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日下午,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东厅就乌克兰局势的最新情况发表了长达11分钟的电视讲话,这也是拜登首次就相关问题发表全国讲话。 ]
2月16日,注定是平静的一天。
原本这一天是西方媒体“宣称”俄罗斯即将“入侵”乌克兰的关键时刻,但就在15日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俄军已在靠近乌克兰边境的白俄罗斯完成了他们的联合军演。随着一系列联合军演的结束,俄部分军队将返回驻地。
一场被西方尤其是美国媒体不断“渲染”的战争,就此戛然而止。
据俄媒报道,已结束军演的俄罗斯西部和南部军区的部队于15日当天起返回驻地,返回的方式包括铁路、公路运输及步行。此外,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准备好就乌克兰问题与安全保障问题展开谈判。
由此,进入2月以来,关于“俄乌之间打不打”,已成为国际社会最大的黑色幽默。一边是西方媒体几乎每天都在发表类似“俄罗斯随时入侵乌克兰”的报道,甚至一度排出了时间表和行动路线;另一方面,主角之一的俄罗斯一直淡定应对,甚至不断揶揄西方的“开战论”是“歇斯底里的幻想”。
在2月15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当前形势下,渲染炒作战争不是负责任的行为,鼓吹集团对抗是重走冷战老路。各方应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创造条件。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各方应执行《新明斯克协议》,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危机。
俄罗斯占尽先机?
俄罗斯部分撤军的消息也平复了多日来脆弱的国际市场。消息公布后,美股结束三连阴。15日收盘,道指上涨422.7点,涨幅1.2%,报34988.8点;标普500指数上涨69.4点,涨幅1.6%,报4471.1点;纳指反弹348.8点,涨幅2.5%,报14139.8点。国际油价也从7年高位回落:WTI原油期货收跌3.6%,报92.07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货下跌3.3%,收于93.28美元/桶。此前一日,两油均创2014年9月以来新高,逼近100美元/桶。
对于俄罗斯方面撤军的决定,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讲师郑洁岚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俄罗斯此举并不意味着此轮乌克兰局势的趋缓。“乌克兰作为大国地缘政治博弈的‘桥头堡’,俄乌边境的紧张局势实质是美国及西方国家与俄罗斯关系的体现。”她说,“自2014年以来,俄与西方的关系早已降至冰点,双方之间实际已展开了‘混合战争’——金融战、外交战、信息战等。相关局势还有待密切关注和持续跟进。”
“普京曾在多个场合表示俄罗斯并不希望战争,俄乌边境的兵力集结是‘俄在本国境内调整军事部署’,因此乌克兰危机的实质是俄‘以斗促谈、以武防战’。”郑洁岚说,“俄以此向北约提出‘安全保障’诉求,即要求北约回到1997年东扩前的状态并以有法律保障的书面形式排除乌克兰等国加入北约的可能性。”
对于此时撤军,郑洁岚认为,俄方此举意在“打脸”西方,因为在俄方看来,“俄罗斯将入侵乌克兰”是西方蓄意散布的假消息,是渲染欧洲紧张局势的宣传战,“美国甚至言之凿凿地公布了战争打响的时间点,而俄方则刻意选择该时间点反其道而行之。”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伍慧萍也认为,“未来西方将提供给俄何种安全保障,欧洲的安全格局如何,仍待观望,毕竟事态的主动权目前握在俄罗斯一方”。
美国国会分裂
