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王晶 李彪 每经编辑 王可然
12月8日至10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要求,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同时还要求,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这些要求必将为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专精特新”发展带来了极大动力和鼓舞。
惟创新者强,创新已经成为国家和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实际上,自从2021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提出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后,中央和地方都更加重视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尤其是北交所的设立,进一步激发了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的热情和信心。
在此背景下,作为2021第十届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周的一部分,每日经济新闻将于12月21日上午在线上举办“2021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论坛”。该论坛以“寻找隐形冠军 拥抱时代机遇”为主题,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及头部投资机构、行业领军企业、高成长性企业代表等,从不同角度共同探讨“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路径、解读北交所上市规则,以及挖掘相关潜力股等。
与此同时,“双碳”目标之下,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企业发展“新潮流”。每日经济新闻汇聚低碳发展领域的政府官员、著名专家、知名上市企业,将于12月21日下午在线上举办“2021中国企业低碳发展论坛”,贡献中国碳中和智慧,探寻绿色低碳转型路径,抢占碳中和发展市场先机。
如何掘金“专精特新”?
北交所是我国继续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深化新三板改革,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的主阵地。
北交所上市的主力军是“专精特新”公司,是指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中小企业。与世界500强企业相比,虽然它们的名字不是众人皆知,但它们“小而尖”“小而专”,长期专注于某些细分领域,在技术工艺、产品质量上深耕细作,具有专业程度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等特点。
“专精特新”并不是一个新概念,实际上早在2011年便已提出。不过可以明显看到,近年从部委重金支持奖补,到高层会议密集部署再到资本市场重磅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已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此,每日经济新闻报社邀请到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兼理事长朱宏任,他将作题为《以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夯实2022年稳中有进的基础》的精彩演讲。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多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已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障碍。特别是创新型中小企业,常常面临极大不确定性,如研发成功概率较低,企业平均生命周期相对较短,投入资金必须有足够的风险补偿才能吸引到投资……
而北交所的设立则意味着未来更多中小企业将解决融资难题,为公司的发展插上一对翅膀。那么,“专精特新”企业如何才能“直通”北交所?登陆北交所最该注意什么?北交所(股转系统)西南区域首席代表范冠威将出席论坛,并从政策角度进行解读。
随着北交所影响力的逐步扩大,投资者也有望迎来新的投资机遇。如何掘金“专精特新”?开源证券总裁助理、研究所所长孙金钜将进行系统、专业的解答。
激发产业新的活力
作为首批登陆北交所的上市公司,梓橦宫是一家“中华老字号”企业,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乾隆年间。
如何复兴“中华老字号”这块牌子,是董事长唐铣面临的问题。本次论坛上,他将首次向外界分享自己的思考,并作题为《“中华老字号”的复兴之路:如何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与成长动能》的主题演讲。
除医药之外,5G时代下也迎来了智能制造的春天。从2017年转战智能制造,到如今形成以人工智能技术研究为核心,机器人产业链为依托的“AI+ROBOT”战略格局,哈工智能(000584,股吧)的初心与愿景一直未变。
作为哈工智能的掌舵者,乔徽坚信,人工智能技术以及智能机器人将逐渐应用于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这是大势所趋。“就如人们希望生活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的意愿,从未改变。所以公司会坚持这个方向,把它做下去。”
从工业机器人到涵盖软件、算法、视觉、医疗等领域,哈工智能面前呈现出一张乔徽绘制的“智慧蓝图”。不过,在转型升级的这几年,哈工智能也面临着挑战和质疑,支撑它走下去的核心力量是什么?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它如何走出一条差异化的发展之路?针对现状与未来,它如何逐步缩小现实与期待的距离?对外界关注的一系列热点问题,乔徽在论坛演讲中也将作出了回应。
更多嘉宾、更多精彩内容,都将在12月21日上午的“2021中国‘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论坛”一一揭晓,敬请期待。
探讨低碳发展机遇
2020年9月,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在近一年以来的多次国内外重要会议上,我国多次重申“3060”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今年10月,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方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正式印发。
据了解,依托顶层设计方案的要求,各部委、地方政府都在研究制定本部门、本地区的细化的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钢铁、水泥等一些重点行业也在推进本行业的双碳目标路径。一场涵盖经济社会方方面面的推进碳中和的工作正在展开。
有专家预测,中国实现“双碳”目标需投资约在150万亿元到300万亿元。碳中和的投资需求巨大,如何将需求变成市场,把握好市场机遇,成为了每一个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答题。
为此,在12月21日下午举行的“2021中国企业低碳发展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常纪文、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将解读主管部门在做碳达峰、碳中和的总体部署时,有哪些关键点、有何种重要考量,剖析在百万亿级投资需求之下,环保、能源等行业的发展机遇。
同时,从配套政策的支持,尤其是金融产品的支持上出发,主办方邀请到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亚洲金融合作协会绿色委员会执行副主任委员刘锋,为大家解答在“双碳”目标的倒逼下,金融产品的创新发展、碳交易市场与碳金融加快融合等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
此外,在本次论坛上,主办方还邀请到成都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碳中和背景下,地方政府如何助力企业发展;同时邀请了蓝晓科技(300487,股吧)董事长分享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成功探索。
除了政策的解读和经验的分享,碳中和的发展过程中,也离不开行业内的交流和观点碰撞。在“碳中和来了,中国企业准备好了吗?”的圆桌对话环节,论坛将聚集产学研人士于一堂,有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领导,以及科融环境(300152,股吧)、首创环保、通威股份(600438,股吧)、隆基股份(601012,股吧)等诸多专家、企业家,共话碳中和的机遇与挑战。
“2021中国企业低碳发展论坛”已经进入倒计时,届时,必将给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低碳发展“盛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