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
“每到群众家中,常会问一问,还有什么困难,父老乡亲的话我都记在心里。”
…………
新年前夕,习近平主席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心系民生冷暖、情牵万家灯火。真挚平实的话语,具有直抵人心的温度和力量,在14亿多中国人民心中激荡澎湃。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心之所向,行之所至。党的十八大以来,每逢新春佳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会深入基层一线,走进人民群众中间,看实情、听民声、问冷暖、送祝福。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新春足迹,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是人民领袖对人民温暖贴心的关怀、真挚深情的惦念,是百年大党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的执着追求。
家国天下,枝叶关情。行程万里,不忘初心。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
新春佳节将至,广大群众能不能过一个祥和安宁的节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惦记。
2013年春节前夕,赴甘肃看望各族干部群众的习近平总书记特地来到兰州市城关区五泉菜市场。总书记十分关心市场供应情况。
“菜价涨了没有?”“本地菜多不多?”在几个摊位前,习近平总书记详细了解白菜、洋芋、西红柿、洋葱等蔬菜价格。
面食铺前,习近平总书记察看拉条子、猫耳朵、饺子皮等面食,问“面条一天卖出多少斤?”“四五百斤。”总书记夸商户“方便了群众”。
“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都是事关民生的大事。从过去物资稀缺到今天物产丰富,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连年改善。
2020年1月20日,赴云南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昆明国际会展中心,视察第十四届昆明新春购物博览会年货街。
货架上,农副产品一应俱全,节日民俗用品年味十足,少数民族和周边国家特色产品琳琅满目……习近平总书记走到摊位前,商家、顾客围拢上来,争相向总书记问好。总书记仔细询问春节前市场供应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有关部门要做好工作,确保节日期间市场供应充裕,质量安全可靠,让群众过一个安定祥和的春节。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食品安全问题。
2021年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贵阳市观山湖区合力惠民生鲜超市。
在熟食区,习近平总书记叮嘱:“一定要注意食品卫生,标明生产日期,不能卖过期食品。”在冷鲜区,总书记又询问冷链储运情况,要求对当天没卖出去的冷鲜肉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树立战略眼光,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的期待,适应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不断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取得新进展。
——2013年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甘肃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餐厅鸿瑞园店,考察了解社会化养老情况。
一餐饭多少钱?饭量够不够?卫生不卫生?老人们的收入怎么样?有什么困难?习近平总书记问得非常仔细。
习近平总书记给老人们拜年,祝愿他们新春愉快、身体健康、安享晚年,并端上一盘热气腾腾的饭菜,走到72岁的老人杨林太面前,轻轻送上,请他用餐。
——2014年1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儿童福利院,看望在这里入住的儿童。
在宿舍,习近平总书记鼓励聋哑女孩王雅妮和放假“回家”的大学生闫志净好好学习,学业有成,并伸出大拇指向她们学习哑语“谢谢”;在排练室,孩子们边做手势,边唱起《感恩的心》,歌声悠扬,不少人的眼眶湿润了。
习近平总书记动情地说,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对儿童特别是孤儿和残疾儿童,全社会都要有仁爱之心、关爱之情,共同努力使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2015年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延安市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看望教职工,对辛勤工作在教育战线的广大教师致以新春问候。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很重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抓发展在根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重视教育,重视基础教育尤其是老区的基础教育,财政资金要向这方面倾斜。
——2019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东城区草厂四条胡同,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
“这是什么时候改造的?”“老住户都搬回来了吗?”“社会车辆进不来吧?”漫步其中,习近平总书记一边浏览街巷风貌,一边询问旧城保护整治、人居环境改善等情况,还特意推开一间新改建的独立公共厕所的门,察看卫生状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中央十分关心老城区和棚户区改造,就是要让大家居住更舒适、生活更美好,解决好大家关心的实际问题,让大家住在胡同里也能过上现代生活。
…………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但为了守护万家灯火,保障假期欢乐祥和,许多劳动者坚守一线,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对于基层一线劳动者,习近平总书记充满着关心关怀的真情。
——在工地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同农民工亲切交谈,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农民工的辛勤劳动和奉献,要更多关心、关爱农民工,特别是不能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
——在派出所,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公安民警致以节日的问候。总书记要求公安部门做好春节期间各项工作,让人民群众过一个平平安安、欢乐祥和的春节。
