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需要加快建立积累型的第三支柱,为此,加速账户积累是非常重要的,金融机构要提供好产品使老百姓(603883,股吧)真正得到收益。”10月24日,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在由《财经》(博客,微博)杂志、《财经智库》主办的“2021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
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秘书长董克用
在谈及建设第三支柱的重要性时,董克用认为,由于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覆盖面较小,并且积累型的养老金和现收现付不同,需要更多的时间慢慢积累,所以我们亟需加快建立积累型的第三支柱。
第三支柱和共同富裕目标一定要配合,其关键是广覆盖,大量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劳动者需要加入第三支柱,而财政补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同时为了加速账户积累,还需要养老金教育和制度设计,这是扩大我们覆盖面最重要的一环。将来保险业也需适应形势,在已有的三支产品基础上加以开放,做一些政策性的支持。
以下为发言实录:
董克用:确实要回答这个问题,现在马上政策就压出台了,为什么需要第三支柱,前面回答了说有第三肯定有老大、老二,全世界一开始在做养老基金的时候都是现收现付,特别是第一支柱是国家的,年轻的一代缴费,那个钱直接就支给老一代了,这个制度设计的挺聪明。老也年轻人生出来,也不用存钱,就把钱给老一代了,制度设计的很聪明现收现付,但是遇到一个事就麻烦了,遇到老龄化了,就是年轻人少了,老年人活的越来越长。活的越来越长是大家所愿望的,谁都想长命百岁,中国现在人均期望寿命全国平均77。
但是,这样以来加上我们有一些人口政策,年轻人越来越少,我们现在前面放开二胎,三胎都出来了,年轻人少了,老年人多了,现收现付就遇到问题了,各国都在想办法,积累。在职的时候要做积累,等到退休的时候再去用。这种积累要么通过第二支柱积累,雇主主导就是企业给你建一个,你交一点我配一点,国家给点优惠,咱们国家有,咱们国家有企业年金,有职业年金,都是第二支柱。很多国家发现有一个问题,不够,有的企业不建,企业建的很少,原因很多。尤其我们国家来看,为什么建第三支柱很重要?因为我们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覆盖面太小了。统计上不管怎么算,有一点很肯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这些人里面有第二支柱的不到10%,90%的都没有第二支柱,如果有第二支柱企业年金的恭喜你,你是那10%。大部分都没有,原因很多,我们国家的发展阶段,第一支柱的负担都很多原因。那90%怎么办?那就得要通过第三支柱。
所以第三支柱建设非常紧迫,同时还有一个原因,积累型的养老金有一个特点得慢慢积累,不像现收现付,现收现付100人当中有70个人是年轻人,70个年轻人交的费可以给30个老人,积累型不少,一年积累1万,10年才积累10万,需要时间轴。以美国为例,他现在二三支柱积累的养老金已经但到他去年GDP相当于150%,跨多少年积累的?40多年。所以积累型的养老金需要时间,带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我们需要加快建立积累型的第三支柱。
董克用:第三支柱和共同富裕目标一定要配合,不能说第三支柱最后变成富人,当然得慢慢来,共同富裕不是一步就共同富裕的,先解决一部分人的问题,慢慢实现共同富裕,怎么办呢?关键是广覆盖,最优是一条路,但你得交税。收入比较低的怎么办呢?国际上提到了李斯特方案,德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中低收入者,自己交出来一部分钱,就是平滑你一生的消费。我现在一个月挣5000,省出500来,留着老了再花,不光为个人,也为国家,为整体国民,别到时候老了穷了没钱了伸手向国家要。老百姓做出了这样即时的牺牲,国家就给点政策,德国李斯特方案就是你交我政府给你补,到你的个人账户里保值增值,这个办法鼓励中低收入者采用,我想我们国家也应该做到这一点。
我们有大量的灵活就业人员,个体劳动者,加入不了第二支柱,必须要第三支柱,能不能他交一点,国家财政补一点,使他能够慢慢积累。因为这个共同富裕的积累,对于第三支柱,已经退休的,或者马上退休的意义不大,关键是年轻一代,我们怎么鼓励他们早进来呢?还是要激励他,不然他觉得我现在用钱很紧,年轻用钱的地方很多,干吗不现在花,为什么要推到未来呢,所以财政补是一个很好的办法。
主持人(姚余栋):董老师刚刚说了,美国很早开始积累个人账户,现在已经快40年了,咱们现在才开始搞,假如明年真正推行,等不及呀,到底李斯特急还是税收递延急?怎么鼓励更广泛的覆盖,比如一次六七亿的人进来,小商小贩、快递小哥都可以自己交,真正交个人所得税的可能并不多,税收递延到退休以后,人家不一定想,是不是李斯特更急呢?这是很现实的,怎么利用中国经济增长相对比较高的时候,加速账户积累?
