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10日通报,9日0时至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57例,其中本土病例97例(河南60例,其中郑州市24例、许昌市21例、安阳市15例;天津21例,均在津南区;陕西15例,均在西安市;广东1例,在深圳市)。
新增无症状感染者42例,其中本土2例(均在天津津南区)。
河南安阳2名病例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
8日,河南安阳市在主动检测人群中筛查发现2例本土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个案。9日经河南省疾控中心实验室病毒全基因组测序,显示2例本土病例感染病毒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1分支,经分析比对,与天津市津南区现有本地疫情属同一传播链。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和基因测序结果,基本锁定安阳市本次疫情的感染来源为2021年12月28日从天津市津南区返回安阳市汤阴县的1名在校大学生。
10日0时起,河南商丘市城区公交车暂停营运。
10日8时起,河南郑州对所有自公路入郑车辆司乘人员查验健康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测量体温。
9日起,河南郑州二七区嵩山路街道玉晖园社区玉晖园小区、大学路街道金桥社区中苑名都小区;中原区绿东村街道陇西社区陇海西路306号院(康桥上城品小区)、中原西路街道绿都社区绿都城南区14号楼、棉纺路街道盛润锦绣城社区盛润锦绣城小区东院1号楼被划定为中风险地区。
10日起,河南安阳内黄县六村乡袁六村被划定为中风险地区,汤阴县育才中学、古贤镇大朱庄村被划定为高风险地区。
河南新乡取消线下教学。中小学校(除高三年级外)、幼儿园1月10日起学生不再返校;全寄宿制学校学生已返校的,校园实行封闭管理;高三年级学生正常参加线下教学。
除天津站、天津西站部分进京车次外
天津各站进京车票全部停售
疫情对京津两地交通的影响仍在扩大。1月10日上午,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目前,铁路部门已停售天津市管辖范围内各车站至北京市管辖范围内各车站的车票,只保留天津站、天津西站部分京津城际列车车票售卖。
不过,据12306官方数据显示,截至1月10日9时35分,从今天到1月20日,天津所有进京车票均已售罄或停售。北京至天津的车票售卖正常。
北京市卫健委发重要提醒
目前,国外疫情高发,国内天津、河南、广东深圳等多地报告本土病例,天津出现奥密克戎感染者,至少已在社区传播三代。北京市疫情防控面临境外境内双重风险。春节将至,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在即,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放松。天津进(返)京人员严格落实防控措施:
天津市津南区、南开区竹华里的人员严格限制进(返)京。2021年12月23日(含)以来途经天津市津南区、南开区竹华里已来京人员参照中风险地区来京人员管控,进行居家隔离,按照社区要求开展核酸检测。
2021年12月23日(含)以来途经天津市人员立即主动报告社区、单位、宾馆等,配合健康监测、核酸检测等防控措施。
北京市人员非必要不去津,天津人员非必要不来京,建议京津通勤人员居家办公。
北京倡导市民群众在京过年非必要不出京
据新华社消息,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10日发布《关于2022年春节放假安排的通知》,倡导市民群众在京过年,非必要不出京,度过一个欢乐、祥和、安宁的节日假期。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精神,北京市2022年1月31日(星期一,除夕)至2月6日(星期日,初六)放假调休,共7天。1月29日(星期六(002291))、1月30日(星期日)上班。
粤康码今晨无法显示
12345热线:系统维护升级
1月10日上午9时左右,广深地区网民在网络反映称微信“粤康码无法正常显示”,#粤康码#话题也于今日早间冲上热搜。南方+记者联系多位在广东日常使用粤康码亮码通行的市民实测,确出现粤康码无法加载的情况,市民多采用穗康码、支付宝健康码用于出行。
经记者实测广州市级健康码穗康码、深圳市级健康码深i您以及支付宝国家健康码等,都可正常加载。
记者联系广州12345热线了解这一情况,工作人员回应称:粤康码出现系统故障,技术部门正在维护,建议稍等再试。
10时30分,记者再次致电广州12345,接线工作人员仍表示系统维护升级中,带来不便请多谅解。
10时38分,粤康码显示恢复正常。
据了解,“粤康码”是广东省基于“粤省事”微信小程序开发的健康通行码。2020年2月以来,“粤康码”已在广东全省21个地市推广,并在机场、码头、铁路公路站场、医院、小区、工业园、办公场所、商场等重点场景应用,助力群众“一码走广东”。
粤康码亮码失败?不慌,深i您健康码能亮码
“打开粤康码无法亮码?系统崩了?”1月10日早上8时左右,不少赶着上班的深圳打工人发现粤康码打开之后,无法亮码,核酸检测、新冠疫苗接种也显示升级维护的状态。
深圳特区报记者从深圳市政数局获悉,深圳市民遇到这种情况别慌,可能是访问人数过多导致的,市民耐心等待并再次刷新。深圳的小伙伴可以打开“深i您”小程序,可以查询健康码和核酸检测结果,可以正常出行。
综合自央视新闻、南方+、深圳特区报、西部网、新华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