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高铁钢轨“医生”子夜寒风中守护春运回家路

2022-01-20 15:37:26 新华网 

新华网郑州1月18日电(范作言 顾朝鑫 岳瑞果)2022年1月18日,春运开启第二天,年味渐浓,游子归乡心切。0时20分,夜色连天,寒风刺骨,气温-6℃。

位于伏牛山余脉的郑渝高铁193公里处,几家山村农舍隐约如见,静静地横卧在山坡间。5名高铁探伤人员在微弱的头灯伴随下,迅速将探伤检查仪器抬上高铁线路。

“郑渝高铁上行K193++036m处,左股、里程增加……输入信息正确。”“好,开始作业!”郑州高铁基础设施段钢轨探伤队四工区工长蔡红勋确认输入钢轨探伤信息后,宣布开始作业。

近段时间的凌晨,他们都要推着仪器,伴着寒风、冷月,在钢轨上行走、检查、标记、记录,日复一日地重复这一件事。

根据计划,他们当天要对郑渝高铁上行K193+036m至K200+130m处共计7公里多的高铁钢轨线路进行探伤检查。

17日21时,他们在办公室集合,分别召开作业方案制定会和方案布置会,确定作业地点、行走方案等内容,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分工和安全注意事项提醒。之后,从工区驱车赶往作业地点。

作业时,每两人使用一台探伤仪,负责一股钢轨的探伤检查作业。作为作业负责人,蔡红勋每隔五分钟,都要与作业人员核对一次行走的里程,以确保检查参数精确、无偏差。

“让旅客有舒适的乘车享受,体验更美好春运,钢轨设备是关键,大家听报警、看回波一定要仔细!”蔡红勋提醒道。

作业时探伤工的思想要高度集中,双眼必须紧盯仪器显示屏的出波情况。若发现疑似波纹出现,他们要反复检查确认钢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探伤仪主要是利用超声波在钢轨质界面产生反射,通过波的折射和波型转换,检测钢轨内部是否有伤损,就和医生做‘B超’一个道理。如果行走速度快,很容易出现漏检的情况。”蔡红勋说道。

“嘟……嘟……”2时15分,探伤工张军峰的探伤仪传来报警声。他立即将仪器拉回来在报警处所反复推了两次,然后用头灯照着报警处仔细看了看,向蔡红勋汇报:“是钢轨的焊缝,没有问题。”说完继续推着探伤仪往前走。

“钢轨是保证高铁列车时速300公里安全运行的最基础设备,在气温低的时候由于‘热胀冷缩’原理,容易出现断轨安全问题,我们的工作就是提前发现隐患,确保安全。”蔡红勋说。

“探伤仪两台、对讲机一台、记录本一本……”4时整,探伤作业完毕,进行工具清点,总结作业情况。

“夜间作业虽然很辛苦,但白天看到一列列高铁将春运期间回家团圆、探亲访友的人们安全、正点地送达目的地,苦点累点我们也很欣慰。” 蔡红勋说。(完)

(责任编辑:刘畅 )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