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北京亮家底!让生态文明成为北京亮丽底色

2021-10-13 09:23:02 和讯  北京晚报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正在昆明召开,“生物多样性保护”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10月12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正式发布《北京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共收录北京地区分布的陆生野生动物33目106科596种,其中鸟类503种,兽类63种,两栖爬行类30种。北京已成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大都市之一,截至2020年,北京地区共有维管束植物2088种,此次《名录》公布的596种北京陆生野生动物进一步明确了北京的动物资源家底。令人期待的是,“十四五”期间,北京要建设600处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其中每年城区20处、平原地区100处。这些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将在森林、大体量公园和绿地中选择隐蔽性强、食源植物多的区域,搭建昆虫旅馆和人造灌木丛,为小动物营造栖息地。

北京市二级野生保护动物黑翅长脚鹬在密云栖息。宋会强/摄

作为举世瞩目的国际性都市,北京生物多样性的丰富程度交出了一张优异的答卷,也给市民的生活增添了不少幸福“源动力”。最近,不少新的花草和动物“安家”京城,科研人员和市民无不欣喜。在密云五座楼森林公园的山坡上,约6厘米高、开着小白花的“尖帽草”随风飘舞,成为目前已知的北京地区马钱科唯一野生种类;经开区自今年5月开展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发现,猎隼、寿带鸟、水雉等稀有物种纷纷到访亦庄新城,曾经偶尔飞过的震旦鸦雀也终在这里留守繁育;在北京中心城区,还发现了日本松雀鹰、红脚隼等猛禽,市民抬头仰望,偶尔能看见这些猛禽在上空飞翔。

市民发自内心地欢迎并热爱这些闯进视线的新晋“来宾”,也能从它们旺盛的生命和嬉戏的身影中,感受京城生态环境的逐年向好。只有环境和气候条件均达到这些动植物生存和繁衍的门槛儿,对生存环境苛求的新物种才可能成群结队地来到我们身边。新奇的小花、小草、小动物,折射出北京环境保护的大成果,离不开北京推进生态文明的大力度。2017年,“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提升生态系统服务”被首次写入城市总体规划;2018年,北京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4290平方公里,占市域总面积的26.1%;也是从这一年起,北京建设了城市森林、小微湿地,逐步恢复野生动植物栖息环境,促进了区域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和维持。

如今,北京提出建设600处生物多样性保育小区的目标,再一次为世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北京方案”。600处的数量之多,体现的是北京建设生态文明的决心和信心;具体到每年、不同区域的“进度条”,以及营造动物栖息地的多种方式,彰显了北京培育生物多样性的智慧和策略。随着自然价值观、可持续发展观的普及,只有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进步才能赢得好评。生态环境的好坏,尤其是生物的丰富程度,已成为各国各地竞争与发展中更为先进的理念和标准。北京践行绿色发展方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治理理念,也必然会得到自然慷慨的回报,进一步提升全球形象,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

雨燕环绕,鱼跃鹤鸣;草木葱翠,绿道连城。一个环境越来越清新的北京,将不断发挥城市生态岛的作用,成为更多新物种赖以栖息的家园;不同新物种的扎堆儿到访,也丰富着京城独有的风韵,勾勒着一个越来越美丽的北京。“文明人跨越过地球表面,在他们的足迹所到之处”,留下的不该是荒漠,应该是花香与鸟鸣。

(责任编辑:董萍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