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109例。
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6例(上海5例,广东4例,云南2例,辽宁1例,浙江1例,山东1例,广西1例,四川1例),含3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辽宁1例,浙江1例,四川1例);
本土病例93例(黑龙江35例,均在黑河市;河北14例,均在石家庄市;甘肃14例,其中天水市13例、兰州市1例;北京9例,均在昌平区;内蒙古6例,均在阿拉善盟;重庆4例,其中九龙坡区2例、巴南区1例、长寿区1例;青海4例,均在西宁市;江西2例,均在上饶市;云南2例,均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宁夏2例,均在银川市;四川1例,在成都市),含1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在北京)。
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1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在上海)。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21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505人,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2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377例(其中重症病例2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确诊病例9670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293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11月2日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000例(其中重症病例37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1787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7423例,现有疑似病例3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262122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39716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19例,其中境外输入8例,本土11例(江西7例,均在上饶市;重庆2例,其中渝北区1例、长寿区1例;黑龙江1例,在哈尔滨市;四川1例,在成都市);当日转为确诊病例4例(境外输入3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3例(境外输入21例);尚在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384例(境外输入335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28847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2349例(出院12034例,死亡213例),澳门特别行政区77例(出院75例),台湾地区16421例(出院13742例,死亡847例)。
北京新增本土确诊9例,一家五口确诊
11月2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8例本土确诊病例(其中病例1至4昨日已通报)和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无新增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确诊病例1:现住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天通苑北二区,作为次密接进行集中隔离,10月23日至28日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0月31日再次进行核酸检测,11月1日结果为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11月2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确诊病例2:现住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天通苑北二区,为确诊病例1的妻子。11月1日作为确诊病例1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11月2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确诊病例3:现住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天通苑北二区,为确诊病例1的母亲。11月1日作为确诊病例1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11月2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确诊病例4:现住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天通苑北二区,为确诊病例1、2的女儿,确诊病例3的孙女。11月1日作为确诊病例1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11月2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确诊病例5:现住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天通苑北二区,为确诊病例1、2的儿子,确诊病例3的孙子。11月1日作为确诊病例1的密切接触者进行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11月2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轻型。
确诊病例6:现住昌平区北七家镇名佳花园四区,为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10月25日进行集中隔离,10月25日至30日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1月1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11月2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确诊病例7:现住昌平区东小口镇小辛庄村,为确诊病例的次密接。10月25日进行集中隔离,10月25日至30日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1月1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11月2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确诊病例8:现住昌平区流村镇瓦窑村,为确诊病例的次密接。10月25日进行集中隔离,10月25日至30日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1月1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已转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11月2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确诊病例9:现住昌平区北七家镇宏福苑小区,为10月28日已通报的无症状感染者。11月2日出现发热等症状,综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当日诊断为确诊病例,临床分型为普通型。