15日下午,美国总统拜登在白宫东厅就乌克兰局势的最新情况发表了长达11分钟的电视讲话,这也是拜登首次就相关问题发表全国讲话。
在讲话中,拜登重申美国仍然希望以外交手段解决问题。针对俄罗斯撤军,拜登表示,这是好消息,不过美国仍需确认“是否为真”。拜登还对美国国内发出警告称,一旦出现热战,美国国内的能源价格就会受到影响,因此,美国政府和国会必须采取更多措施保护美国的消费者。
政治分析人士指出,拜登等到15日才发表公开声明的原因是,目前两党无法在如何应对乌克兰局势上达成共识,并且能够留给拜登的政治选项和空间也不多。
参议院共和党领导层表示,乌克兰局势的动荡和拜登的应对不力有直接关系。因为无法达成两党共识,共和党15日公布了一份多达99页的“共和党版”制裁俄罗斯的法案。比如,根据该法案,如果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美方将立即制裁“北溪2号”天然气项目,停止该项目的运作。
此前,共和党一直主张提前制裁俄罗斯,但是,民主党反对,并表示“提前制裁会失去外交谈判的筹码”。民主党人指出,如果美国国会无法拿出一份两党达成共识的制裁法案,美国向俄罗斯所传递的信息可能会是相反的。
尽管拜登政府一直“渲染俄乌之战迫在眉睫”,但美国民众并不这么看。英国《经济学人》和美国民调机构YouGov就此问题的民调显示,仅有13%的受访美国人认为,向乌克兰派遣部队“打击”俄罗斯是一个“好主意”;更多的美国人(17%)宁愿退出北约,也不愿卷入与俄罗斯的军事纷争。调查还发现,55%的美国人认为,向乌克兰派遣作战部队是一个“坏主意”,33%的人对此表示不确定。
此前13日,拜登在首都华盛顿郊外的总统戴维营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举行视频通话时,泽连斯基向拜登发出了立刻访问乌克兰的邀请。随后,白宫官员在接受美媒采访时表示,在地区局势如此紧张之际,让现任美国总统访问该地区“基本没有任何可能”。
欧洲松了一口气
“现在判断欧洲是否大赢家,为时尚早。”伍慧萍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欧、美、俄三方博弈中,欧洲肯定最不希望冲突升级。因此,当前维持这样一种局面,然后再加上俄罗斯部分撤军,用松了一口气形容更合适。”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乌克兰局势中,以法、德为首的欧盟并没有紧随美国不断叫嚣的“开战论”,而是自始至终坚持通过外交斡旋来试图为乌克兰局势降温。在伍慧萍看来,无论法、德领导人对俄罗斯与乌克兰的直接访问,还是“诺曼底模式”(法德俄乌)下的和平协议,外交斡旋还是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这场危机中,欧盟自始至终坚持以外交的和平方式去解决,通过各种渠道一直与俄罗斯进行沟通、对话。”伍慧萍说,“德国也是到了最后时刻才警告俄方要撤侨的,而且一直坚持不向乌克兰提供杀伤性武器的立场,因此,相对来说,欧盟还是对俄罗斯释放了一个相对友好的态度。”
2月15日也是德国总理朔尔茨首次访问俄罗斯。与普京的私交不及前任(默克尔),又带着如此敏感的话题,尽管如此,朔尔茨此行还是被德国政商界寄予厚望。在15日当天3小时的会谈中,朔尔茨表示,希望俄乌边境局势能够有所缓和,重点是避免欧洲地区再次发生战争。虽然西方国家与俄罗斯方面存在一定分歧,但他和普京一致认为,对德国和欧洲来说,针对俄罗斯无法带来可持续的和平,只有通过与俄罗斯合作才能实现。
“不仅德国政界,德国经济界尤其是朔尔茨所在的社民党,还是希望能认可俄罗斯在安全方面的利益诉求,同时与俄罗斯保持正常的经贸联系。”伍慧萍说。
在此次会晤中,欧洲最受关注的天然气合作也得到了普京的认可。后者表示,俄罗斯准备好在2024年天然气过境合同到期后继续通过乌克兰向欧洲输送天然气,“这将取决于欧洲进口商是否存在需求且有利可图,乌克兰的天然气运输系统技术上是否处于良好状态也是一个决定因素”。目前,是否启动被搁置的“北溪2号”天然气项目仍要由德国监管机构决定。伍慧萍认为,缓和的事态也为“北溪2号”的存续留下了余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