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呼和浩特初春里第一场雪,来得并不比寒冬里势弱,下午4点以后就没有停的意思。路面被湿滑的雪覆盖,行人来往间“白了头”。前一日,呼和浩特市出现2例新冠确诊病例,16日,呼市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开启。
也是2月16日那天开始,席建军比以往更忙了。因为听到站在雪中核酸检测点的医护人员说“想喝点热乎的”,这位奶茶供销商干脆停了生意,把货塞满车给防疫站点送。8天下来,店里价值14万多元的存货已经送出去一半。
据新华社,截至2月25日14时,呼和浩特市本轮疫情累计报告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00例。确诊人数还在继续增长,同时增长的还有这个城市志愿者的数量。在呼市新城区志愿者报名联系人李琦统计里,报名人群中有个体户、教师、大学生还有退伍军人。
2月26日,呼市将开展第八轮核酸检测,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也将继续战斗在一线。
2月16日晚,呼和浩特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开始,冯彦兵作为志愿者在小区核酸检测点为居民录入信息。受访者供图
“既然能握采样管,那就去吧”
配合着核酸检测点的医护人员,志愿者冯彦兵手法熟练地将信息录入电脑。做安防设备生意的他在2月16日关了店门,晚上就来到了自家小区的核酸检测点。他家在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小区700多名住户挨个做完检测,已经快到凌晨3点了。
这不是冯彦兵第一次“上岗”。呼市的上一波疫情出现在2021年的11月,冯彦兵那时就报名成为小区核酸检测信息录入员。
冯彦兵记得,人们的核酸检测差不多要做完时,站了好几个小时的志愿者和医护人员才顾上蜷蜷腿,仰仰脖子。冯彦兵抬头时,刚好看到小区里灯笼,年味儿还在,灯笼在雪夜里格外好看。同伴招呼他喝奶茶,5个小时前居民们送来的热奶茶早已冻成冰坨子,盖子上积了一层雪花。
这是整个呼市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距离冯彦兵几公里外的蒙芊夫妇在16日接到了医院的通知,夫妻俩都是呼市的医生,他们分别从医院出发赶往新城区和赛罕区的两个社区进行采样。
虽然穿戴着母亲杨雪梅准备的雪地靴、暖宝宝站在采样帐篷里,蒙芊的手还是被冻得又热又红。外面的雪还在下着,夫妻俩也工作到了17日凌晨。第二天起床后,蒙芊两只手都肿了起来,指关节僵硬地难以弯曲。
得知女儿手冻伤的情况,同为医护人员的杨雪梅问:“你还能握采样管吗?”女儿说能,杨雪梅告诉她:“既然能握管,那就去吧。” 杨雪梅心疼女儿,但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她还是告诉女儿,选择了这份职业,这就是职责。
内蒙古妇幼保健院医生蒙芊在给居民做核酸采样。受访者供图
热奶茶算是冬季里的治愈神器,奶茶供销商席建军深知这一点。
2月16日,听见核酸检测点一个年轻护士说了句“想喝点热乎的”,席建军开着越野车就出了门。他的车被塞得满满当当,有可以用开水冲泡的杯装奶茶,有现成的罐装奶茶,也有更简单的盒装奶茶。为方便冲泡热奶茶,他还随车带了两个暖水瓶。
席建军的家在呼市回民区人民体育场附近,刚开始他只在体育场周围送奶茶,一般按照现场防疫人员数量的双倍给大家放足够的杯装奶茶。后来行动范围逐渐扩大,他会和志愿者们打听哪里的防疫人员更多。
席建军估算了一下,每天他能去20多个防疫工作点,送出800杯奶茶和十几箱的罐装、盒装奶茶饮料。第一次出发前他清点了自己的库存,共有14万元左右的货。2月 23日,价值6万多元的冲泡杯装奶茶已经全部送完,他继续把成箱的奶茶饮料搬上车,跑在路上。
席建军不是呼市本地人,但他在这座城市白手起家奋斗了12年。14万不是小数目,家里孩子在上学,正是花销大的时候。爱人有些抱怨,但席建军主意已定。
