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过去的2021年,脱虚向实的大趋势愈发明朗。
随着疫情不断反复,世界范围内的宽松政策正面临着效果迟滞的挑战。尤其是在互联网等新经济进入存量竞争的尴尬阶段后,真正创造社会财富的实体经济,正日益被各大经济体所重视。
这不仅需要将顶层设计与实际需求相适应,更有赖于制造业企业的亲身参与。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科技部、工信部等多部门都对未来产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2月25日,科技部部长就在一次发布会上表示:在科技重大顶层设计、重大决策方面,企业应该要参与进来。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此外,企业在基础研究方面也要作为主力军、生力军。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与工信部门的长远规划不谋而合。
去年7月,工信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梯度培育格局基本成型,发展形成万家“小巨人”企业、千家单项冠军企业和一大批领航企业。
通过领航企业整合产业资源、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领衔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线战场,这不仅符合“脱虚向实”的发展思路,也给未来的产业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而这,恰恰是联想正在做的事情。
一、整合区域资源、推动高速发展,联想与地区经济互相成就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最靠谱的产业升级模式不外乎就是六个字“规模、规模、规模!”。没有规模,就不可能催生出完整的产业链,更不可能出现持续的技术进化。
在多年之前,地处安徽的合肥仅仅是长三角外围的一个排名靠后的产业承接地;哪怕是在被纳入长三角一体化规划后,合肥仍然没能摆脱“累赘”的冷眼旁观。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合肥逐渐通过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经济的弯道超车。在过去的十年里,合肥凭借着213.3%的GDP增幅位列主要城市榜单第一,GDP总量更是连续两年突破万亿。
这一切辉煌的成绩,恰恰始于合肥与联想的初次“握手”。
自2011年联宝科技在合肥成立后,联想就开始着手进行全产业链构建,除了邀请全国各地的供应商伙伴共同考察当地投资环境,还通过长期战略合作的方式鼓励供应商伙伴在周边设厂、扩大投资。
经过了多年的积累,当地已形成了围绕联宝科技的“4小时产业圈”。这不仅促进了上下游供应商合作伙伴的成长,也帮助合肥实现了产业的集聚效应。
比如通过电子产品十分依赖的液晶面板,联想与面板巨头京东方就形成了紧密的耦合。
自从京东方“落户”合肥起,联想就承接了第一批6代线的高端订单;等到全球最大的PC生产基地联宝科技在合肥崛起,联想更是一度吃下了京东方40%的产能。
除此之外,如今被津津乐道的新能源巨头蔚来也同联想有着深厚的渊源。
早在2016年,联想就参与了蔚来汽车的C轮融资,并于次年正式宣布与蔚来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智能汽车计算平台;而联想旗下的懂的通信,更是蔚来车联网连接管理服务的主要供应商之一。
目前,联宝科技在安徽省布局的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已达70家,这不仅为安徽贡献了近100亿的营业额、也为社会提供各类就业机会超过1.6万个。
前段时间,合肥发布了2021年前50强企业榜单,联宝科技凭借着自己雄厚的产业基础高居榜首;而在同一时间发布的“2021安徽百强企业”名单中,联宝科技也凭借着超千亿的营收顺利跻身前三。
现如今,联宝已经成了联想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年产能超过3000万台。打个最简单的比方:全球每8台笔记本,就有一台来自合肥。
依托合肥这块福地,联想在PC领域保持着绝对的行业领先地位。不仅市场份额多年蝉联世界第一,更被不少国际机构视为行业变革的绝对先行者。
二、研发投入增近四成,厚积薄发、联想进入收获期
作为一家扎根制造业数十年的实业巨头,科技就是生产力的理念被深深刻进了联想的血液之中。
数据显示,在整个2021/2022财年第三财季,联想将研发支出同比提高38%,达到35.1亿人民币,以支持集团技术和服务业务的升级。
伴随着全球17座研发基地的建立,以及研发投入的增加,在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5G等数字技术领域,联想集团都有着扎实的布局,并取得了可观的科研成果。
作为全球最早从事5G技术研究与积累的企业之一,联想从2015年起就启动了5G技术预研,现如今,联想公布了该领域内的研发新进展:5G标准必要专利申请量超1800件。
值得一提的是,联想在数据中心领域也有着十分可观的技术储备。
根据IDC发布的服务器市场报告,去年第三季度,联想集团在全球服务器供应商中位列第四,市场份额达7.6%;以服务器单元交付数量来计算的话,联想集团的份额增长速度在四大厂商中位列第一。
在被视为智能化核心基础的高性能计算领域,联想更是凭借着自身的技术积累和成果跻身全球高性能计算TOP500榜单,并蝉联榜单制造商份额第一。
基于温水水冷技术以及多个领域内的技术积累,联想集团还创新性地研发出了新一代绿色智能算力基础设施,该技术不仅可节约40%以上的能耗成本,更将PUE值控制在了1.1以内。
以此为基础,联想集团在中国、美国、德国、瑞典、荷兰等国家先后打造了一大批新一代绿色智能算力基础设施。
随着“东数西算”、“碳中和”等重大规划的不断落地,踩中了诸多风口的联想也将收获更多发展动能。放眼未来,该领域内的政策红利也将持续释放。
三、营收、净利润历史性突破,联想“核心资产”地位凸显
2022年2月23日,联想集团发布了最新一期的经营数据。
就在2021/22财年第三财季中,集团营业额历史性突破200亿美元,同比增长16%至1287亿人民币;净利润40.9亿人民币,同比提升62%,亦创历史新高。
从整体上来看,发力智能化转型多年的联想集团正在稳步前行。
在智能设备的核心主业领域,集团保持着稳健的增长势头:IDG智能设备业务集团营业额达112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6%,运营利润达到86.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1%。
除此之外,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也达致新的里程碑,实现在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后的首次盈利,营业额123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9%,运营利润1.08亿人民币。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去年新成立的SSG方案服务业务集团在保持高增长的同时持续提升盈利能力,营业额同比增长25%达到95.8亿人民币,运营利润21亿人民币,大幅增长44%。
作为智能化领域的龙头企业,联想从来没有忘记通过硬件与软件的合力赋能实体经济的智能化转型,迄今为止,联想已为中石化、国电、东风等近200个大型企业提供了智能化转型服务。
通过对智能制造的不懈探索,联想已经发展成了全球少有的“端-边-云-网-智”全要素覆盖新IT的服务厂商,不仅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储备,也收获了来自于资本市场的普遍认可。
2月21日,恒生指数有限公司以远超市场预期的节奏宣布,联想集团将于3月7日获纳入香港主要基准股票指数——恒生指数成份股,这意味着联想集团即将跻身港交所“新蓝筹”的队列。
无独有偶,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在3月2日发布报告,将联想集团有限公司的发行人评级和高级无抵押评级从“Baa3”上调至“Baa2”,评级展望从“正面”调整为“稳定”。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在营收、净利润领域均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的联想集团,正是被资本市场苦苦追寻的制造业核心资产,这从评级机构及指数公司的判断中也能得到印证。
放眼未来,扎根制造业、投身智能化浪潮的联想也将给资本市场带来更多耀眼的成绩。
最新评论