——在清洁站,习近平总书记向环卫工人祝贺新年。总书记深情地说,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没有你们的辛勤劳动,就没有城市环境的清洁美丽,就没有市民生活的安逸舒适。
——在出租客运公司,习近平总书记了解节日期间出租车运营情况。总书记十分关心群众反映突出的“打车难”问题,询问“的哥”“的姐”的看法。总书记听了以后表示,你们工作很辛苦,为群众出行提供了方便,为城市交通事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快递服务点,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仍在工作的“快递小哥”。总书记指出,“快递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为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努力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这条路”
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还要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按照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走下去,把产业发展好,把乡村建设得更好,创造更加多彩多姿的生活
“新年之际,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他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能不能过好新年、过好春节。”习近平主席二〇一七年新年贺词中的这句话,让无数人为之动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的,是困难群众;念兹在兹的,是脱贫攻坚。
2014年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来到地处边陲的内蒙古兴安盟阿尔山市。
在伊尔施镇困难林业职工郭永财家中,习近平总书记察地窖,摸火墙,看年货,坐炕头,详细了解一家人的生活。总书记表示,快过春节了,知道你们有困难,特地来看望你们。
看到郭永财等群众住房还比较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叮嘱当地干部要加快棚户区改造,排出时间表,让群众早日住上新房;要做好慰问困难群众工作,让每个家庭都过好节。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话真挚深情。
2016年2月2日,农历腊月二十四,恰好是南方的小年,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沿着崎岖山路来到江西井冈山市茅坪乡神山村。这曾经是一个贫困村。
在红军烈士后代左秀发家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一家人立足本地资源、依靠竹木加工增收脱贫的做法给予肯定,祝他们生产的竹筒畅销。总书记指出,扶贫、脱贫的措施和工作一定要精准,要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不能大而化之。
在村里,家家都忙着准备年货,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处,都向乡亲们问好。总书记还给贫困户送去年货,给孩子们送去书包,祝家家都把年过好。
习近平总书记到村里的消息迅速传开,村民们聚集到村口,齐声向总书记问好。总书记同乡亲们握手,向乡亲们拜年。
在考察调研中,习近平总书记对乡亲们说,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将继续大力支持老区发展,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好。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
习近平总书记真挚热情的话语,温暖着在场每个人的心,阵阵欢声笑语充满整个山村。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2017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河北张北县,踏着皑皑白雪进入小二台镇德胜村。这个村曾经是贫困村,全村413户中有212户是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在村民徐海成家,习近平总书记同乡亲们一起,一笔笔算着一年的收支账,合计来年的脱贫计划。
习近平总书记问徐海成,家里有多少亩地,种些什么,收成怎么样?
徐海成说,自己一家4口,2016年种植甜菜、马铃薯、莜麦的收入,加上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和务工收入,共计4.3万多元,妻子治病和女儿上大学支付3.5万多元,除去基本生活,家里没有多少活钱了。
习近平总书记一边帮他算账,一边安慰他,说党和政府一定会持续关心像他这样的家庭,让乡亲们过上越来越好的日子。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样的场景人们并不陌生。习近平总书记问的是一家一户的小账本,展现的却是脱贫奔小康的大情怀。
“我们这一代人有这样一个情结,一定要把我们的老百姓(603883)特别是我们的农民扶一把,社会主义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共同富裕、全面小康,大家一起走这条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
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发扬钉钉子精神,敢于啃硬骨头,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
2021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考察调研。
走进苗族村民赵玉学家,习近平总书记从客厅、厨房到卫生间,看得十分仔细。“做饭用电,电费贵不贵?有了自来水,洗澡都有热水吧?”
赵玉学指着客厅墙上的照片说,过去就住在这个麻窝寨里,透风漏雨,没水没电。在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帮助下,现在住进了这个15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水电路都通了,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化屋村曾经是深度贫困村,近年来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和旅游业,实现了贫困人口清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把孩子教育培养好。
马上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年货。赵玉学妻子杨鹏英邀请习近平总书记一起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黄粑。
拿起一张粽叶,夹上一块糯米黄豆面,卷起粽叶,用线扎紧,习近平总书记亲手包了一个黄粑。总书记笑着说:“祝你们今后的日子过得更加幸福、更加甜美!”