2月16日起,奶茶经销商席建军把自己库存的奶茶送给医护人员,目前价值14万多元的存货已经送出去一半。受访者供图
200公里互助传递,带回200副特制皮手套
2月23日,呼市第五轮核酸检测即将开始。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节目主持人海旭做完早晨的直播节目,就来到了位于回民区的友谊巷社区。这是内蒙古广播电视台的包联社区,海旭是这里核酸检测的志愿者。
立春后,呼市白天室外温度依旧在零下十摄氏度左右。因为要穿着防护服,里面不能穿太厚的衣服,海旭找了件轻薄的羽绒服换上,在寒风中一站就是两个多小时。他在这里帮助核酸检测采样点维持秩序,为居民答疑解惑。
友谊巷社区是一个老旧小区,街道很窄,长长的检测队伍一直排到马路边上。排队检测的通道一次只允许十人进入,志愿者们要盯住每个人,以防止人数不对,或者有人排到其他通道里去。
这轮疫情暴发后,每天海旭和他的同事们都会收到许多热心群众的电话,他们想给防疫人员捐赠物资,希望媒体联络转交。每天下午,海旭都会和同事一起开车将热心群众送到台里的暖宝宝等物资送到防疫志愿者手里。他感觉得到,疫情让城市生活的步伐短暂缓慢下来。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海旭在友谊巷社区核酸采样点做志愿者。受访者供图
在乌兰察布市皮革城做皮革生意的刘先生注意到了广播里的一个细节:广播里说志愿者在外面执勤,有时需要操作手机,天太冷,伸手出来不一会儿就冻僵。“我这儿能做触屏手套,刚好可以派上用场。”他立马找了10名工人加班加点,用了3天赶制出200副方便触屏的皮手套。
但这200副手套怎么送到呼市成了难题,自己开车去,他怕一下进入管控区域健康码变色,帮不上忙反而给疫情防控添麻烦。他想到了求助内蒙古广播电视台。
刘先生寻找顺路车的消息从广播里播出,不到半个小时他就接到了另一位热心人士的电话,200副皮手套当天就从200公里外的乌兰察布市送到了呼市一线防疫人员的手里。做这200副手套,原料、加工费用以及工人的工资都是刘先生自己出的,花了大概18000元,刘先生觉得高兴,“能帮上疫情防控的忙,我觉得很值。”
800名储备大学生志愿者,等待随时上岗
内蒙古师范大学新闻系大三学生张蓉蓉也是人民体育场核酸检测点的一位志愿者,每天三四千人来这里做核酸检测,张蓉蓉负责做信息录入。
张蓉蓉的另一个身份是呼市志愿者联合会大学生公益团的负责人,疫情刚刚出现的时候,公益团就在群中发布招募令,为志愿者匹配服务点就近服务。目前群里有100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
大学生志愿者张蓉蓉(右)。受访者供图
实际上,几个微信群里大学生志愿者的储备量已超过800人,他们随时准备替换下疲惫的同学。
新城区志愿者报名联系人李琦是区文明实践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她每天都会接到数不清的报名电话,有中年职员、有年轻的个体户,还有大学生和退伍军人。志愿者们每日要从早上六点工作到凌晨三点,大家两班倒,调配妥当无需“连轴转”。
席建军是志愿者们的老熟人,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奶茶大哥”。护目镜戴一会儿就会有雾气,时间长了遇风凝结成冰碴,张蓉蓉每天都能透过薄薄一层冰,看着席建军抱着奶茶跑过来。
“奶茶大哥”席建军发现了爱人最近的转变。虽然嘴边的话不多,但她这几天开始主动和他一起搬奶茶送奶茶,着急的时候拉着儿子一起帮忙。
从2月16日到25日,这10天蒙芊没有休息过一天。将负责的社区核酸采集完毕后,她又到新城区的一家月嫂中心支援核酸采集。电话里,她没有说过累,而是更多地给母亲分享自己工作中遇到的事儿,“有小学生给我敬了少先队礼”“有人送给我们手工贺卡,祝我们平安幸福”……
蒙芊收到一位小朋友的祝福。受访者供图
新京报记者 张静姝 实习生 周婕妤 王晓晨 王烨烜
编辑 郭懿萌
校对 张彦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