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鄂璠
通过美学经济,让中国的乡村真正成为世界级的美学产品,让成为和科技比肩生产力的美在乡村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这是焦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原焦作市委常委、修武县委书记郭鹏的心愿。他相信2035年的中国乡村,将成为中国与世界、本土与国际、艺术与生活的纽带,成为留住乡愁、传承文脉的家园,成为城市里人人向往、安放心灵的故乡。
摄影/宁颖
“有时,我觉得大城市比较好,因为在大城市里住会方便、快捷一些。其实这是我小时候的看法,我现在的看法是大南坡村比较好。”在《大南坡》杂志的创刊号上,11岁女孩赵依涵写下了这段文字。
为什么她喜欢现在的大南坡村呢?因为村子里进行了别出心裁的改造。
这是河南省焦作市修武县的一个普通乡村,地处太行山区,紧邻魏晋竹林七贤吟咏地的云台风景区,上世纪70年代依靠煤炭开采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当时村子很富,也因此而造就了一定数量的公共建筑,后来随着资源枯竭,村子走向没落。2019年,大南坡村通过精准扶贫政策实现了脱贫摘帽,转年,一个涵盖了美学实践、文化发掘、社会美育、自然教育、地方营造、建筑景观等各种活跃动能的联合体在这里启动,大南坡自此走上了“美学经济”的道路。
在修武县,像大南坡村一样被美学唤醒、激活的地方还有很多,焦作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原焦作市委常委、修武县委书记郭鹏(编者注:《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对郭鹏进行专访时,其在修武县委书记任上)的心愿是:通过美学经济,让中国的乡村真正成为世界级的美学产品,让成为和科技比肩生产力的美在乡村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他相信2035年的中国乡村,将成为中国与世界、本土与国际、艺术与生活的纽带,成为留住乡愁、传承文脉的家园,成为城市里人人向往、安放心灵的故乡。
全民美育,让美学变现
《小康》·中国小康网:在修武采访的几天里,我们看到这里的招商引资硕果累累、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也感受到了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样的小城气质是如何修炼而成的?修武县域经济的核心特点是什么?
郭鹏:修武县是一个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但文化、生态、旅游、乡村资源却比较丰富的县域。这几年,修武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特点,可以用“科技+美学”来概括。科技,用来提振我们的先进制造业;美学,用来提振我们的农业和服务业,特别是文旅、文创的融合发展。也就是说,修武县域经济的特点是双轮驱动先进制造业和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
修武县对于美学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2016年,修武县率先在全国提出党建美学。当时我们的想法是在党建领域创新,就尝试着对过去的“村队部”进行一些美学改造,并在党建标语和字体上进行设计,提炼出“人民至上,共产党好”这八个字,结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既受到了百姓欢迎,也得到了社会认可。2018年,我们提出全域美学,让修武县在全域旅游创建中走出了一条新路。2020年,我们提出美学可以引领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全面发展,这一年也是“美学经济”全面开花结果的一年,以美学为抓手,将美学与县域高质量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修武初步探索出一套可行的发展模式。
《小康》·中国小康网:在推动美学经济的过程中,有阻力吗?
郭鹏:最大的阻力是大家对乡村的偏见,认为高级感的美学只适合大城市和城市人。人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高级感和高品质属于所有人。我们要坚信每个人,无论身处城乡,都有审美的需求和能力。
修武县目前启动了全民美育计划,从美学建筑空间、美学教材学习和美学艺术欣赏三个路径,提升大众审美能力,调动更多群众参与本地文化、生态资源的美学变现,共同创富,最终实现修武的跨越式发展。
把75%的精力用在选择人才上
《小康》·中国小康网: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起步之年,修武县的美学经济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郭鹏:过去我们在乡村建设中存在着两个误区。第一个误区是我们更多地注重生活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在这方面投入了很多资金,却没有怎么关注人的现代化。单凭基础设施的改善是留不住年轻人的,也改变不了很多中西部乡村逐渐凋敝的趋势。第二个误区是我们认为乡村是不需要美的,只要把硬件提升了,老百姓(603883,股吧)就愿意在这样的地方生活。实际上,当千村一面、乡愁遗失,哪的老百姓都是不愿意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
基于这两点,我们专门把美学引入到乡村建设当中,并提炼出了“1355”乡村振兴美学路径。“1”是以党建为引领。“3”是以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进、群众动员、多元投入为基本手段。第一个“5”是以“乡村自然风貌、乡村建筑、乡村民俗、乡村产业、乡村生产生活方式”这五大乡村文化的美学设计和价值变现为基本途径。第二个“5”是实现“留住乡愁、传承文脉、调动原住民积极性、全民美育和投入产出相对平衡”的五大愿景。
《小康》·中国小康网:在“1355”乡村振兴美学路径实现的“基本手段”中,您首先强调的就是高层次人才,对于一座县域小城而言,引进高层次人才困难吗?