已对确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按要求落实管控措施。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11月1日消息,当前北京疫情呈现三条不同的传播链条,并且都与内蒙古旅行疫情相关联。
随着全国本轮疫情持续发展,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因此,北京卫健委提醒市民,坚持非必须不出境,近期非必要不出京,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报告确诊病例的地区旅游、出差。但在北京落实严格管控涉疫风险人员进返京政策过程中,部分市民反映,被限制进京管控措施“误伤”,难以购买返京机(车)票,或健康宝异常“弹窗”难以入住酒店,影响了行程安排。
在上述11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回应称,市民可以多通过线上渠道了解或反映问题,有关部门会立即启动申诉复核机制,逐人开展数据核查核验。下一步,北京市将持续优化进京管控措施,提升管控精准度,畅通“误伤”人员救济渠道,更好保障首都安全和市民出行便利。
重庆本土新增4+2
其中两例与成都病例在重庆有时空交集
据重庆市卫健委消息,11月2日0时至24时,重庆市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例(九龙坡区、长寿区、巴南区、两江新区各1例) 。报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例(渝北区1例、长寿区各1例) 。
基本情况如下:
确诊病例1: 李某,男,32岁,九龙坡区报告,现住九龙坡区彩云街道皇庭珠宝城小区。11月1日因发热到一医疗机构就医,11月2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经市、区两级专家会诊,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确诊病例2: 郑某,男,32岁,长寿区报告,现住长寿区中央公园小区,确诊病例1李某的密切接触者。11月2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经市、区两级专家会诊,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确诊病例3: 黄某,男,38岁,巴南区报告,现住巴南区鱼洞街道鲁能一期,四川省11月2日确诊病例和确诊病例1李某共同的密切接触者。11月2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经市、区两级专家会诊,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确诊病例4: 李某,男,28岁,两江新区报告,现住九龙坡区马王村,四川省11月2日确诊病例和确诊病例1李某共同的密切接触者。11月2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经市、区两级专家会诊,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无症状感染者1: 夏某,女,30岁,渝北区报告,现住渝北区龙溪街道武陵路152号。四川省11月2日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11月2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经市、区两级专家会诊,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为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2: 程某,女,31岁,长寿区报告,现住长寿区中央公园小区,系确诊病例2郑某的妻子,作为密切接触者,11月2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经市、区两级专家会诊,结合临床、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为无症状感染者。
11月2日,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通报1例本土病例,确诊者为男性,广西人,23岁,企业产品技术支持人员,在蓉租住地为金牛区顶峰水岸汇景小区。
该病例10月13日-22日曾到过宁夏银川、甘肃兰州等涉疫地区出差,22日-28日曾到重庆出差,28日返蓉后未向社区报备,29日到发热门诊就诊时否认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30日到足疗馆按摩。
江苏常州新增3名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
11月2日,接外省市协查通知及发热门诊监测发现,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报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1名、市第三人民医院报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2名。3名阳性人员均已转运至市第三人民医院隔离治疗和观察。目前,已追踪到密切接触者62人,均已实施集中隔离观察。
河南郑州在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3例阳性人员
相关区域实行分类管理
11月2日晚,河南省郑州市在例行核酸检测中发现3例阳性人员,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快速有效阻断扩散,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疫情防控有关规定,经专家组综合研判,相关区域实行封控区管理,相关区域实行管控区管理。
北京疫情多点扩散特征趋显
11月2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254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家组成员庞星火通报,11月2日0时至11时,北京新增4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来自一家,居住在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天通苑北二区。
随后,庞星火通报,经市疾控中心评估,按照《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风险分级标准》,本市即日起将昌平区天通苑北街道天通北苑第二社区定为中风险地区。此外,庞星火介绍,截至目前,本轮疫情北京累计报告本土病例35例,其中确诊病例33例、无症状感染者2例。
一位北京家长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上述4例确诊病例来自一个五口之家,现在只有一位男童还没有确诊。孩子所在班级和社团同学都曾经前往蟹岛游玩,现在都成为了密切接触者,其他年级的孩子也需要居家隔离。
“传染病法目前对个人不遵守法律规定的没有任何惩罚的手段。我都在家呆一周了,很多事干不了,气死人。”另一位家长无奈地表示。
目前北京的疫情已经呈现出了多链条传播的特点。此前,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11月1日消息,北京疫情呈现三条不同的传播链条,并且都与内蒙古旅行疫情相关联。
又据北京日报客户端11月2日的报道统计,自10月17日陕西西安报告2例本土阳性病例以来,16天时间里,全国报告新增本土阳性感染者超500例,其中398例阳性感染者的轨迹或基因测序与内蒙古、甘肃等地疫情有直接或间接的关联,波及12个省区市。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在10月30日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指出,总体看,本轮疫情点多、面广、线长。在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也表示,此轮疫情60岁以上的患者占到40%,以往疫情60岁以上感染人群平均占比18.5%,再加上有一些老年人有基础病,因此此轮疫情重症比例比历次疫情都偏高。
防控收紧如何防止“误伤”?
