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人工智能物流产业联盟、《物流技术与应用》和旷视联合发起的“AI+物流灯塔直播间”第6期如期开讲,旷视高级副总裁、物流业务事业部总经理徐庆才带来题为《AI+,物流新时代》的主题分享。
旷视高级副总裁、物流业务事业部总经理 徐庆才
他重点讲述了人工智能(AI)的发展历程及应用情况,并分享了AI助力物流行业降本增效的相关实践,解读AI+的物流时代新趋势。以下是此次分享中的部分精彩观点:
观点一:AI正在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进化
从发展阶段看,AI包括逻辑智能、感知智能和认知智能。目前行业普遍认为,AI正处于从“感知智能”向“认知智能”进化的阶段。即机器在“听、说、看”等感知智能领域,已经达到、甚至超越了人类的水准;但在需要外部知识、逻辑推理或者知识领域迁移的、认知智能领域,还处于初级阶段。
过去十年,中国AI技术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的价值跃迁:一、基础科研,实现单点算法突破;二、落地应用,推动算法边界拓展;三、基础设施,降低算法生产门槛,以解决各行各业的问题。作为一家与中国AI行业共同成长起来的企业,旷视参与了每个阶段。
观点二:AI算法让产品从“好”变得“更好”
AI算法能让设备和系统更加智能。有AI算法加持的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可“脑补”缺失信息,做到不迷路,具有更强环境鲁棒性。AI让设备能处理更多对象,如旷视商品信息视觉识别系统,能同时识别纸箱上的文字、图形、尺寸、形状等众多信息,甚至判断好坏。在AI优化调度下,不同类型智能设备可实现高效协同。AI还能让产品做到更小尺寸,应对极暗光等挑战。
观点三:AI算法融入系统,重新定义软硬件
过去,算法只是产品软件的附属品,往往在硬件设计好后才去构建软件。在创新智能产品的研发过程中,旷视发现,产品的易用度、特性很大程度上是由算法决定的。因此,需要在产品定义、设计、研发阶段,就将算法纳入考量。旷视认为,AI算法已成为产品的“核心组件”,开始重新定义软硬件,让产品从“不可能”变成“可能”。例如,机械臂抓取、SLAM导航、多设备协同、运筹优化等算法对于物流产品的价值很大。
观点四:AI物流的三层价值:单体智能、群体智能、业务智能
技术、市场、社会、国家政策等多要素的共同作用下,数智化升级成为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在旷视看来,当前用户对智慧物流有三层需求:
单体智能,主要解决终端设备层的效率问题。AI算法将重新定义物流装备的能力边界。以机器人为例,AI算法可以让AMR即使在50%场景遮挡的情况下,依旧不迷路,并实现自主避障、高精导航。在终端感知能力上,通过AI视觉方案进行产品质检、药品复核等,可以大幅提升生产场景的作业效率和准确率。
群体智能,主要解决工作流程层的效率问题。现阶段,机器人(AGV/AMR)、无人叉车、穿梭车、堆垛机、机械臂、分拣机等智能设备越来越多,多种类型设备相互协同工作成为必然。要保证整个群体协作效率,AI将发挥巨大作用。
业务智能,主要解决信息维度的效率问题。大数据分析能更好地指导决策,提高整个业务的智能化程度。这其中,需要将大数据和AI、IoT相互配合,实现从智能感知、分析、决策到执行的全程自动化、智能化。业务智能涉及的链条和环节更长,行业目前仍在探索中。
观点五:AI+的物流新时代已经来临
2020年可以说是人工智能物流的元年。机器人公司和技术公司陆续进入这一赛道,疫情影响进一步加速AI与物流的融合。在过去的两年中,布局这个赛道的公司成倍增长;一些用过AI技术和产品的企业,也初步尝到了甜头;在物流各种场景中,AI在数据采集、处理上,相比传统技术是降维打击。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20年,AI会像前20年信息技术的作用一样,与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并带来更为深远的产业变革”,徐庆才认为。
观点六:AI为世界创造数字化劳动力
国控广州物流中心就是采用AI技术和方案,取得初步成效的案例之一。采用旷视3A智慧物流解决方案(AS/RS+AMR+AI)进行数智化升级后,该物流中心整体效率提升 25%,每天平均作业完成时间提前 2 小时,未来五年将节约上千万元成本。
同时,仓库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大降低:原来每人每天要搬3万斤货品,现在都交给AI机械臂拆码垛;原来每人每天要走3万步,现在由AMR实现货到人、货到机器人拣选;原来仓库招工必须找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现在已经不受这种限制。
对此,徐庆才谈到:“AI不仅能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更为重要的是,为世界创造数字化劳动力。”当前,全球很多国家普遍面临出生率下降的问题,加上人口老龄化以及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意进工厂,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突出。AI技术创造的数字化劳动力能够补位,并跟人形成很好的相互协作。例如,在一些化工原料仓库,粉尘多,不利于操作人员健康,现在都用机器人进行自动搬运、存储,人只需要在中控室进行作业监管、处理异常情况即可。
2022年,面向“AI+物流”这一重要机遇,旷视机器人将继续深耕医药、鞋服、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重点行业,携手用户和合作伙伴打造更多标杆案例;持续打磨软硬一体化的AIoT产品体系,包括AI重新定义的物流设备、软件平台和解决方案;将“AI+物流”产品赋能给更多国内和海外的合作伙伴,构建共创共赢的“AI+物流”生态。诚如徐庆才所言,“前路或许任重道远,但我们一起携手,定能到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