董克用:欲速则不达,很不好意思。但是我认为加速是非常重要的。先把税优不税优放在一边,让老百姓少喝一杯咖啡,把钱存到一个地方,退休再用,这事挺难的,谁都愿意用现钱,未来的钱怎么样?两件事:第一,养老金教育,告诉你咱这第一支柱很好,但您的替代率,到您退休的时候也就40%。
主持人(姚余栋):有吗,我都怀疑?
董克用:最多40%,这对他打击很大,比如一个月挣10000,退休就4000块。第二件事,让老百姓真正看到第三支柱能带来好处,中国老百姓很讲究实际的,如果有一个账户,我把省下来的钱搁到里面去,虽然不多,三个月以后我突然发现曹总给我增值了7%,也许10%,我马上就有兴趣了。因为我现在那点零钱没地方增长7%、10%,这方面金融机构要提供好产品,使老百姓真正得到收益,口传说第三支柱好,比你搁哪儿都好,又安全,又有税优,国家鼓励,还有点补贴,没补贴咱搁那儿,这机构也不错,这时候才迅速扩大。有实惠了,我觉得就会扩大。
举个例子,大家都知道拼多多涨的很快,一开始我听说拼多多的时候觉得这不行,就你们挣那一两块钱叫啥呀,后来我明白了,这就是中国现实,虽然每一单可能就几个人拼起来省了1块钱,1块钱也是钱,你去想这个道理,中国经济就是这个阶段,给老百姓有一个比较好回报的渠道,说实在的,现在再买房子好像有点过了,我们的住房拥有率已经很高了,放在银行里也没有什么好产品,股市上散户大概都不行了。那好,我们有这么一个制度设计,有这么一个好的渠道,年轻人为未来抵御老龄危机,这是扩大我们覆盖面最重要的。
董克用:我觉得养老金可能是多来一点,我们不要想着一件事情解决所有的,可能每个渠道解决特定的。我们的养老金第一支柱是保基本,保吃饭穿衣的,没让你出国旅游。第三支柱是应对以后人口老龄化的积累。对已经老的人他去积累来不及了,现在就要设计一种已有资产的问题,都生了独生子女,如果老爹有一套房,你又有一套房,将来你的房子在那儿,你存的养老金很少,存房养老这个思路看存谁的房,可以把老爹的房子早早的存上就开始增值了,这也是一条思路。甚至帮助第二代再存,因为现在新加坡有一个制度,就是他的公积金,特别是有一个账户可以是老子给儿子,帮着儿子储蓄,这也很好。
董克用:第一,什么产品?银证保的产品都在那儿,试点的时候就是保险。今后新的政策铺开了,银行新的理财产品,不是保本的,银行的产品,基金准备好了,我相信将来保险业也得适应形势,在已有的三支产品基础上加以开放,这是从产品供给角度。
另外,从个人角度怎么选,曹总讲了得有人帮助,没有人帮忙也有一个规律,就看你年龄,年龄大就要选择一些相对风险低的产品,你还年轻二三十岁,就风险高一点,没有关系。一开始可能你无法判断,所以有些国家很有意思,比如智利,让养老金公司就设五个产品,这五个产品就是根据年龄段ABCDE,告诉你A风险高,E风险最低,50岁就别买A了,你一定要买就自己承担责任,所以政府帮助做了一些选择,这些方面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对于老百姓来讲,让他选择是挺难的,但做一些政策性的支持,这是平台。
第三支柱光有个人账户还不够,老百姓怎么用钱买这个产品,怎么亲手拿到这个产品,到超市很容易,货物都在货架上,看见了面包,我就爱吃这个,拿走了。金融产品看不见,老百姓也不知道什么是FOF,我们是不是帮助老百姓一下,又简单又方便。
主持人(姚余栋):还剩几分钟,我来总结一下。养老第三支柱终于要出来了,有监管部门的努力,有学界的,有50人论坛,董老师先说说你的心情。
董克用:终于要来了,但是,肯定是持久战。
主持人(姚余栋):你是不是有一种很欣慰的?
董克用:没有,这是业界大家一起努力,我们就做了最后一点点比如说账户制这一点点,因为我们看到原来试点中有一些麻烦,我们那个课题研究。一个是终于出来了,马上要出来了,地个就是大家一定要注意,他是一个持久战,不是一个速决战,不要指望一出来就非常完美,中国的事情都是慢慢来,出来大家一起来不断的完善它,推动他。千万不能看着说这婴儿不完美大家就你一鼻子我一嘴的就把他按下去了,不是。第一步走好,然后一起来把他推动,因为这是大趋势,咱只能这样做。有一些人说了,积累去投资有风险,我说你不积累,不去投资风险更大,这是已经确定的事情。所以这个风险谁来解决呢?大家一起来解决,政府、企业、个人、金融机构一起来做,把这个风险降到最低,这就是我的心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