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胡将何去何从?胡锡进卸任环球时报总编辑!

2021-12-16 15:19:38 每日经济新闻 微信号 

 

  12月16日午间,人民日报旗下的《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在其微博发文宣布正式退休。

  他在微博中称道,“我已办理退休手续,不再担任环球时报总编辑职务。今后我将以环球时报特约评论员身份继续工作”。

  小编注意到,胡锡进的微博个人简介已从《环球时报》总编辑变更为《环球时报》特约评论员。

  胡锡进:我已办理退休

  不再担任环球时报总编辑

  12月16日中午,胡锡进在其个人微博以及微信号发文官宣卸任《环球时报》总编辑。

  他在文中称到——

  老胡转过年就62岁了,到了退休的时候。我已办理退休手续,不再担任环球时报总编辑职务。今后我将以环球时报特约评论员身份,继续为环球时报事业发展贡献力量,继续为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竭尽所能。

  在此,衷心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环球时报的支持、关注,感谢对我的鼓励,以及批评鞭策。老胡给大家作揖了。”

  胡锡进1960年4月出生于北京,祖籍为河南平顶山汝州,目前已年满61岁。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1982年07月至1986年09月期间,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87153部队教员,198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考入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系读研究生。1989年获前苏联硕士学位。毕业后的胡锡进选择从事新闻行业,进入了人民日报国际部做助理编辑、编辑。

  胡锡进曾在美国日本等国采访,并曾进入我国台湾地区采访。采写过大量独家新闻,并参与策划了一系列重大新闻采访活动。

  1993年,胡锡进被派往萨拉热窝,担任《人民日报》常驻南斯拉夫记者,从事新闻报道。3月19日,胡锡进抵达萨拉热窝。在巴尔干半岛,萨拉热窝被称为“欧洲火药桶”,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波黑战争均起源于此。胡锡进深入战火中的波黑,亲身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带回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后写作《波黑战地采访手记》一书。1999年,他获得“中国杰出青年外事工作者”荣誉称号。

  1995年11月,胡锡进在萨拉热窝采访 图片来源:环球网

  1996年,胡锡进结束采访任务,回到国内。回国以后,胡锡进被提升为人民日报社国际部编辑、主任编辑,这是他事业的里程碑。

  1997年,《环球时报》正式创刊,胡锡进被任命为《环球时报》副总编辑,并于2003年赴海湾采访伊拉克战争。上任副总编辑以后,胡锡进迅速找准定位,他将主要的关注点放在国际新闻上。在胡锡进的带领下,《环球时报》迅速做大,到2005年,《环球时报》已经成了有影响力的报纸。2005年,胡锡进被提拔为《环球时报》总编辑。2009年4月,《环球时报》创办英文版,胡锡进兼任英文版总编辑。

  从2005年算起,胡锡进已任环球时报总编辑16年,他时常通过社论、微信公众号,或是微博等社交媒体,发表言论,几乎逢热门事件必评,相当活跃。

  他在新浪微博拥有2423万粉丝,是颇具影响力的“网络红人”。

  此前报道,胡锡进: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

  我不奢望自己的羽毛完好无损

  2020年12月,胡锡进曾遭环球时报副总编辑段静涛实名举报。

  2021年1月29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人民日报社纪检监察组通报了对此次举报的核查结果。指出段静涛举报胡锡进的问题没有事实依据,举报问题失实,将根据调查结果追究段静涛的纪律责任。段静涛在会上作了深刻检讨,表示对自己的冲动行为非常后悔,向胡锡进和无端受到牵连的同事道歉,将诚恳接受组织作出的处理决定,以实际行动改正错误。

  胡锡进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表示感谢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社纪检监察组对此事作出的澄清,将和社委会成员一道,加强队伍建设,提升管理水平。人民日报社有关负责同志在会上要求,环球时报社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监督管理,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氛围,共同把环球时报办得更好。

  胡锡进是当下中国最受争议的媒体总编辑之一。他用自己的方式争取最大的话语权,并认为自己的高明之处正在于找到了与主流价值观的契合之处。

  另据澎湃新闻2015年11月报道,在微博沉寂一个多月后,十一月初,《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带着自己的视频脱口秀节目《胡侃》,重返舆论场。

  图片来源:胡锡进视频脱口秀《胡侃》截图

  在接受采访时,胡锡进说:“价值观和生存哲学在我这里不是对立的。要能持久发挥影响力,保持长期生存是前提。”

  而上微博、署名“单仁平”的社评、自拍、脱口秀,以及或将问世的社论视频版,都是胡锡进充分利用新媒体,以期扩大《环球时报》影响力的步步尝试。

  “我已是舆论场的场中之人,有谁进这个场子是为了‘低调’而来吗?如果为了低调,我会选择另一个职业。”他说。

  胡锡进,已做准备,从未怯场。

  【对话】

  澎湃新闻:最近看了你的《胡侃》,一如既往的直白,点赞、嘲讽当然也是一如既往。我只是好奇,舆论场对你并不友好,你为什么就不能选择低调一点,为什么要屡次自己跳出来成为舆论的中心?

  胡锡进:我已是舆论场的场中之人,有谁进这个场子是为了“低调”而来吗?如果为了低调,我会选择另一个职业。确实有一些人对我不友好,这个国家主流社会中的人和元素,在舆论场上遇到一些不友好声音的,恐怕不止我一个。作为一位时政媒体的负责人,我想我不该奢望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追求自己羽毛的完好无损,甚至我也没有权利这样做。

  澎湃新闻:记得上回采访你的时候,你说,《环球时报》只是一个名字,《环球时报》也可以办得跟《南方周末》一样,关键看谁来办。所以你认为《环球时报》现在走的这条路与你个人的价值选择是高度契合的。但外界依然认为这是你的生存哲学。你上次也说,“没有人完全不考虑自己,完全不考虑自己的集体利益,就《环球时报》而言,我们对个人利益和对集体利益的考虑,应该是正常的。”

  胡锡进:价值观和生存哲学在我这里不是对立的。要能持久发挥影响力,保持长期生存是前提。我的生存哲学并没有不正常,有些人感到诧异,那是因为他们对媒体行业不了解,加入了太多他们自己的想象。《环球时报》的话题领域很宽,前沿的话题我们都在努力触及。我们能在这种情况下得到较为安稳的生存,这既有我们的智慧,也是时代进步的表现。

  编辑|程鹏  易启江

  校对|孙志成

  图片来源:胡锡进视频脱口秀《胡侃》截图

原标题:担任16年《环球时报》总编辑的胡锡进宣布卸任!对于今后去向,他这样说...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