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冬奥雪车雪橇场馆自动气象站,张曼在调试设备。受访者供图
北京冬奥宣讲团成员张曼。 北京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供图
北京市延庆区气象局副局长张曼,主要分管冬奥延庆赛区气象服务保障工作。她从2013年就开始参与建设自动气象站的工作,团队为成功申办冬奥会提供了准确的气象数据,在“十里不同天”的海坨山上建立了立体的、快速的、多元素的综合气象站网。
截至目前,不仅在海坨山建设了17套自动气象站、4套便携自动气象站的地面监测系统,还构建了“三维、秒级、多要素”的冬奥气象综合监测系统,建成了目前冬奥会历届赛事中最为稠密的监测站网。
为寻找建站位置把海坨山爬了个遍
新京报:气象局在冬奥会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张曼:成功申办北京冬奥会,与我们气象部门密不可分。我们从2013年就开始建设自动气象站,为成功申办冬奥会提供了准确的气象数据。为了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准确研判气象条件对雪上项目至关重要。降雪、气温、风速、能见度等气象要素,不仅对冬奥会赛程安排、比赛成绩有着直接影响,甚至还关系到运动员的身体和生命安全,每一个比赛项目对气象条件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比如风力过大会影响运动员的安全和比赛的公平性,温度过高会造成雪面融化、过低则容易发生冻伤。如果能见度不好,高速滑行的运动员会非常危险。这就要求我们的气象服务达到“分钟级、百米级”的精准预报。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就要在“十里不同天”的海坨山上建立“三维、秒级、多要素”的气象综合监测系统,也就是建立起立体的、快速的、多元素的综合气象站网。
新京报:在工作的过程中有什么印象深刻的事?
张曼:虽然长期从事野外探测工作,但是当我们第一次登上海坨山的时候,还是感受到在这里建站的难度超乎想象。海坨山作为冬奥会高山滑雪竞赛场地,海拔2198米,垂直落差900米,山岩陡峭,树林茂密,没水没电没网还没路,根本不具备建站的条件。但为了冬奥,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于是,为了寻找符合标准的监测点,我们把海坨山爬了个遍。
那段时间,我们的鞋不知磨坏了多少双,摔跟头、身上被荆棘划出血口子更是经常的事,印象最深的一次是4个小伙子在下山的时候迷路了,我们在山下一直等到了夜里,再见到他们时,他们的脸和手都冻得通红,身上的衣服都冻硬了,裤子也破得一缕一缕的,原来他们是顺着雨洪沟的大石头滑下来的,看到他们大家才松了一口气,大家紧紧抱在一起,他们说了一句话,到今天我还记忆犹新,“见到你们真好!”
冒着-30℃严寒搬运、安装设备
新京报:工作时还遇到了什么困难?
张曼:经过努力,站点的位置最终都选定了。可又有一个大难题摆在我们面前,因为大部分站点的位置都比较高,甚至有一些站点要建在悬崖边上。听当地老乡说:“骡子劲儿大,能走山道”,我们就走村串户借来几匹骡子。大型设备靠骡子驮,精密仪器还得我们自己背,为了保证建设时间,各类专用工具我们也得自己背。窄窄的山道坡度太大,有一天,把骡子都累得“罢工”了,卧在地上拽都拽不起来。时间不等人,大家说:“骡子不干了,我们干!”就这样,我们扛起沉重的设备,一步一滑地往山上运。
当时正是数九寒天,西北风呼呼地刮着,我们顶着每秒17米的八级大风,冒着零下三十摄氏度的严寒,啃着被冻硬的面包,嚼着已经冻成冰块的矿泉水,一趟又一趟地搬运、安装、调试着设备。里面的防寒服早被汗水湿透了,汗水流到衣角都冻成了冰凌。调试设备的笔记本电脑被冻得开不了机,大家轮流揣在怀里焐热。就这样,我们在第一时间完成了海坨山梯度自动气象站监测系统的建设任务。
当看到观测数据正常显示在调试窗口时,当听到观测数据成功回传到中心站时,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欢呼雀跃,想到之前打破常规的探测技术攻关和从天黑干到黎明的辛苦付出,我们觉得都值了。
新京报:观测站的设备经常会经历恶劣气候的考验,那如何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呢?
张曼:要想有连续、准确和可靠的观测数据,就必须保障观测设备能够始终稳定运行。所以越是刮风下雪,我们就越要守护好观测站。2020年2月的一天,大风夹着雨雪下个不停。核心区竞速1号气象站数据突然异常。接到值班员报告后,我立刻带着抢修队伍往山上赶。由于风太大,缆车停运,我们就乘坐雪地摩托上山。风力超过了8级,气温接近零下30℃,脸被冻得像是刀割。我们顾不上这些,一组人员将风杆放倒排除故障,另一组进行便携气象站架设作为数据备份。大家的眉发结了霜,口罩和围巾被呼出的哈气冻成冰片,戴着手套的双手冻得发麻,鞋被雨雪打湿,双脚几乎失去了知觉。经过3个小时的努力,设备终于恢复了正常。
截至目前,我们不仅在海坨山建设了17套自动气象站、4套便携自动气象站的地面监测系统,还在赛区建设了S波段天气雷达、激光测风雷达的垂直监测系统,同时完成了延庆赛区周边38套自动气象站的升级改造工作,构建了“三维、秒级、多要素”的冬奥气象综合监测系统,建成了目前冬奥会历届赛事中最为稠密的监测站网,展现了新时代中国气象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我们将坚持“精密监测、精准预报、精细服务”,为北京冬奥会的圆满举办保驾护航。
新京报首席记者 吴为 实习生 王美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