵,却被抓回。连长大怒要立即举枪处决他,却被李延年及时制止。原来当年小安东的家被战火摧毁,亲人在战火中丧生。战乱年代,仅仅五、六岁的放羊娃张二妞捡到了小安东,他才活了下来。如今经历着战争的残酷,小安东害怕自己不能活着去照顾二妞,于是决定逃跑。

李延年没有直接宣判小安东的对错,而是问了在场的人几个问题:“你们想不想亲人?”、“你们为什么不回家?”、“如果美国的飞机炸的是你的家乡,二妞还能保得住吗?”

“祖国会记得我们,亲人会感激我们,是我们让他们过上了和平幸福的日子,是我们让敌人知道,我们的国家,无比强大,不容欺辱!”这段16分钟字字铿锵的独白,让观众瞬间建立了对李延年,对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敬佩与感恩。

“这场戏我其实耍了一个花招。”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毛卫宁首次透露。他提前很久便告知王雷,第一天就要拍这场独白戏,而且必须要以这场戏直接把李延年立住。于是王雷在开机前,一直都在准备这一场戏。但直到开机第一天,毛卫宁没有拍;而后的第二天、第三天,还是没有拍。王雷忍不住多次询问何时拍,毛卫宁只是说“你先练吧” 。

《能文能武李延年》剧照,王雷饰演李延年。剧方供图

在毛卫宁看来,这是全剧中对塑造李延年而言,最重要的一场戏。小安东事件,实际上是编剧想通过李延年这位普通的指导员,告诉大家抗美援朝的意义。“我相信第一天拍,王雷的台词表演也没有问题。但是除了进组前的军事训练,他没有感受过(战争),没有打过仗。我就想让他每天都在心里过这场戏,我只要不拍,他就不能丢,天天都得练一遍。”

真正拍完这16分钟,已经是开机后的一周。现场有拍过这场戏的主要演员,还有一些第一次参与这场戏的群众演员,他们来自武术学校、体育学校等,都没有感受过抗美援朝战争。这16分钟,王雷的表演几乎一气呵成,所有人都被他拉到那个兵荒马乱、枪林弹雨的时代。“现场很多人都哭了,我就知道,这场戏成了,他们被王雷的戏带进去了,就像当年战士们听到这些话的感受一样。”毛卫宁表示。

新京报记者 张赫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张彦

(责任编辑:李显杰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