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反倾销第一案律师: 中国在规则丛林中突围

2021-12-13 06:20:10 第一财经日报 

   2001年的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了该组织的第143个成员。而一周后,一场“硬仗”就发生了。

   这一年的9月,美国PPG公司在加拿大贸易法庭提出起诉,起诉中国的汽车挡风玻璃产品在加拿大市场进行倾销,倾销幅度高达36%~194%。2001年12月18日,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CITT)与加拿大海关和税务总署(CCRA)联合发出公告,对中国包括福建福耀等4家出口汽车挡风窗玻璃的企业提出反倾销指控,涉案出口金额达1800万美元。这是中国入世后遭遇的反倾销第一案。

   20年后,全程参与此案的北京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晨对此案依然感慨万千。他在电话那头难掩激动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很多事件在参与时其实没有太多感触,但10年、20年后再来看,则是非常有意义。”

   杨晨专攻国际争议解决,律师生涯始于中国“入世”的2001年。20年来,从立法咨询到代理具体案件,从APEC会议到全球钢铁论坛,从WTO多边争端解决到国际投资仲裁,杨晨和他的团队倾尽全力提供法律服务。这其中有不少是代理中国政府的案件,有些案件的时间跨度非常长。

   彼时的他并没想到,在十几年后,中国的律师能在国际贸易救济领域与美欧同行平起平坐;中国也逐渐从入世伊始国际贸易规则的“学习者”演变为规则制定的参与者,“中国入世20年,其实是对WTO规则不断消化、遵守和贡献的过程。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需要在多边规则体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行业市场经济待遇

   回溯中国入世后反倾销第一案,在9个多月的应诉过程中,杨晨与上述中国企业积极参加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的公开聆讯,向法庭展示了大量的事实,同时还力促加拿大方面来华实地核查。2002年8月30日,加拿大国际贸易法庭一锤定音,裁定来自中国的汽车玻璃在加拿大销售不构成实质损害或损害威胁。

   这一结果意味着中国入世后反倾销第一案告捷,为所有中国汽车挡风玻璃企业在加拿大市场享受零关税扫清障碍。

   如今在杨晨看来,这一胜诉的意义不仅限于“第一案”。他强调,在这一案中,其实更受关注的是“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在此案之前,北美国家一直不承认中国企业的市场经济地位,不少贸易伙伴也对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持保守态度。但在杨晨看来,“只有拿到市场经济地位,应诉企业才能使用自己的生产和销售数据抗辩;使用替代国数据,结果不可控且被扭曲的可能性会很大。”

   “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在主要贸易伙伴的反倾销调查中‘全行业都拿到市场经济地位’的唯一个案。”杨晨强调,“由于加拿大法律中有遵循先例的原则,因此这一案影响深远。”

   伴随着中国入世后反倾销领域的第一案,杨晨也见证了中国的汽车挡风玻璃产业原本在北美只能停留在配件市场,到如今不断发展壮大。此前,福耀玻璃(600660,股吧)已在美国建立了全球最大的汽车挡风玻璃生产中心。

   杨晨依旧清楚地记得,被起诉后,福耀玻璃的董事长曹德旺做了两件事让他印象深刻:与北京对外经贸大学成立反倾销研究院,表示既然要走出去就要好好研究规则;同时,通过新闻发布会直言会应诉到底。“这在当时的企业家身上是难能可贵的。”杨晨说道。

   也正是由于这一案件,杨晨直言对汽车挡风玻璃产业“太有感情”。他甚至会利用在北美开会的间隙,专门飞赴福耀玻璃在美国俄亥俄州代顿市的工厂去看一看、走一走,与老朋友聚一聚。

   他认为,入世20年间,以福耀玻璃为代表的中国企业之所以能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不是偶发现象,“入世20年也是中国产业成长的20年,类似福耀玻璃这样的中国企业还有很多。”

