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金叶子
我国科技界分量最重的奖励名单揭晓。
11月3日上午,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64个项目、10名科技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分量最重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给了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顾诵芬院士和清华大学王大中院士。
这200多个项目中,不仅有基础研究原创性突破,也有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成果应用。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下称“奖励办”)相关负责人对央视介绍,2020年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授奖率(下降至)14.9%,其中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数量较2019年减少20%,坚持标准,宁缺毋滥,提高国家科技奖励的含金量。
原创成果涌现
上述奖励办负责人表示,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持续激励基础研究、强调成果应用积淀,评选出一批原创性成果,既有在现代数论这样的前沿领域取得的重要突破,也有致力于解决应用基础研究或环保、卫生、农业等民生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提名成果要求应用需满三年以上,鼓励科研人员潜心研究“十年磨一剑”。
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好比科技创新的“深蹲助跑”,决定了科技创新能跳多远。根据“十四五”规划,我国将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基础研究经费投入占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
作为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也是基础研究领域的最高荣誉。2000年至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仅授予13项成果,且有九年出现空缺。2020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项全部由化学领域研究成果摘得。
平均年龄47.3岁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包信和团队,原创性地提出“纳米限域催化”新概念并成功实践,为催化过程和催化剂设计走向“精准”建立了理论基础,引领和推动了催化学科的发展。
更为年轻的是复旦大学赵东元团队(平均年龄44.3岁),该团队完成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制和应用”,原创性提出了有机-有机自组装思想,创制了有序功能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揭示了介孔独特的物质输运和界面反应规律。这也是时隔18年上海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我们在世界上首创了这样的材料,烧成了碳做成了碳材料,打开了有机-有机自组装的大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赵东元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赵东元自称“造孔之人”,“相当于拿个凿子,在看不到的微观世界里造孔”。
“介孔材料是一种多孔材料,孔径在2~50纳米。而功能化介孔材料,是将介孔材料改性而使其具有不同的功能。”赵东元介绍,介孔材料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崭新的材料体系,具有规则排列、大小可调的孔道结构及高的比表面积和大的吸附容量,在大分子催化、吸附与分离、纳米组装及生物化学等众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虽从事基础研究,但赵东元的研究跟实际应用结合得相当紧密。
“化学是离工业最近的一门基础学科,很多研究成果都能实现转化。”经过不断压缩成本,赵东元团队将科研成果投入到工业化生产,开展大规模制备。
而不管是基础研究还是技术发明,科技活动往往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传承与创新,赵东元的团队也不例外。
除了赵东元,项目其余的获奖人都是他的学生。“我研究这个领域20多年,团队现在加在一起上百人了,最初是十几人,可以说做基础研究的队伍是非常大的。”赵东元说,最开心的是看到学生一个个成长起来,“这也是当老师桃李满天下的乐趣”。
奖励办数据显示,2020年度获奖项目平均研究时间是11.9年,其中,研究时间10~15年的项目数量最多,占比38.9%。
另外,为贯彻实施《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关于三大奖调整奖励对象由“公民”改为“个人”的要求,奖励长期在华工作的外籍人士,2019年首次在自然科学奖中试点向外籍专家开放。2020年度,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全部向外籍人士开放。
企业参与度提升
在各类科技活动中,企业的作用愈加凸显。
“十四五”规划指出,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9月22日,国家统计局、科技部、财政部公布的2020年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显示,企业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具体来看,各类企业R&D经费支出1867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政府属研究机构经费支出3408.8亿元,增长10.6%;高等学校经费支出1882.5亿元,增长4.8%。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76.6%、14.0%和7.7%。
今年的国家科技奖中,也不乏一些企业的身影。
由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联影医疗”)牵头,携手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协同创新,共同完成的“高场磁共振医学影像设备自主研制与产业化”荣获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项目攻关突破了谱仪、射频功放、梯度功放、梯度线圈、射频发射线圈、超导磁体等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出我国首台3.0T高场磁共振并实现整机制造与应用,填补了国内空白。这也是上海民营科技企业时隔14年再度拿下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联影医疗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张强对第一财经表示,“自联影成立之初,我们就开始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展开合作,产学研医协同创新,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3.0T高场磁共振,实现核心部件100%自主研发,且在产品性能上整体达到国际先进、部分指标国际领先的水平。最重要的是使进口同类产品大幅降价,老百姓(603883,股吧)看病费用大大降低。”
在项目团队看来,这一项目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借助产学研医融合的力量,在打通研发和成果转化过程中,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成为重要模式。而联影医疗和深圳先进院的合作,也有很多“特殊”之处。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郑海荣研究员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说道,产学研医合作对科技创新发展至关重要。这一次的获奖项目,深圳先进院与联影医疗首先通过战略合作实现顶层设计,随后通过共同申请项目确保紧密合作,并联合培养人才, 实现人才与资本的双向流动。“可以说是一种技术与产业弥散融合的方式。”
他对记者提到了这批参与项目科研人员享受到的“特殊”待遇。
“10年里,参与这个项目的一些科研人员,先进院不以申报项目、发表论文为考核指标,没有申报任何项目,也没有发表任何一篇SCI论文,同样但并不影响他们工资收入、不影响职称评定和定级,为的就是让他们安心攻克一个科研难题,就相当于一个研发特区。”郑海荣说。
不仅联合科研机构,临床医院也是医疗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要解决的痛点问题来自于医院,使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也来源于医院。”张强介绍,“设备在刚研发出来的时候,往往需要通过顶尖高校、医院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问题,通过不断磨合解决问题,才能让设备优化改进。这个过程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能产出很多科研文章与专利。”
以上海2020年的获奖项目情况为例,统计显示,在上海48项获奖的“上海成果”中,1/3由企业牵头或参与;与往年相比,上海获奖通用项目中,民营企业的数量明显增多。企业正在融入甚至牵头布设高水平创新网络,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体能力和地位日益增强。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