郭鹏:美学赋能的前提是吸引高层次美学人才。2016年以来,修武县首创县域美学经济之路,立足千年古县、中国长寿之乡、革命老区和粮食高产区等优势,引进大批高层次美学人才团队,这5年当中,我们邀请到的海内外设计师有70多位,涉及建筑、平面、景观、灯光、内容提炼等领域。
随着美学人才深入田间地头,修武县通过美学赋能,成功激活和变现红色、乡村、传统文化和生态等地缘资源,实现内涵式跨越发展,促进城乡共同创富,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比如,在整个大南坡村的美学经济实践中,我们邀请了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左靖,他是整个大南坡村项目的总指导,扮演的角色就是整合所有资源,把大南坡村的在地文化作为乡村振兴的基本面进行提升改造。在艺术策展、平面设计方面,他都提供了很多的人才支撑和操作指导。他还直接在修武实践了乡村考现学,大南坡村艺术中心就出自他的大手笔。
再比如,在七贤镇宰湾村的空间提升中,经左靖介绍,我们邀请到了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何崴,他将这个无风景、无风貌、无产业的典型平原村打造成了“改革开放40年豫北民居活态博物馆”,在保留村庄原有肌理、真实乡村景观和自发建造痕迹的基础上,以建筑、景观、公共艺术和叙事的方式加以串联、放大和诠释,或许它能为中国此类普通村庄的振兴提供参考。
激活 2019年,大南坡村通过精准扶贫政策实现了脱贫摘帽,转年,一个涵盖了美学实践、文化发掘、社会美育、自然教育、地方营造、建筑景观等各种活跃动能的联合体在这里启动,大南坡村被美学唤醒,自此走上了“美学经济”的道路。摄影/宁颖
我们还请十域建筑主持建筑师、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士、哥伦比亚大学建筑硕士徐小萌设计了修武美学项目“天空之院”,这个位于宰湾村的项目颠覆了常规民宿和酒店“方格子”的设计模式,打造出前所未有的独特客房体验,房间内视线以下的部分完全遮挡,视线以上的部分完全打开,天空和山景像画卷一样展开,现在已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无论是全国范围内,还是全球范围内,建筑师团队基本上都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城市建设中知名的建筑师,要价相对比较高,对于包括修武在内的大部分中国普通县域而言,在美学经济初期并不一定需要功成名就、要价高昂的建筑师。还有一类就是年轻且有情怀的名校毕业建筑师。事实上,他们的水平丝毫不逊色于那些知名的建筑师,他们愿意为乡村孩子的美育和县域老百姓的美好生活做一些贡献。如果能把这样一批年轻杰出的建筑师吸纳到县域,可以说无论哪一个县域都有机会完成由美学引领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因此,我把大量精力都用在了为修武筛选顶尖人才上,选中之后我还要为他们创造在乡村振兴中大展才华的平台,这就是我主要的工作。
《小康》·中国小康网:在您看来,修武到目前为止探索的这条美学路径可以被其他地方复制吗?对此,您有何期待?
郭鹏:我认为修武探索的“1355”乡村振兴美学路径完全可以复制。虽然每个村落的在地文化都不一样,但美学变现的思路和模式高度一致。只是这一次的推广和复制与以前有很大不同,是一次尊重原住民和在地文化的推广,不会出现千篇一律、城市化、投入产出极度不平衡等情况。我的愿景是通过美学经济,让中国的乡村真正成为世界级的美学产品,让成为和科技比肩生产力的美在乡村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1年10月下旬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