在村文化广场上,各族群众正在开展春节民俗活动,打鼓吹笙,载歌载舞,喜气洋洋。
在欢快的迎客歌声中,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大家中间。总书记指出:“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还要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按照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走下去,把产业发展好,把乡村建设得更好,创造更加多彩多姿的生活。”
“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要靠创新,我们国家再往前走也要靠自主创新。”
在贵州的大山深处,依靠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成了有“中国天眼”之称的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2021年2月,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美好的新春祝福。其间,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听取“中国天眼”建设历程、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情况介绍。总书记通过视频察看“中国天眼”现场,并同总控室的科技工作者代表连线,向他们并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拜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国家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要靠创新,一味跟跑是行不通的,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西安市调研。在中科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总书记考察了光电测试大厅、空间载荷环境试验大厅,察看了科技成果及产品展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技术靠化缘是要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科技人员要树立强烈的创新责任和创新自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面向国际科技发展制高点,努力多出创新成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
电子信息产业是实体经济的重要产业。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这一领域的最新进展。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四川成都市天府新区考察。在成都中电熊猫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总书记听取了公司总体情况和四川省、成都市电子信息产业情况介绍,察看企业自主可控网络信息安全产品,并深入车间观看新一代液晶面板生产工艺流程。
习近平总书记勉励企业“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绿色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重要发展理念。总书记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这个理念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昆明市考察调研。总书记来到滇池星海半岛生态湿地,听取云南省和昆明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总体情况汇报,察看滇池、抚仙湖、洱海水样和滇池生物多样性展示。
滇池是镶嵌在昆明的一颗宝石,上世纪50年代末水质开始恶化,到90年代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湖泊之一。经过多年不懈治理,生态环境大为改善。
习近平总书记详细询问滇池保护治理和水质改善情况。总书记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决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而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西安是有着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古老城市,是中华文明的根脉城市之一。
2015年2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西安市调研。在西安市博物院,总书记观看了西安都城变迁图、隋唐长安城模型、青铜器及汉唐金银器文物展、汉唐代表性雕塑与唐三彩文物展,听取了古代丝绸之路和长安历史文化等介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
一个城市的历史遗迹、文化古迹、人文底蕴,是城市生命的一部分。胡同,北京老百姓世代生活的地方,是老北京的一个显著特色。
2019年2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前门东区,沿草厂四条胡同步行察看街巷风貌,听取区域规划建设、老城保护、疏解腾退、人居环境改善等情况介绍。前门东区是北京老城重要历史片区,是北京这座千年古都深厚文化底蕴的重要体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历史文脉统一起来,既要改善人居环境,又要保护历史文化底蕴,让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而体育同样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
2017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张家口市崇礼云顶滑雪场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首先到雪具大厅,了解头盔、雪帽、雪镜、雪服、雪鞋、雪板等各式雪具的不同功用。大厅里的游客和滑雪爱好者们热情向总书记问好、向总书记拜年,总书记频频向他们问候致意,祝他们新春快乐、玩得开心。
在滑雪场练习区,一些正在练习的滑雪爱好者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了,激动地围了过来。总书记同他们亲切交流,询问他们的滑雪体验。
在一群正在这里参加滑雪冬令营的少年儿童中间,习近平总书记俯下身子,问他们多大了、从哪里来、练滑雪难不难,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在滑雪练习中既勇于挑战,又注意安全。
体育是重要的社会事业,也是前景十分广阔的朝阳产业。在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申办北京冬奥会,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推动我国冰雪运动快速进步,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我们提出,要努力带动更多人参与冰雪运动,北京冬奥会是一个重要推动,对冰雪运动产业也是一个重要导向。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体育事业不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还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
匠心独运丹青手,万里山河起宏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抓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自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
