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祝嫣然
[ 产业结构是影响碳排放总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减少对高排放传统产业的投资,增加对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利用等清洁产业的投资力度。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价值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 ]
[ 到2025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5%,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5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比重不低于30%,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
中央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施工图”出炉。
近日国资委印发《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称,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先进储能、温差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兴能源领域前瞻性布局力度。
国资委明确,将“双碳”工作纳入央企考核评价体系。中央企业要建立健全企业内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监督考核机制,有关贯彻落实情况每年向国资委报告。
中央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与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是我国碳排放的重点单位,应当在推进国家碳达峰、碳中和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意见》分阶段提出了到2025年、2030年、2060年中央企业双碳工作的目标。其中,到2025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5%,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5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比重不低于30%,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
为实现上述目标,《意见》从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强化绿色低碳技术科技攻关和创新应用、建立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等5个方面展开部署。
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强化国有资本绿色低碳布局是重要举措之一。《意见》指出,调整国有资本存量结构,加快清理处置不符合绿色低碳标准要求的资产和企业,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优化国有资本增量投向,加大绿色低碳投资,充分发挥投资引导作用,推动国有资本增量向绿色低碳和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称,产业结构是影响碳排放总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要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减少对高排放传统产业的投资,增加对节能、环保、循环经济利用等清洁产业的投资力度。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排放、高价值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
严控“两高”项目是实现上述目标的关键。《意见》明确,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科学稳妥推进拟建项目,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格落实等量或减量置换,严格执行煤电、石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深入挖掘存量项目潜力,加快实施改造升级,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坚决关停不符合有关政策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
《意见》还提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包括加快推动非化石能源发展。优化非化石能源发展布局,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业务占比等。
其中特别提到,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培育高端核电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稳步构建氢能产业体系,完善氢能制、储、输、用一体化布局,结合工业、交通等领域典型用能场景,积极部署产业链示范项目。加大先进储能、温差能、地热能、潮汐能等新兴能源领域前瞻性布局力度。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突破10亿千瓦,水电、风电装机均超3亿千瓦,海上风电装机规模跃居世界第一,新能源年发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风电、光伏和水能利用率分别达到96.9%、97.9%和97.8%,核电年均利用小时数超过7700小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