疫情反弹造成了防疫政策收紧又引发了民众的关注和热议。
最近,北京人的朋友圈里流传着一篇名为《为何出京后回不了北京,陷入死循环》的文章。文章称,外出出差的人离开北京之后,无法购买返京火车票,北京健康宝异常,拨打有关热线也求告无门。
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公众平台“健康北京”信息,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坚持非必须不出境,近期非必要不出京,不去中高风险地区和报告确诊病例的地区旅游、出差。
正在京外出差、旅游等未返京人员要做好旅途、就餐等过程中的个人防护。密切关注国内各地区疫情信息,如您与目前国内已报告病例的公布行程有时空重合,请立即向社区(村)、单位、宾馆报告行程,就地自我隔离不外出,并配合各项管控措施。如尚未返京,请暂缓回京,并配合当地防控措施。
所谓时空重合是疾控系统的专业术语,具体指同一社区、同一商超、同一车站机场等。此前10月25日,北京首次提出施行“时空重合”的防控措施。但是在防疫政策的实际操作中,由于人机不符、数据误差等原因,部分市民反映被限制进京管控措施“误伤”,影响了行程安排。
在11月2日召开的北京市第254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新闻办对此做出回应,对由此给市民群众造成的不便和影响深表歉意,并建议市民可以多通过线上渠道了解或反映问题。收到申诉信息后,有关部门会立即启动申诉复核机制,逐人开展数据核查核验。存在异常情况的,将于48小时内向申诉人反馈结果。
北京市委宣传部对外新闻处处长田伟介绍,10月中旬以来,国内多地相继发生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确保首都防疫安全,首都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对“四类人员”、国内其他口岸入境未满21天人员(澳门方向除外)、有1例及以上本土新冠病毒感染者所在县及14日内该县域旅居史人员、滞留该县待返京人员、国内目前病例同时空轨迹关联人员等实行限制购买进京机(车)票、“北京健康宝”不赋“绿码”等措施,严格管控涉疫风险人员进返京。
田伟表示,对虽未出京,但因曾途经京内涉疫地区导致“北京健康宝”显示“弹窗”的,请立即向所在社区、单位或入住酒店报告,并按照首都防疫管理规定,分类落实管控措施,相应调整赋码状态。
在上述11月2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近期部分市民反映,被限票或调整赋码状态后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存在占线等问题,有关部门提示“北京12345”微信公众号也是重要的受理渠道,24小时都有人值守,随时处理、收集信息,建议市民可以多通过线上渠道了解或反映问题。
如此从严的防疫政策是否成本过高?
针对国内疫情反弹和零星病例,钟南山院士仍然认为,目前的疫情防控政策是合理的。“零容忍或者零传播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它的传播太迅速,而且它的复制指数太高了。而且现在看起来,尽管有疫苗,全世界的病死率是2%左右,(我们)还是不能够容忍这么高的病死率。所以现在采取的零传播政策的确成本比较高,但不管它、放开它成本更高。”11月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接受CGTN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强有力的监管和防控下,他很有信心疫情在一个月内能得到有效控制。
广州市疾控中心向市民发布紧急提醒
广州市疾控中心向市民发布紧急提醒:
一、10月18日以来有河北省辛集市和晋州市旅居史、10月22日以来有重庆市旅居史,10月28日以来有四川省成都市旅居史的来(返)穗人员、所有穗康码为“红码”或“黄码”人员,请跟所在社区(村)、单位、宾馆主动报备。
二、外省旅游、出差返穗后,建议主动做一次核酸检测,并自我观察14天,做好健康监测。
一旦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嗅觉味觉减退、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腹泻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报告所在居委(村委)、所在单位或所住酒店,及时就近至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旅行史,就诊过程中请做好个人防护并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三、市民在外要加强自我防护,规范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眼、口、鼻。尽量选择户外活动,避免到人群聚集、空间密闭、通风较差的场所活动。如需要前往各类室内的娱乐、休闲场所、旅游景点,要提前预约、有序进入,并减少在密闭场所的逗留时间,同时配合测温、查码、扫码、一米距等防疫规定。
如何应对此轮疫情?八个对策建议
今年国庆期间,国内人员流动很大,疫情总体平稳。假期结束后,疫情突然发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何应对此轮疫情?面对疫情多点散发态势,如何使我们的疫情防控体系更加精准高效低耗?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院长欧阳康在《国家治理》周刊撰文,有针对性地提出八点对策建议。一起来看!