   中国钢铁行业的突围

   如果说入世反倾销第一案的胜诉意义重大,那么中国钢铁行业应诉美国发起的“337调查”,则是入世20年来杨晨经手的案例中,过程最艰苦、但结果完美反转的案件。

   2016年5月26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宣布对中国输美碳钢与合金钢产品发起“337调查”,涉及宝钢、首钢、武钢等中国钢铁企业及其美国分公司共计40家企业。调查源于美国钢铁公司向USITC提出申诉,指控上述企业通过互换成本和价格信息控制产量和出口量,非法使用美国钢铁公司商业秘密和使用虚假原产地和生产商标识,违反了《1930年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款。根据程序,美方一旦裁定企业有违规行为,相关产品或被永久禁止进入美国市场。

   杨晨坦言当时的国际形势非常错综复杂。除了“337调查”,还有标志着中美贸易战开始的、针对中国钢铁产品的“232调查”。此外,在2017年二十国集团(G20)期间还有专门讨论中国钢铁产业产能过剩、补贴的全球钢铁论坛。

   “整个应诉前后持续了2年,大家都觉得特别艰苦。”杨晨回忆道。一方面,当时的美国政府对华咄咄逼人,另一方面,这一案件并不是在法院审理,而是在美国一个带有行政和党派色彩的准司法机构,即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审理。该委员会由6名委员组成,共和党和民主党籍委员各3人,最终的结果以委员投票决定。

   尽管各种氛围不理想,但并没有吓倒杨晨和他的队友。最终,中国钢铁行业以完胜赢下了美国“337调查”。“对方的三个诉点全部被驳回。”杨晨如此解释中国钢铁行业在国际舞台上的这次“完胜”:在他看来,这个案件对于中国钢铁行业而言,经济利益可能仅是数十亿美元,但声誉更重要。

   杨晨还强调,美方后续启动的针对中国的“301调查”报告中很大篇幅都引用了“337调查”中对中国钢铁行业的指控,把它当做中国所谓侵犯知识产权的代表性证据。“但中国钢铁行业的完胜,说明对于中国的指责是无中生有、站不住脚的。”他说道,“这个案件不仅仅关系着中国钢铁行业的走出去,更是关联到中美之间的博弈,可谓是时代矛盾的缩影。”

   中国支持WTO改革

   WTO争端解决、反补贴、反倾销、保障措施……20年来,这些国际贸易救济领域中的专业术语不断涌现。杨晨认为,中国入世后,除了要拥抱开放的机会,还要接受开放带来的挑战。

   他不否认20年来与中国相关的经贸摩擦的案件数量的确是越来越多,且类型也在不断变化。“最早加入WTO后涉及的是与WTO下属的三个‘安全阀’的调查,即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杨晨说道,“发展到今天,种类变得很多,比如‘337调查’、‘301调查’,还有目前频频出现的出口管制。此外,在各级法院、仲裁机构中进行的与贸易、投资有关的争议解决、与东道国政府间的投资争议数量都在增加。”

   面对中国在国际经贸舞台上不断遭遇“挑战”的现状,杨晨认为,这是非常正常的情况,“随着中国经济体量不断加大,经济活动频繁,自然而然遇到的经贸摩擦就会增加。”

   他还认为,入世也倒逼着中国法治意识的转变和提升,“早期,中国企业与他人做生意的过程中,可能更多讲究人脉、关系和人情,对法律合规和风控的意识相对比较薄弱。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企业在这20年间通过不断加强风控、合规意识来避免摩擦。这20年也是中国企业不断学习的过程。”

   对于WTO,杨晨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在他看来,这是个非常值得尊重的组织,其最重要的一点是给自己武装到了牙齿:即拥有WTO争端解决机制,使得国家间在机制范围内可以解决利益的冲突。

   但他也不否认WTO需要改革。“WTO是以美国为主导的力量设定的多边互动下的贸易摩擦解决机制,为欧美国家量体裁衣,更符合他们的利益保护诉求。但随着发展中国家慢慢成长、很多新兴产业的崛起以及经济模式的变化,一些规则逐步显现出不公平或效率低下的弊端,因此改变和完善规则势在必行。”

   目前,WTO改革主要涉及四大领域:规则制定、争端解决机制、WTO日常工作、发展问题。杨晨乐见中国以更为开放和积极的态度参与到WTO规则的修订中,“入世20年,中国肯定是受益者,全世界也是如此,这是双赢的结果。因此,中国要继续坚持WTO开放的精神,以及对规则的尊重。”

(责任编辑:张泓杨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