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以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充沛动力的同时,也深刻改变着金融格局与生态。金融机构作为数字经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近年来积极落地物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打造新型数字供应链金融,在促进金融与产业融合、提升风控管理能力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也为金融机构业务创新提供新的发展机遇。
顺应产融升级趋势,构建物联网金融新生态
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显示,2020年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1.7万亿元。预计到2022年,产业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同时,为进一步扩大物联网技术应用规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推进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物联网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
在国家政策支持、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物联网终端设备部署成本逐步降低、工业物联网日趋成熟等因素加持下,物联网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迸发出新的活力。为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号召,平安银行(000001,股吧)升级供应链金融及产业金融服务能力,自2019年起平安银行实施“星云物联计划”,融合物联网、AI、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搭建“星云物联网平台”。
从规模上看,平安银行“星云物联网平台”已接入物联网终端设备1000万台,在物联网领域已经可以定义为头部平台。从产业布局上看,“星云物联网平台”实现了对六大主流行业的全面覆盖,打造智慧制造、智慧车联、智慧农业、智慧能源(600869,股吧)、智慧基建、智慧物流六大行业标准化解决方案,支持实体经济融资规模超过1300亿元。
一方面,借物联网之力,平安银行得以获取企业授权的第一手生产经营数据,降低银行数据获取成本,并打通产融信息壁垒,帮助企业“有条件”增信,让企业信用有效变现,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另一方面,平安银行综合运用物联网、开放银行等技术,组件化、标准化输出平安银行的产品、金融、科技能力,打通企业产业链数字化的各个环节,实现与产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全面连接。此外,通过与技术服务商开展生态合作、满足企业开箱即用,提升企业数字化管理水平,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以广东某工厂车间为例,平安银行通过为机床安装设备手环、工业信号采集器,采集机器的位置、电流强度、生产运行状态,实时回传到“星云物联网平台”,并基于此数据研发设备E贷产品,帮助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同时还能将这些物联网监控数据通过数字口袋App反哺给企业,帮助企业实现对车间进行远程监控,提升数字化水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
这是平安银行通过其“星云物联计划”,升级传统产融服务模式,为实体企业解决融资与数字化转型两大需求的典型范例。
物联网金融盛会即将召开,谋画产融新篇章
近年来,围绕物联网技术发展趋势,行业内多家金融机构相继升级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加速银行与产业数字化转型。平安银行先行先试,驱动产融结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为探讨如何通过物联网技术提升金融行业数字化水平,打造开放银行数字经济生态,11月25日,平安银行将携手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举办“2021中国物联网金融发展大会”,以“星云联万物,产融共华章”为主题,邀请产业生态圈内科研、产业金融、信息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专家学者,共谋物联网金融新未来,谱写产融结合新华章。
演讲嘉宾方面,大会将邀请中国工程院、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航天研究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等20余位院士、学者、专家围绕物联网发展、信息通信、产业金融等相关话题,畅想科技赋能下的业务新场景、新应用。
圆桌论坛环节,将邀请平安银行、信通院、塔比星、联通数科、国电高科、星河动力、行云科技等10余家物联网领域及航天产业的头部企业、科研单位共同交流物联网金融的新未来。
此外,大会将正式发布《物联网金融产业生态研究报告(2021年)》,发表平安银行及中国信通院基于物联网技术创新金融场景的业务成果,以期为物联网金融行业提供标准规范、技术支撑、典范案例,并为专业研究者、技术关注者乃至大众提供趋势观察,共建高质量数据生态。
让我们一起期待11月这场“2021中国物联网金融发展大会”,共瞻物联网金融发展脉络,展望产融结合新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