建议一:加强对境外病毒输入途径的排查,加强疫情防控的源头治理
今年以来,历次疫情泛起大多与国外输入性病毒传播有关。本次疫情源自大西北额济纳旗,该旗此前疫情总体稳定,作为首批感染者的上海旅行团一行7人在沪时应属健康安好,并非带疫出行,因此对于本次病毒传播源一直存疑,引发很多猜测。经大量工作,国家卫健委24日报告,本次疫情是由一起新的境外输入源头引起,这表明我国对输入性病毒管控的漏洞仍然存在。
这里需要尤为关注的是,该病毒在哪里、通过何种途径自境外输入?目前该途径是否已经实现有效封堵?全国其它地区和行业是否还有类似情况?对此,均需要尽快查实并提出相应对策。
鉴于境外输入已经成为引发国内疫情的最经常和最危险途径,建议全国范围内分区域分类别分行业对境外输入病毒的可能途径,尤其是防控漏洞开展系统性自查和核查,逐一清理我国境外病毒输入的可能途径和各种关口节点,尽最大可能封堵国家防疫抗疫体系中尚存的漏洞,补齐短板,消除盲区。
建议二:加强对病毒传播多样化途径的研究,分类升级防控举措
本次新冠病毒的传播范围较广,暴露我国疫情防控中的薄弱环节和短板。首先,公共聚集性场所防控薄弱,亟待加强。例如额济纳旗的桐楠阁餐厅,多批次人员先后在此就餐而感染。
其次,公共交通工具关联的感染病例较多,值得关注。例如10月15日从玉门到兰州的D2746动车关联病例十余人,表明公共交通中的疫情防控和消杀防范等尚存在疏漏,应当特别加强。
再次,公共服务设施传播值得关注。本轮疫情有的病例感染途径疑为银行取款机、站车水龙头等公用设施的接触性感染,表明公共服务设施消杀工作仍有待升级。
最后,气溶胶传播值得警惕。本轮疫情病例中,有的疑为“擦肩而过”经空气传染,有的疑为与相关感染者戴口罩交谈一分多钟而被感染,这可能与一直怀疑的气溶胶传播相关。为此,需要对新冠病毒在各种场景中的传播机理进行深度研究,并提出新的防控政策和举措,打造新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体系。
建议三:加强对季节性大规模流动人群疫情防控问题的研究,构建特殊监测和防控体系
本轮感染原发地是著名的旅游景点,季节性高密度人员聚集是主要因素,带来的主要问题是旅游人员来源广泛,游客来自全国各地;聚集时间短暂,难以全面准确掌控;旅游组织类型多样,难以有效组织管理;游客结束各地旅游后迅速分散走向四面八方,难以有效追踪;游客通过乘坐各种交通工具到各地继续旅游,疫情也随之向全国各地传播。此类情况每到节假日都可能重复再现,需要引起特别关注并加强对策研究。
这里防控的难点在于,在此过程中实施的体温检测,由于病毒潜伏期而难以及时发现异常;核酸检测如果不能及时出结果,或者发现了问题不能及时通知到本人和有关单位实施管控,则形同虚设;流动人员一旦离开则难以继续追踪并及时防范。本次的特别案例为二位游客10月15日9时在嘉峪关做核酸检测,当日17:30工作人员在混检中发现疑似阳性问题,但游客却已经乘飞机去到西安;他们16日7:30在西安再做核酸检测,却于17日11时才被告知为确诊病例。其间检测和告知进程明显滞后,病例“一路旅行,一路观光,一路传播病毒”。因此,需要就季节性大规模流动人群的疫情防控问题开展专题研究,建立更加有针对性的疫情防控和监测追踪体系。
建议四:加强对高龄易感人群疫情防控问题的研究,划分防疫抗疫优先级
本次感染人群多为国庆节后插空外出旅游人员,大多为中老年游客,不少人患有各种类型的基础性疾病,易于感染新冠病毒,且容易产生并发症。本次疫情中重症率明显偏高,使高龄易感人群的防疫抗疫问题变得更加紧迫和突出。为此要加强对于高龄易感流动人群疫情防控问题的研究,在疫苗加强针接种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打造具有优先级考量的更加全面和有效的疫情防控体系。
建议五:提升对无症状感染者的检测能力,加强防控举措
很多确诊病例不是因为出现症状,而是在主动或者被动的核酸检测中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占比较大。对于无症状感染者,即便通常的测温也难查难防,一些确诊病例症状不明显,难以及时发现。
这里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是,一位72岁的高龄确诊病例10月8日至11日曾在额济纳旗游玩,10月13日有了头痛和咳嗽等症状,却通过自行服药仍然能够与同行者自行驾车千里继续旅行,直到19日在湖北做核酸检测时才确诊。因此,有必要开展专题研究,探讨更加及时和精准发现无症状感染者的有效途径,探讨更加精准有效的病毒检测方法和疫情防控方式。
建议六:加强对核酸检测质量的监控,努力提高其有效性和及时性
首先是提升核酸检测的有效性。一些病例经过多次核酸检测仍然未能及时发现感染实情,到底是病情隐蔽很深、潜伏期长,还是核酸检测效能不足所致?应当对目前广泛使用的各种类型核酸检测试剂和相应的检测设备进行功能性检测,优胜劣汰,优选优用,提升新冠病毒精准检测比例和能力。
其次是提升核酸检测的时效性。目前从开展检测采样到结果反馈通常是一到两天,而到病员实际控制之间的过程更长,对于迅速流动中的人员则很难及时发挥效能。应当致力于研发即时性核酸检测技术和设施,大力提高核酸检测的时效性。