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改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
布楞沟,是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高山乡的一个下辖村,东乡语意为“悬崖边”。村如其名,山大坡陡、沟壑纵横,一度是该县最偏僻贫困的村。
这里曾经吃水难,要么喝雨水或者河沟里的盐碱水,要么往返30公里到洮河取水;行路难,全村都是土路,又窄又陡;住房难,八成以上群众住的是土坯危房;上学难,村里只有一个三年制教学点……
201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翻山越岭,来到海拔1900多米的布楞沟村,入户看望老党员和困难群众。“要把水引来,把路修通,把新农村建设好。”总书记殷殷嘱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特别是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一定会给乡亲们更多支持和帮助,乡亲们要发扬自强自立精神,找准发展路子、苦干实干,早日改变贫困面貌。
如今,布楞沟村的水引来了,路修通了,当年的吃水难、行路难、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增收难,得以明显改变。
2014年1月27日,赴内蒙古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锡林郭勒盟牧民玛吉格家,在蒙古包中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拉起了家常。
“小孩上学远不远?”“看病、购物方便不方便?”“家里养了多少只羊、多少匹马?”“收入怎么样?”习近平总书记问得很细。玛吉格和家人一一作了回答,并表示这些年日子越过越红火。
习近平总书记问群众还有什么要求,老人反映当地有的牧户在用电、通行上还有些困难,总书记要求当地党委和政府作出规划,努力加以解决。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
地处四川西南部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曾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凉山脱贫攻坚,牵挂着当地群众。
2018年2月11日,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走进吉好也求家的老房子。
习近平总书记察看了院子里的鸡笼、猪舍。仔细阅看挂在门口的贫困户帮扶联系卡,了解一家人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发展需求和帮扶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地掀开床褥、摸摸被子,看看够不够厚实。抬头看见挂在房梁上的腊肉,询问家里的吃穿怎么样。总书记对吉好也求一家人说,我一直牵挂着彝族群众,看着你们生活一天一天好起来,很高兴,希望孩子们都能过上幸福生活。
在三河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就是要让各族人民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贫困地区,特别是在深度贫困地区,无论这块硬骨头有多硬都必须啃下,无论这场攻坚战有多难打都必须打赢,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实现这个心愿和目标,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那达慕是深受蒙古族群众喜爱的民族特色活动。2014年1月27日上午,内蒙古锡林浩特市宝力根苏木(乡)白雪皑皑,旌旗飘扬,牧歌悠扬,牧民们身着盛装,骑着马,开着车,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冬季那达慕。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了,牧民们使劲鼓掌,纷纷上前握手问好。总书记同牧民们一起,观摔跤,看赛马,听长调,赏歌舞。
在传统的“五畜祈福”仪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按照蒙古族习俗,用无名指蘸上用银碗盛着的鲜牛奶弹了三下,祝福来年风调雨顺,五畜兴旺,人民幸福安康。
一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始终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持和发扬各民族心连心、手拉手的好传统,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精心做好民族工作,把内蒙古建成祖国北疆安全稳定的屏障。
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贵州毕节化屋村村民以苗族为主,民族特色鲜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1年春节前夕,在贵州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走进扶贫车间,精美的苗族传统服饰吸引了总书记的目光:“这是手工做的吗?价格多少?销路怎么样?”
“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
云南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是一个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司莫拉,佤语意为“幸福的地方”。这里青山环抱、溪水潺潺,环境优美,民风淳朴。500多年来,当地佤族群众同汉、白、傣等族群众和谐共处、辛勤劳作、生生不息。
2020年1月19日,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了解乡村振兴和建设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情况。
脱贫后的村民李发顺一家,住进了“大五架”房,一正两厢一照壁,上下两层,干净结实。
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他家,一一察看客厅、卧室、厨房、卫生间、猪舍等,了解居住环境。随后,总书记在院子里同李发顺一家制作当地节日传统食品大米粑粑,并聊起家常,详细询问李发顺一家脱贫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亲们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让幸福的佤族村更加幸福。
村寨广场上,身着民族服饰的佤族男女老少,敲起象脚鼓,一起“加林赛”(佤语:意为大家一起排队跳舞),用热情的甩发舞和欢快的竹竿舞,欢迎最尊贵的客人。
按当地风俗,习近平总书记敲响佤族祝福木鼓——
“一声鼓响,风调雨顺;二声鼓响,国泰民安;三声鼓响,四海升平!”随着浑厚的鼓声和长者的祝语,广场上掌声、欢呼声汇成一片。
“祝大家新春愉快、阖家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同乡亲们挥手道别。
“共产党光辉照边疆,山笑水笑人欢乐。社会主义好哎,架起幸福桥。哎……道路越走越宽阔,越宽阔……”
欢快的歌声,在村寨里久久回响。
“要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关心关爱基层官兵”
党的根基在基层,军队的根基也在基层,基层过硬军队才能强大,青年官兵过硬军队才有未来
统帅心系百万兵,一步一履总关情。
党的十八大以来,每年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都会看望慰问部队官兵,代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向全体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军队文职人员、民兵预备役人员致以诚挚问候和新春祝福。
