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21世纪年度好书(2021)”榜单公布,记载TCL 40年发展历程的企业官方授权传记《万物生生:TCL敢为40年》(以下简称“《万物生生》”)成功入选榜单,并获评“年度价值·企业管理图书”。
由21世纪经济报道和21世纪经济研究院发起主办的“21世纪年度好书”评选,已延续六届。本届评选由中国著名专家学者巴曙松、何帆、罗卫东等担任评委,依据“思想价值+现实影响”的评选原则,优中选优,旨在梳理经济、科技、历史、社会等各个领域的最优异著作,向社会呈现深刻独到的思想和见解,具有权威性和广泛深入的社会影响力。
评委会认为:“《万物生生》将中国改革开放的宏大历史与TCL这家企业在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拼搏奋斗结合起来,讲述了一家制造业企业的艰难创业和跌宕起伏。这本书将我们带到了TCL每一个关键决策的历史现场,还原了企业在当时面临的多重挑战,再现了TCL团队的心路历程。经历了一系列的成功和失败,一次又一次的转型和调整之后,TCL获得了一种难得的韧性,这种韧性能够帮助它穿越周期。”
除此之外,《万物生生》还入选了润商文化举办的首届登峰传记图书奖暨“2021十大中国商业传记好书”榜单,TCL也同时入选“2021中国图书影响力企业TOP10”。登峰图书奖组委会给出评语:“这部作品总结了李东生40年的心路历程和管理思想,展现了中国制造业走向全球的重生路径和奋斗精神,堪称中国企业创新驱动、效率提升和变革图强的转型样本。”
凝聚思想价值与精神财富
《万物生生》由著名媒体人、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和资深媒体人戚德志联合撰写,中信出版(300788)集团出版。记载了TCL从一家员工不过300人的地方小企业起步、蝶变为全球化科技制造产业集团的全历程,也记录了TCL穿越中国改革开放周期的创业发展史。
值得一提的是,改革开放以来,与TCL同时期创办的企业大多已消失,TCL是中国企业中为数不多历经四十年仍充满活力的大型企业,其体现出的思想价值和精神财富,如敢为、创新、坚韧、变革和远见等,《万物生生》均有体现。
TCL40年发展史是一部“敢为”史。第一批中外合资企业,在中国加入WTO后率先开展国际并购,在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时候,拿出全部资源创立TCL华星。TCL敢冒计算过的风险,做难而正确的事,“敢为”精神让TCL战胜了一个个不可能,多次找到新的发展机遇。
如果说“敢为”是抓住机遇的第一步,那么“创新”则是驱动TCL竞争力提升的源动力。无论是首开国企改革之先河,还是创新营销模式、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取得市场领先地位,再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不断突破技术壁垒,TCL秉承持续创新精神,通过经营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科技创新,始终保持企业活力。
逆境时的坚持比顺境时的前进更重要。TCL曾深陷国际化并购泥潭,遭遇至暗时刻;也曾在初创TCL华星初期,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但TCL均以“坚韧”逆境重生。
“变革”是TCL基因,TCL 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反省自我、革自己命的变革史。从股份制改造,到全球化发展,再到投资半导体显示产业,“变革”精神贯穿企业每个阶段。
对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具备样本价值
《万物生生》本书由三条主线组成,一是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与核心能力提高,二是国际化和全球化探索,三是贯穿TCL发展始终的企业变革。三条主线相互交织与支持,共同构成TCL40年发展的重要因素。本书着重描写了近十余年TCL转型升级和全球化发展的历程,对当前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和企业面对时代如何破局,均具备样本价值和借鉴意义。
当前世界变局与疫情交织,全球经济发展前景存在较多不确定性,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遭遇挑战。在这种情况下,TCL的全球化业务却逆势增长。2021年,TCL海外实现营收1174亿元,增长60%,这得益于完善的全球化布局。在原有海外工厂的基础上,TCL积极调整全球产业链,新建、扩建,扩张产能。随着海外生产基地和供应链的调整,经贸摩擦造成的影响也被逐步降低。
对于近几年芯片等领域遭遇的“卡脖子”问题,自主创新、自主可控逐渐成为共识。而TCL从2009年创立华星开始,开始转型升级,不断向产业链上游挺进,掌握核心技术和更多产业链环节,已逐步走出一条自主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路径。目前TCL成为全国唯一一家建立了从半导体显示材料、面板、模组、品牌整机,再到内容运营的垂直一体化产业链企业。
随着TCL华星等国内面板企业的迅速崛起,中国"少屏"的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在下一代显示领域,TCL华星通过积极布局下一代Mini LED、Micro-LED、柔性OLED、印刷OLED等新型显示技术领域,实现对国际巨头的赶超。
全球化和自主创新之外,《万物生生》还让更多人看到了中国企业和企业家不屈不挠、生生不息的精神,看到了中国企业、中国经济发展的无限可能。评委会在评语说:“我们需要更多这样的作品,记录中国经济的鲜活案例,并让未来一代能够记住这一代企业家曾经走过的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合作供稿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