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今年免征地铁、出租车等运输服务增值税

2022-02-21 04:39:19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张怀水 每经编辑 陈 旭

2月1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和服务业特殊困难行业纾困发展有关情况。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帮助相关行业领域纾解困难,2022年还将出台一系列新举措。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表示,针对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较大的服务业,进一步实施有针对性、有力度的助企纾困税收政策措施。2022年,免征轮客渡、公交客运、地铁、城市轻轨、出租车、长途客运、班车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

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在发布会上介绍,2021年四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呈现逐步回升态势,去年全年工业投资、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实现了11.4%和17.7%的增长。

多种税收政策助企纾困

发布会上,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符金陵表示,今年将延续实施2021年底到期的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措施并加大政策优惠力度,进一步缓解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压力,服务业行业企业将充分受益。

符金陵介绍,首先是延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2022年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继续分别按10%和15%加计抵减应纳税额。

“其次,2022年扩大‘六税两费’适用范围,将省级人民政府在50%税额幅度内减征‘六税两费’的适用主体,由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扩展至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符金陵说。

三是鼓励各地可根据条例授权和本地实际,2022年对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纳税人给予减免。

在上述发布会上,符金陵进一步指出,2022年将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中小微企业2022年度内新购置的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折旧年限为3年的可选择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可减半扣除。企业可按季度享受优惠,当年不足扣除形成的亏损,可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与此同时,符金陵还透露,对特殊困难行业予以政策倾斜。针对受疫情等因素影响较大的服务业,进一步实施有针对性、有力度的助企纾困税收政策措施。2022年,免征轮客渡、公交客运、地铁、城市轻轨、出租车、长途客运、班车等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增值税。

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逾17%

当天,《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发布会现场获悉,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刚刚印发了《关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和《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

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表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工业稳则经济稳。2021年三季度,受疫情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工业经济运行面临较大下行压力,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相关方面,对振作工业经济运行进行了动员部署。

“去年12月,出台了《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在打通堵点卡点、挖掘需求潜力、强化政策扶持、优化发展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了16条政策措施。”

赵辰昕进一步介绍,2021年四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呈现逐步回升态势,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也连续两个月保持在景气区间,去年全年工业投资、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分别实现了11.4%和17.7%的增长。

“在政策的推动下,振兴工业经济运行的成效在不断显现。在全球疫情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我国工业经济能够顶住压力,保持领先发展态势,这彰显了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大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并以此为基础扩大内外循环相结合的广阔空间。”赵辰昕说。

此外,记者注意到,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势明显。2021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7092.1亿元,比上年增长34.3%,比2019年增长39.8%,两年平均增长18.2%。

数据显示,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769.7亿元,比上年增长56.0%;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2702.2亿元,增长40.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845.5亿元,增长21.1%;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150.4亿元,增长27.6%。

从工业大类行业来看,2021年,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2个行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8个行业下降,1个行业由盈转亏。利润靠前的行业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总额比上年增长5.85倍,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增长2.24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长2.13倍,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1.16倍。

(责任编辑:李佳佳 HN153)
看全文
写评论已有条评论跟帖用户自律公约
提 交还可输入500

最新评论

查看剩下100条评论

热门阅读

    和讯特稿

      推荐阅读

        和讯热销金融证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