2013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漠深处的空军某试验训练基地,见到官兵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一直惦记着大家,特地来看看大家。”“一直”和“特地”,生动道出了总书记对基层官兵的真切牵挂。
那天天气很冷,当看见大家只穿了冬常服时,习近平总书记说,“大家都没穿大衣,我也脱了吧”,说着便脱下大衣,和官兵们一起合影。
“战士们睡觉冷不冷?能不能洗上热水澡?连队伙食怎么样?”这些生活“小事”,却是统帅心中的大事。
2017年春节前夕,在陆军第65集团军某步兵旅“大功三连”,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二排宿舍,摸摸被褥,看看衣物,关切地询问战士们能不能洗上热水澡、晚上宿舍冷不冷、过节准备得怎么样。离开宿舍时,总书记叮嘱部队领导安排好节日生活,让战士们过一个安全、欢乐、祥和的春节。
2018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看望驻四川部队某基地官兵时,同西沙某测控点官兵通话。海岛环境能不能适应,过年准备得怎么样……总书记问得很具体。得知岛上驻防条件比较完善,春节期间安排了包饺子、卡拉OK、棋牌和球类比赛,总书记很高兴,叮嘱要安排好节日期间战士们的生活,让大家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2019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视察北京卫戍区,走进官兵宿舍,察看生活设施情况,特意叮嘱道:“我在电视上看了今年元旦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那天天气很冷,国旗护卫队官兵穿得比较单薄,要注意防寒保暖。”
士兵,在统帅心中有着最重的分量;基层,是统帅去得最多的地方。“党的根基在基层,军队的根基也在基层,基层过硬军队才能强大,青年官兵过硬军队才有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始终把工作重点放在基层,关心关爱基层官兵,注重把人力物力财力向边防、向基层、向一线倾斜。
2014年1月26日清晨,习近平总书记从北京乘飞机直飞1000多公里外的内蒙古阿尔山市。一下飞机,就冒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迎风踏雪驱车赶往边防线。
隆冬的北国边疆,大地鹤雪,高天寒流。车队行驶在茫茫雪原,冰封路滑。抵达阿尔山口岸,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走一走边防巡逻路,看一看一线执勤官兵。
雪地里,朔气逼人,冰冷刺骨。习近平总书记一边查看巡逻装备,一边了解执勤情况。看到官兵们的脸上、眉毛上、防寒面罩上满是霜花,总书记关切地询问寒冷的天气适不适应,每天要巡逻多少小时、走多少公里,官兵们精神饱满,一一作答。
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高兴,称赞说,你们战风雪、斗严寒,穿行在林海雪原,巡逻在边防线上,我很受感动。大家辛苦了,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
看望慰问巡逻官兵后,习近平总书记乘车前往三角山哨所。哨所位于海拔1000多米的山顶。沿着58级陡峭的台阶,顶着凛冽的寒风,总书记登上哨所。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哨所,仔细察看执勤设施和内务设置,在观察登记本上签下名字,动情地对执勤哨兵说:“今天,我和你们一起执勤站岗。”
春晖万里沐边关,深情厚爱暖兵心。朴实的话语,生动诠释了伟大的力量——统帅和士兵共有一个担当!
兵者,国之大事。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
强军兴军,最紧要的是确保军队坚决听党指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永远不能变,永远不能丢。”
——在内蒙古军区边防某部连队,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大家深入学习贯彻强军目标,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坚定理想信念,弘扬“北疆卫士”精神,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矢志扎根边防、守卫边防、建功边防。
——在轰炸航空兵某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强大人民空军,需要一代代官兵接续奋斗。大家要胸怀强军兴军目标,思想政治要过硬,坚决听党指挥,做到搏击长空心向党、飞行万里不迷航;打仗本领要过硬,加强实战化训练,确保关键时刻上得去、打得赢;战斗作风要过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敢于冲锋陷阵,敢于迎战强敌。
——在驻赣部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坚持用井冈山精神等革命传统铸魂育人,教育引导广大官兵坚决听党的话、跟党走,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
…………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强军兴军的最终目的,就是能打仗、打胜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
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来到兰州军区机关视察。在听取兰州军区工作汇报后,总书记强调,要着力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推动信息化建设加速发展,不断增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确保部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前往轰炸航空兵某团视察。总书记来到机场停机坪,认真察看各型战机和机载武器,实地考察部队练兵备战成果。总书记勉励大家按照“地面苦练、空中精飞”的要求摔打磨砺自己,以极端负责的精神精心维护保障战机,不断提高技战术水平,做到一旦有事就能闻令而动、克敌制胜。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视察看望驻四川部队某基地官兵。总书记强调,要强化打赢本领,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深化战法训法研究探索,提升航天发射和作战能力,融入全军联合作战体系,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建设航天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春节前夕视察看望空军航空兵某师,专门到某飞行大队空勤楼察看有关情况。总书记指出,对部队来说,抓好军事训练非常重要。要贯彻落实中央军委军事训练会议精神,结合空军部队实际,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不断提高训练水平和打赢能力。
…………
上下同欲者胜,左右齐一者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坚信,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谱写强军事业新篇章,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咬定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革命、建设、改革一路走来,已经一百年了,我们党依靠人民战胜了多少艰难险阻,创造了多少奇迹,取得了多少丰功伟绩,不容易啊!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继续努力,继续前进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
