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带货主播:培训一周、时薪百万、联手MCN“割韭菜”

2021-12-13 18:00:29 财联社 

  央广网北京12月13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直播带货的火热让主播成为热门职业,但主播行业的种种乱象令人大跌眼镜。

  “白纸型”求职者培训一周即上岗

  记者以应聘者身份拨打了几家MCN机构的招聘电话,相关招聘人员基本上来者不拒,甚至有公司连简历也不需要,发送一张个人照片就能直接参加面试,并且号称毫无相关经验的“白纸型”求职者,经过一周培训就能上岗。

  “这个岗位只要学会怎么看镜头、怎么介绍产品就可以。此外要背一些话术,有些敏感词要规避。”某MCN机构人事相关负责人说。

  单个小时报价冲上惊人百万级

  对于新手来说,主播这一行业的“入场证”几乎唾手可得,与此同时,光鲜亮丽的行业现状和收入水平带来了极致诱惑。

  在今年“双11”预售期的第一轮直播中,李佳琦、薇娅两大头部网络主播的销售额累加达到约189亿元,数字惊人。

  根据相关平台数据,直播带货单个小时的报价可以冲上百万级别——罗永浩为113万/小时;“多余和毛毛姐”为124万/小时。

  此外,王祖蓝为29万/小时;“八戒说车”为40万/小时;“浪胃仙”为25万/小时;“痞幼”为18万/小时。

  “按平均水平非常保守地估计,一位拥有三四千万粉丝的主播,一场4小时的直播下来,整个团队能拿到的各种费用及抽成达到四五百万、五六百万元。一位腰部主播一场直播下来,能拿到四五十万元。”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MCN机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销售额中可能有一半以上是退货”

  不过,由于入行门槛低、从业人员良莠不齐,所谓的“咖位”并不直接与相应的专业技能“划等号”。

  记者发现,有些主播在直播过程中“脱缰”“翻车”是常有的事情,粉饰数据更成为“常态”。增粉100只需8元、“1288赞+88条真人评论+10万播放”只要30元……

  演员徐申东就曾曝光,直播带货时不仅需要花钱买流量,甚至还需要花钱做数据、“刷单”。

  一家制造业企业的电商负责人王迪安告诉记者:“很多主播公布‘带货战报’,即公布销售额,却从来没有公布过退货金额。实际上有些主播的销售额中可能有一半以上的退货。”

  主播偷逃税款有“套路”

  为了让利润更丰厚,主播和“幕后推手”MCN机构一方面抬高市场报价,另一方面通过所谓的“税收筹划”在税负上给自己“做减法”。

  国家税务总局杭州市税务局此前发布消息称,网络主播朱宸慧(雪梨)、林珊珊因偷逃税款,将被依法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分别计6555.31万元和2767.25万元。有业内人士坦言,“雪梨”们不是被罚的第一个,也绝不是最后一个,一大波网红主播“补税潮”可能就要到来。

  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应用经济系主任葛玉御指出:“网络主播普遍采用的偷逃税套路是——到部分需要税源的地区设立多家个人独资企业并虚构业务,将从相关企业取得的工资薪金和劳务报酬所得转换为经营所得,在能够雇佣财务人员建账从而查账征税的情况下故意不建账,利用核定征收政策将税负从原来的最高45%降低到10%以下。”

  MCN机构被指“两头黑”

  职业准入、市场报价、税收缴纳等多方面的乱象,都使得带货主播这一新职业没有建立起清晰的规则边界。

  其中,MCN机构被认为是“两头黑”,一头“坑企业”,一头“坑主播”。

  大大小小、鱼龙混杂的MCN机构在市场中“浑水摸鱼”。甚至有MCN机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的监管政策包容性强,对我们很有利,行业红利我们吃得还是挺好的。预期未来三五年之内还有一波上涨行情。”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认为,尽管不同主播和MCN机构之间的分工并不固定,但MCN机构的关键任务实际上是提供流量,一边是粉丝流量,一边是供应商品牌流量。

  盘和林表示,主播和MCN机构的一些不良行为,确实存在一定监管真空;营造良好的主播生态,其实关键在于明确责任。对于主播和MCN之间的利益关系,也需要公开化。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