再次是做好核酸检测与人员管控体系之间的及时衔接。本次疫情发现,核酸检测和人员防控之间存在严重滞后和脱节现象。在一些常规核酸检测中,发现问题时病毒携带者已经去到千里之外,已经形成非常广泛传播面积和超长传播链条。因此,要研究如何将提高医学技术和加强社会监控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有机结合起来,构成更加完整、有序和高效的疫情防控体系和社会治理体系。
建议七:加强对国产疫苗有效性和时效性的量化和跟踪研究
国内新冠疫苗已经接种22亿多剂次,按照每人两针计,我国应有约10亿多人完成首轮疫苗接种,因此有人认为我国具备群体免疫环境。然而,本次上海7人旅行团出行前均已完成两针接种,并核酸检测阴性,符合出行条件,在外出旅游途中仍然全部感染。这对国内疫苗的有效性和实际效能提出严峻挑战。
应该说,本次疫情对于核查我国国产疫苗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是一次很好的机会,可以在此基础上建立我国特色的国产疫苗护照,为保障未来我国人员的国内和国际流动提供足够可靠的疫苗防护保障。
其一,应深入量化研究国产疫苗的有效性,对其做出全面详尽统计分析。例如,本轮疫情确诊病例中,有多少人已经注射了疫苗?注射的是哪些厂家的疫苗?注射和没注射疫苗的病情差异如何?注射不同种类的疫苗在病情、症状、死亡率等方面有何区别?
其二,应深入量化研究国产疫苗的时效性,对其做出全面详尽统计分析。我国自开始全面接种疫苗以来已逾半年,应当对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体状况的疫苗接种者体内的新冠抗体进行及时跟踪检测,以确认国产疫苗在保护接种者方面的保护率、有效性、保护期,以及衰减过程情况等,为后续疫苗接种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应及早启动对于新冠疫苗加强针及其效能的跟踪研究。目前国内一些地方已经开展了国产疫苗加强针的接种,对此,从一开始就应该加强对其效果的监测,获取有关疫苗效能的全面准确的科学性数据,为进一步全面普及加强针和提供中国可靠的疫苗护照提供坚实的科学技术支撑。
建议八:加强升级版精准防控体系建设,努力降低抗疫成本
本轮疫情涉及面比较广,如果不能及时妥善控制,估计会对我国第四季度经济发展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当前世界各国已经转入后疫情时代拼经济的新阶段,我们有必要探讨如何构建更加精准高效低耗的防控体系,力求以最小代价同时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发展。
其一,建议各地划小疫情防控单元,加强精准检测和有效追踪,不搞不必要的大规模城市和社区封控,不做不必要的全员核酸检测,尽量减少对于非必要地区、行业和人群的不必要扰动,努力降低疫情防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代价。
其二,对疫情防控所消耗的经费、人力、资源等开展全面统计、审计、反观、反思,对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既算防疫账和政治账,也算经济账,特别警惕抗疫过程中的各种浪费乃至腐败。
其三,从工作指导上,既要防止有关人员的不重视不作为造成失职渎职,也要防止不惜代价不计成本的过度抗疫,努力以最小代价实现精准检测和精准防控救治,同时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张文宏:疫情还在高危运行期
11月2日晚,张文宏发文称,疫情还在高危运行期。上海的这场疫情防控也刚刚开始,远不能说已经取得胜利。但我们相信,这场疫情,如钟院士所说,全国各地疫情均会在国家统一指挥调动下稳定受控,上海也不例外。
张文宏表示,这场疫情离不开还非常仰仗所有民众和防疫部队的配合,及时在触发高危风险时上报,接受快速检测,让防疫部队能有机会第一时间动态清零。让我们和防疫部队一起,谨慎规范,慎终如始,完成所有防疫规范动作。今后随着全国第三针接种计划的逐步展开,随着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网络的布局,相信我们的国家与人民一定会远离风险,最终傲然走出疫情。
来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朱萍,实习生彭欣怡,胡冰月)、国家卫健委、新华社、央视新闻、《国家治理》周刊、四川观察、北京青年报、广州日报等
本期编辑 陈思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21世纪经济报道。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