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唯一能和房地产比惨的,恐怕就是养猪的上市公司了。
一方面生猪价格暴跌,传导到消费端的结果就是:超市里10元一斤的猪肉;另一方面饲料原料价格上涨,这一减一增之间,不少上市公司2021年业绩预告格外难看,新希望业绩预告巨亏、正邦科技(002157)业绩预告巨亏、唐人神(002567)业绩预告巨亏......
但也有逆势盈利的清流,比如有“猪茅”之称的牧原股份(002714),2021年预计扣非净利润70.00 亿元-85.00 亿元,再比如年营收仅十几亿元的上市公司东瑞股份,扣非净利润盈利竟达到1.88~2.18亿元。
更惊人的是东瑞股份2021上半年生猪的毛利率居然超过50%,比同期的牧原股份还高18个百分点。

对于猪产业来说,收益很好计算,成本是养殖完全成本,收入是猪的售价。
东瑞股份的养殖完全成本在业内不算低。
2月14日,东瑞股份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商品猪养殖完全成本为18元/公斤左右,今年的商品猪养殖完全成本将会持续下降,预计到年底可达到16元/公斤左右。
相比之下,牧原股份2021年12月7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商品猪完全成本已经下降到14.7元/kg左右。
但东瑞股份有一项王牌业务——供港。
2021年6月份,东瑞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25.67元/公斤,其中:供港活大猪均价27.32元/公斤、内销商品肉猪均价14.85元/公斤。
供港猪均价高过内销猪近一倍。
2021上半年东瑞股份海外营收占比高达63.74%,可见中国香港对于其业绩的贡献之大,更值得注意的是其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51.22%。
此外,其在财报中指出:“东瑞”品牌在粤港澳大湾区已具有较高知名度,是内地供港活大猪最大的供应商和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手里捧着金饭碗,为啥猪茅的称号还被牧原股份抢去了?
因为供港的业务是一个天花板可见的生意,商务部公布的货物出口配额总量指出:2022年活猪(对港澳)配额总量为143.04万头。
143.04万头看上去不少,但相比于国内市场而言就小的可怜了,境内营收占比100%的牧原股份仅2021上半年就销售了超过1700万头生猪;而且这143.04万头的配额也不是全都给东瑞股份,而是国内众多的企业一起瓜分。
换句话说,东瑞股份的金饭碗和天花板都在供港业务上,那东瑞股份的境内业务潜力如何呢?
长期很难评估,但当下相比于业内龙头而言,东瑞股份并没有太大优势,比如2021年7月份,其商品猪销售均价24.21元/公斤,其中:供港活大猪均价25.12元/公斤、内销商品肉猪均价15.45元/公斤。至于销量,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相比之下,2021年7月份,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15.04元/公斤,新希望则为15.48元/公斤。
虽然东瑞股份也在做扩张,比如2021前三季度,其非流动资产中,在建工程为5.86亿元。
不过东瑞股份扩张的整体节奏比较佛系,比如其资产负债率为14.33%,这种优秀的资产负债率好的一面是公司基本没有流动性压力,坏的一面是扩张速度必然有限。
相对于港,大陆市场虽然巨大,但却是神仙打架,这条宽阔的赛道上也挤满了牧原股份、新希望等大公司,东瑞股份要走的路还很长。
(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读懂新金融。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岳权利 HN15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