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力,要产生智能一定要做到人文世界、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深度融合。”1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汽车协会创始和轮值主席陈清泉在由《财经》(博客,微博)杂志、财经网(博客,微博)和《财经智库》主办的“《财经》年会2022:预测与战略”上如是表示。
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汽车协会创始和轮值主席陈清泉
陈清泉提出智能化可以助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智能系统可以把原来要废弃的能源转化为有用的能源,在能源和消费能源当中促进碳中和。进一步讲到智能制造,它是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先进数字技术的结合,同样通过智能系统,可以在智能制造的产业链中降低能源程度,降低排放强度,促进碳中和。
在现实世界中,紧紧依靠技术是不能够决定复杂的问题和硬件性条件的,陈清泉提到四网四流人文网能全方位、全力推动数字经济,并且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到第五次工业革命,而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文世界、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
人文网是知识来驱动的,信息网是用数据驱动的,能源网和交通网是城市主要的经济基础,而通过四网四流促进跨界融合,充分发挥数字生产力的作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能够做到很好的互动,进而做好顶层设计。
以下为部分发言实录:
陈清泉: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各位朋友,我很高兴也很荣幸在财经年会跟大家交流。我交流的题目是智能化助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交流的关键词就是智能化。智能化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力,怎么能够产生智能,也就是今天的关键词,要产生智能一定要做到三个世界的深度融合:人文世界、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深度融合,才能够创新驱动,习主席说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要创新要知道创新的三大要素:首先,理念。理念是创新的灵魂,创意是创新的源泉,人才是创新之本。还要有好的氛围,自由、开放、合作、包容,公平的市场竞争、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网络和大数据的支持。
要创新,思维方法很重要,首当其冲要环形思维,易经里面一半是黑,一半是白,也就是说黑可以变成白,白可以变成黑,黑中有白,白中有黑,今天不仅用数学模型,也要用大数据和区块链,今天不仅分析因果关系,也要分析相关关系。还要闭环思维,循环思维。
今天我们的发展已经到了新的格局,新的阶段,所以我们要十年磨一剑,不要老想弯道超车,能源革命要解决可持续的问题,可负担性的问题,可靠性的问题。它的解决方案就是低碳化、智能化、电气化。中国要实现能源革命比外国还要坚决,中国的能源结构,中国发展中需要能源,也要排放,习主席提出来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的时间,欧洲上世纪就已经达到碳达峰,美国和日本本世纪也达到碳达峰,而我们只有30年的时间,所以我们靠什么呢?靠创新来达到。
现在讲汽车革命,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我们的汽车革命从上半场走入下半场,汽车革命的上半场的核心技术,就是轻量化的车,从2015年开始我们连续六年全球电动车产销量第一,积累了从政策到市场很多的经验。我们现在进入汽车革命的下半场,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主要核心技术是汽车芯片和操作系统。最近美国和欧盟出台扶持电动汽车发展的政策和激励机制,根据2021年8月不完全统计,欧盟电动汽车的销量略微超过中国,所以未来的汽车是越来越复杂的,未来汽车所涉及的软硬件不是一个行业,不是一个企业所能做的,应该跨界融合,所以我一再强调跨界融合的重要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科技自立自强的同时也要加强国际合作,加快新能源汽车发现,实现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智能化,只有智能化才助推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首先,智慧能源(600869,股吧),有了智能化我们就有智能系统,有了智能系统就可以把原来要废弃的能源转化为有用的能源,在能源和消费能源当中促进碳中和。
