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 | 大运河最古老一段,处处品味古城之美

2021-10-21 10:52:12 和讯  北京日报客户端

秋日的湖面不再见捕鱼的渔船,一群鸬鹚正停在水面的横木上闭目养神。“千年运河千里行”暨“爱上大运河”中外媒体采访团沿大运河南下,于10月18日至20日走进古城扬州,走访了扬州三湾公园、沿湖村、瘦西湖清水活水工程、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486非遗聚集区等地,感受千年运河的古韵与新生。

扬州大明寺

公元前486年,“吴城邗,沟通江淮”。吴王夫差在扬州开凿的邗沟,成为大运河的“原点”。因此,古运河扬州段是整个运河中最古老的一段。穿城而过的运河,沿岸古迹林立,留下了传承千年的运河文化。这里不仅有运河的古风貌,更注重大运河的活态传承,将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有机统一起来。

扬州曲艺表演

“我出生在船上,小时候以船为家。这里展出的油灯是我爷爷在渔船上使用过的……”在位于扬州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内的扬州渔文化博览馆,渔民们曾经使用的渔具成为了展品,再现了渔民生活和当地民俗风情。

沿湖村党委书记刘德宝介绍,邵伯湖形成于1600多年前,扬州沿湖渔文化在当地也传承了千百年。“过去渔民的捕捞与养殖活动对生态环境曾造成很大压力,而今,随着退渔还湖,大多数渔民都已经上岸定居,沿湖村发展起了乡村旅游产业。我们村去年接待了游客20多万人次,村里的很多年轻人从大城市回来创业,做餐饮、民俗、文创等产业,不少户一年收入能达到几十万元。”

木偶表演

始建于公元前486年的大运河,千百年来孕育了扬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扬州486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汇集了扬州木雕、雕版印刷、乱针绣等非遗大师的工作室。

“我们家族从事扬州剪纸已经三百多年了,到我这是第六代。”79岁的张秀芳是江苏省首批工艺美术大师,灵巧的手轻轻修剪,栩栩如生的花鸟虫草就跃然纸上。她从13岁开始剪纸,手中的一把剪刀已经跟随她60多年,刀把已经磨得圆润。“现在我带了不少徒弟,我的孙女也在跟我学剪纸,我希望这把剪刀可以作为传家宝留下来。”

采访团一行19日来到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扬州瘦西湖风景区,走访瘦西湖清水活水工程。

从隋唐开始,瘦西湖陆续建园,及至清代康熙、乾隆两代帝王的数次南巡,瘦西湖形成湖上园林群,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于一体。徐园、小金山、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万花园、双峰云栈等名园胜迹点缀其间,吸引着各地游客寻访。

在扬州今年刚刚建成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里,藏有从春秋至当代反映运河主题的各类文物展品1万多件(套)。博物馆采用了巨型船舶的造型,同时融入风帆元素。馆内展示的一幅《京杭道里图》采用鸟瞰图绘制技法,描绘了从杭州到京城的两岸景观。和扬州呼应的是,位于北京的运河博物馆(首都博物馆东馆)计划于2022年底竣工,呈现城市绿心中的“古韵风帆”。

扬州东关街

此次“千年运河千里行”暨“爱上大运河”中外媒体采风活动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主办。接下来,采风团将南下杭州,参加2021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继续用镜头和文字讲述京杭大运河故事,对外传播中国大运河文化。

(责任编辑:董萍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