陕西延安市延川县是革命老区县,梁家河村位于延川县文安驿镇东南5公里处的大山沟里。
2015年2月13日一大早,习近平总书记从北京乘飞机一到延安,就转乘汽车前往梁家河村看望村民,并给乡亲们送上他自己出钱采办的年货。
从村口到村里长长的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同乡亲们边走边聊。
听说习近平总书记来了,村民们十分激动,纷纷赶到村委会小广场,围拢到总书记身边,争着向总书记问好。总书记同他们一一握手、亲切交谈,并同每一家合影留念。
1969年1月,不满16岁的习近平从北京来到梁家河村插队落户,后来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在这里劳动生活了7年。他组织带领群众修道路、造淤地坝、办铁业社、打大口井、发展沼气,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在梁家河村的2400多个日日夜夜,习近平同乡亲们打成一片、结下了深厚感情,增长了见识和本领,锤炼了意志和品格,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沟一岔、一峁一梁都饱含深情、常常牵挂。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对大家说,我迈出人生第一步就来到梁家河,7年时间里,梁家河父老乡亲给了我无数关爱,使我受益终生。我永远不会忘记梁家河,永远不会忘记父老乡亲,永远不会忘记老区人民。我给大家拜年,祝乡亲们羊年大吉、喜气洋洋、蒸蒸日上、吉祥如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位于杨家岭的党的七大会址是著名的革命教育基地。
2015年2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参观,动情地说,这里我来过多次,插队时每次到延安都要来看看,每次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礼。总书记指出,落实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要求全党同志以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不断推进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继续书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
当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考察,向陕甘边革命根据地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参观了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照金纪念馆,考察了当年红二十六军和陕甘边区游击队在山崖上利用天然洞穴修建的薛家寨革命旧址。
照金是一块英雄的土地。上世纪30年代初,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英勇开展革命活动,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成立了陕甘边特委和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创建了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照金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要加强对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总结历史经验,更好发扬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
回望过往历程,眺望前方征途,我们必须始终赓续红色血脉,用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定信念、凝聚力量,用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创造启迪智慧、砥砺品格。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2016年2月2日,雪花飞舞,正在江西调研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一大早前往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在开国元勋、烈士照片墙和烈士英名录前认真听取讲解。
在陈列室和忠魂堂,习近平总书记凝视着开国元勋和革命先烈的照片,深情地说,回想过去那段峥嵘岁月,我们要向革命先烈表示崇高的敬意,我们永远怀念他们、牢记他们,传承好他们的红色基因。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
在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群的慎德书屋里,习近平总书记看望了93岁的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87岁的全国道德模范毛秉华以及革命烈士后代等,围坐在两盆炭火旁亲切交谈。
龚全珍是推动红色基因传承的重要实践者。1957年,开国少将甘祖昌将军辞职回家当农民,她跟着丈夫回到江西“学着当农民”。1986年,甘祖昌将军病逝,老人没有停步,继续走进学校、社区,传承将军艰苦奋斗、扶危济困、建设美好家乡的精神。2013年9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时专门向大家介绍龚全珍老人,向老人致以崇高的敬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对一切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作出奉献和牺牲的英雄模范人物,我们都要发扬他们的精神,从他们身上汲取奋发的力量,共同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鉴古可以知今,学史可以明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贵州,红色的土地。当年长征时,红军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为我们留下宝贵精神财富。
2021年农历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考察调研,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
乌蒙深处,乌江岸边,习近平总书记陷入了沉思:“从这里的悬崖峭壁,就可以想象当年红军强渡乌江有多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党,从成立开始,就把为人民服务写在了党的旗帜上。革命、建设、改革一路走来,已经一百年了,我们党依靠人民战胜了多少艰难险阻,创造了多少奇迹,取得了多少丰功伟绩,不容易啊!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继续努力,继续前进。”
在听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前进道路上,要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咬定目标、勇往直前,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扬理想信念的旗帜,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凝聚万众一心的伟力,保持勇毅笃行的坚定,展现虎虎生威的雄风,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努力争取新的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让我们一起向未来!祝福国泰民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