这个案例,通过我提出来的四网四流融合的机制,一个是耦合,一个是共享,耦合是要把天然气网和煤炭融合,还有设备的共享,通过这个我可以把没有用的变成有用,把能源流变成物质流。比如发电当中,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发电,太阳能(000591,股吧)、风能、煤电等等,太阳能和风能是间歇性的,有时候很厉害,有时候没有,当有太多的太阳能和风能电网不能接收,把本来要废弃的能源变成氢,需要的时候氢能跟氧气结合,通过燃料电池就可以化解。与此同时,我可以助推碳中和,二氧化碳跟氢气结合就是能源,通过四网四流可以把没有用的变成有用,同时助推碳中和。通过四网四流的机制,可以促进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矛盾、集中能源和分布能源的矛盾、一层能源和二层能源的矛盾、电力能源和化工能源的矛盾。
现在讲将智慧交通系统,什么是智慧交通系统呢?要通过智能化,我们可以构建低碳、安全、高效、舒适的交通系统,这里面很重要的要做到车、路、城协同,通过交通、能源、信息的融合,在交通系统当中促进碳中和。
什么是智慧城市呢?在城市里面有个智能系统,通过这个智能系统,这个城市就可以宜居宜业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经济与社会兴旺。通过知识图谱,降低城市的碳排放,降低能源强度,促进碳中和。
这是智慧城市里面的人文网,人文网是知识来驱动的,信息网是用数据驱动的,能源网和交通网是城市主要的经济基础,通过四网四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能够做到很好的互动。
进一步讲到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就是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数字技术的结合,同样通过智能系统,可以在智能制造的产业链中降低能源程度,降低排放强度,促进碳中和。
刚才讲了最最核心的,就是怎么能够产生智能系统,一定要把人文世界、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深度融合,信息世界跟物理深度融合,我们叫数字孪生,怎么样从数据变成信息是数字孪生。光变成信息不够,要从信息进一步变成知识,要融合孪生,通过人文网的帮助,进一步把你的信息变知识,变成智能,知识要不断更新,所以我提出了认知孪生。这样通过我提出来的深度融合,就可以把数据变信息,数据变知识,知识变智能。
四网四流可以助推碳中和。这是我去年发表的白皮书,通过四网四流充分发挥数字生产力,它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文世界、信息世界和物理世界的深度融合。融合的机理就是系统的耦合,融合的效果能够提高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四网四流融合的思想是1+12,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互动,把能源信息和人的行为互动规律找出来,四网四流的工程实践是开发能源操作系统,将能源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采用一定的结构将能源体系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结合。只有四网四流才能全方位全力推动数字经济,能源物联网只是把能源联系起来,车网络只是把车辆信息和交通结合,我提出来的四网四流人文网才能全方位、全力推动数字经济,并且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到第五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力的发明,第三次工业革命是计算机的发明,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人工智能,但是光靠人工智能不行。所以我们从第一次工业革命走向第五次工业革命。第五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从原来的人工智能加上人文,加上环境。与此同时欧盟提出来欧盟工业5.0,它是在德国工业4.0的基础上,也就是以人为本。日本提出日本社会5.0,它也是以人为本。
结束语,在上世纪,我们专注于物理世界的进步,本世纪初,我们专注于网络信息的发展和数字化的发展,网络信息提高了我们的生产率,改变了我们的生产关系。但我们应该进一步辩证思维,将物理世界、信息世界和人文世界深度融合,将信息转化为知识,转化为智能,解决复杂的问题。在现实世界中,紧紧依靠技术是不能够决定复杂的问题和硬件性条件的,必须将物理世界、信息世界和人文世界深度融合。
我们要有六个眼睛,第一,前瞻性。第二,吸取历史教训。第三,综合的思维。第四,落地。第五,看看欧洲跟美国。第六,看看日本和韩国。全方位无处不晓,无所不知。我们需要激情、想象力、创新、集成。
主持人(袁雪):非常感谢陈院士富有激情的演讲,您一直讲人文世界的融合,这个人文世界到底该怎么理解?它更多建立在人的思维或者知识上,还是更多关注人的福祉?
陈清泉:简单说人文世界代表先进的思想,先进的经验,先进的政策,先进的法规,它是人的智慧,是知识驱动的。为什么要人文网呢?没有人文网光靠技术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举个例子,能源革命的铁三角矛盾,能源革命当中,我们一方面要低碳,一方面又要经济,又要安全,这个铁三角矛盾,光有技术是不行的,要加强人文网。我们现在双碳目标,有的地方靠技术一刀切也不行的,所以四网四流融合,我们一定要跨界融合,做到顶层设计,这也是中国目前的弱点,很多都各自为政,不能跨接融合,没有能够很好的顶层设计。通过四网四流促进跨界融合,促进做好顶层设计,充分发挥数字生产力的作用。
主持人(袁雪):非常感谢陈院士。陈院士提出了一个非常前瞻性的观点,就是要进行人文世界、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的融合,这对于当今世界的发展还是很有借鉴价值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